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何小平朱人敏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胃微环境异常导致细胞发生变异的结果。自从Waren和Marshal首先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后,人们逐渐认识到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业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且是胃腺癌与胃淋巴瘤的诱发因素之一。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Hp的感染率极高,在发达国家30%~50%的成年人有Hp感染,而发展中国家的Hp感染率则高达80%。这使得Hp感染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近年Hp研究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腔幽门螺杆菌和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上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口腔为上消化道入口,有学者提出口腔中亦有H.pylori的生存,并认为口腔H.pylori感染和胃H.pylori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口腔H.pylori感染可能是胃内H.pylori根除治疗后复发的一个潜在的再感染源。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2 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 和Marshall 首先从人胃黏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以来的20余年,随着对H.p的不断深入研究,已将其确定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并与胃腺癌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密切.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委员会早在1994 年就将H.p列为Ⅰ类致癌原,两位发现者则于2005 年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本文谨对其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胰腺癌是致死性强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极差,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吸烟、高脂饮食、慢性胰腺炎、亚硝酸化合物、消化性溃疡等因素密切相关[1]。胰腺癌缺乏高度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方法,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从而不能被及时诊治。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胰腺癌发病相关性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但是H.pylori与胰腺癌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各不相同。本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十分常见,H.pylori对于FD的发病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总结H.pylori在F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根除H.pylori治疗对FD疾病进程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胃息肉是当前消化道息肉疾病中高发的一种息肉,会随着病情进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有关胃息肉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于胃息肉自然病程也缺少研究。而有研究表明,胃息肉多发生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损伤的胃黏膜,且根除Hp治疗对某些胃息肉疗效显著,阐明胃息肉和Hp感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诱发胃癌最重要的单一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WHO)已将其列为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岩  张林 《山东医药》1998,38(6):43-44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250011)刘岩山东电力中心医院张林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1〕。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1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显示,我国...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Warren和Mashall于1983年首次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关于HP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P与胃癌的发生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HP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P流行与胃癌的流行有很多相似之处.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非感染者高6倍.就世界范围看,某些发展中国家如秘鲁、哥伦比亚及中国HP感染率较高,其胃癌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存在于人体胃腔黏膜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对人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而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和致死致残率高.新近多项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与房颤密切相关.本文综述幽门螺杆菌导致房颤的可能机制、房颤流行病学、幽门螺杆菌相关指标对房颤相关治疗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p)是国际公认的Ⅰ类致癌物,研究表明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关。Hp的主要毒力因子是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A(VacA),依据基因表达的不同可将Hp分为Ⅰ型和Ⅱ型。Hp分型与多种疾病进展有关,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有助于精准诊疗。该文就Hp及其分型与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是诊断胃H pylori感染和评价临床疗效的关键。按检测取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前者包括微生物学方法、形态学检查、尿素酶依赖性试验,而后者包括血清免疫学、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测、粪便H pylori抗原检测等。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众多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Hp感染导致致慢性胃炎,未经治疗则逐民萎缩性胃炎,促进肠化生的发展,并可引起胃粘膜细胞分子水平上癌基因的突为、活化或过度表达,从而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动和促进因素,对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目前已成为胃癌病因学研究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维生素C和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维生素C和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龙允穗综述陈振侬、洪瑞香审校广西医科大学内二科南宁53002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大约为54%,其中东部为59.16%,南部为50.08%,西部为58.27%,北部为46.84%,中部为66.26%。Hp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人群的卫生情况,以河水和池水为饮水源的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以井水和自来水为饮水源的人群感染率;农村人群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人群;并且大家庭成员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小家庭成员;农民、教师和医务工作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工人和公务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粘附、定植、毒力等三个方面简述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对于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和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铁缺乏不但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物质缺乏状态,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同时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器质性病变之一,对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消化科医生常需行胃镜检查以了解有无导致慢性失血的粘膜损伤存在(包括恶性肿瘤、溃疡及血管发育不良等)、行粪潜血检查及寄生虫检查以除外钩虫病、行血清学及十二指肠粘膜活检以除外口炎性腹泻等,但虽经内镜及其它各种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9.
20.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1994年,WHO根据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确定H.pylori为I类致癌因子。H.pylori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及胃癌关系密切。为克服人体研究的局限性,许多学者致力于H.pylori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试图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阐明H.pylor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用于评价H.pylori疫苗的预防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