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肝内胆管癌(ICC)占胆管癌的8%~10%,占原发性肝脏肿瘤的10%~20%[1]。在上个世纪,全球ICC的发病率不断升高[2-3]。同时,其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国家ICC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4],这可能与寄生虫感染有关[5-6]。研究发现,与ICC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肝吸虫感染,HBV、HCV感染,肝硬化,胆道系统结石,先天性胆道畸形如Caroli病、先天性胆管囊肿,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代谢综合征,化学致癌  相似文献   

2.
<正>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0%,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东亚地区是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1-2]。ICC发病隐匿,侵袭性强,易转移,并且术后复发率高,1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约30%和18%[3]。因此,探究ICC的分子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对ICC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内胆管癌(primary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指起源于二级及以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5%~30%[1]。ICC在浸润方式和肉眼形态上与肝外胆管细胞癌相近,但在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上又明显不同于肝外胆管细胞癌。本病症状隐匿、早期即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回顾性对我院2005-2010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细胞癌13例术前漏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10%~15%,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1]。ICC的发病诱因及病因复杂,目前已确定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肝内胆管结石、肝血吸虫病、胆管腺瘤、胆管乳头状瘤病、胆管囊肿和Caroli病[2]。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和ICC基因表达谱的深入研究为IC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将有望成为ICC的突破性治疗方法。ICC恶性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内胆管癌的诊治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内胆管癌(primary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指起源于二级及以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5%~20%[1].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类来源于肝内小胆管(包括二级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另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5%~ 30%[2].近年来的全球研究数据表明,IC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4].目前对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深入,已有的研究发现,ICC发病可能与以下危险因素有关,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纤维性多囊性肝病、肝内胆管结石、寄生虫感染、肝炎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的接触、糖尿病、肥胖、吸烟等[5-13].本文将对ICC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主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指发生在包括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约占胆管细胞癌的10%.ICC也有称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癌或胆管细胞癌,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0% ~ 15%[1].ICC的全球发病率一直在增长.中国的ICC发病率占全球ICC的55%[2].一些危险因素如年龄、原发性胆管炎、胆汁郁积症、胆囊疾病、乙型肝炎等都能增加ICC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起源于肝内二级或以上的胆管上皮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5%~10%~([1-2]),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icarcinoma,HCC),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虽然ICC与HCC同属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但是由于其具有病程短、进展快、诊断难、预后差等特点且在病理、临床分型、手术方式等方面两者存在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以及微创外科时代肝部分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胆管结石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1998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胆管癌的患者为225例,同期肝胆管结石患者2333例.手术切除组2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2.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71.43%、52.38%;介入治疗组13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85个月,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15%、7.69%、0.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长期的炎症、反复的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是肝内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肝部分切除不仅能够去除结石、预防结石复发,对于预防胆管癌变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胆管细胞癌是一种腺癌,由胆管上皮细胞恶变而来,这些上皮细胞沿着胆管系统从肝内小胆管到肝门部或肝外的大胆管生长[1-3].既往认为肝门部胆管癌属于ICC的范畴[4],但事实上,肝门部胆管癌更像ECC,而不是ICC[6,7].肝门部胆管癌和其他ECC一起,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80%左右[2-7].,ECC的高危年龄段在60 ~ 70岁,多见于男性,早期常有胆道梗阻症状.相反,典型的ICC发病年龄在50-60岁之间,没有性别差异,可长时间无症状[2-7].因而,ICC中期生存率较短,非手术治疗病人只能活6个月左右,而且切缘阴性病人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20% ~40% [3,8-12].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胆管癌或近端胆管癌 ,指胆总管起始部以上的胆道肿瘤 ,约占胆管癌的5 6% [1]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 ,未经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自出现临床症状起 ,平均存活时间约为 6个月。肝门部胆管癌生长缓慢 ,沿胆管壁上皮下生长为主要扩散方式 ,较少发生远处转移。外科根治性切除仍然为首选的治疗方式。根据 Bismuth和 Cor-lette分类法 , 、 、 及 型胆管癌的切除率分别约为 1 0 0 %、1 0 0 %、47%和 1 5 .8% [2 ] ,后二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明显偏低 ,主要原因是肿瘤侵犯肝内胆管范围广 ,完全切除困难 ,或肿瘤侵犯门静…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58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7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09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0例(2.8%),获得随访17例,随访率为85%,中位随访时间2(0 ~15)年.胆管癌诊断前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程15±11年(3 ~38年).有胆管炎的14例,其中重症胆管炎11例.合并肝脓肿12例,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症15例.术前辅助检查提示合并胆管癌诊断的依次为CT、MRCP、B超、肿瘤标志物等.胆管癌的术前临床诊断率为55% (11/20).行胆管癌根治术4例,姑息性手术7例,探查活检术6例,非手术治疗3例.根治术后1例失访,其余3例均存活,目前存活时间分别为1年1例,5年2例.姑息性手术7例,术后失访2例,存活时间1年2例,3年1例,5年1例.未切除者存活时间均未超过1年.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有以下情况者应提高警惕,(1)病史较长、有胆管炎.(2)合并肝硬化.(3)影像学提示胆管壁增厚或肝内占位病变.(4)肿瘤标志物升高.这些提示发生胆管癌的可能性大.对这些病例应严格定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获得根治切除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细胞癌2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内胆管细胞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ICC)的发生较肝外胆管癌[1]少见,在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中占5%~10%[2-3].由于其有自己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行为,诊断方法与预后有其独特的特点,值得临床探讨.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2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的肝恶性肿瘤,约占其发病率的15%,近年来肝内胆管癌的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进展较快,易转移复发,故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切除(R0切除)仍是惟一可能治愈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方式,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之一。目前针对肝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面如术前黄疸的处理、肝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联合血管切除、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等仍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经过,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术前诊断率为28.6%(8/28);根治性手术率75.0%(21/28),中位存活时间30个月;姑息性手术率17.9%(5/28),中位存活时间8个月;探查活检术率7.1%(2/28),分别存活2个月和4个月.结论 肝内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合并结石的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应重视肝内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姑息性手术可提高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丁义涛 《器官移植》2013,4(2):63-67
胆管癌是一类由肝内或肝外胆管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1]。从解剖学角度划分,胆管癌分为近端胆管癌,也称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占总数的60%~70%,远端胆管癌占20%~30%,其余5%~10%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2]。胆管癌的发病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关系密切,在炎症和胆汁淤积的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ICC患者肝内胆管组织(肿瘤组)和30例肝内胆管结石仅合并慢性炎症患者肝内胆管组织(炎症组)及3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正常组)中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肿瘤组、炎症组、正常组中、TGF-β1与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呈依次降低,而caspase-3的阳性表达呈率依次升高(均P0.05);在ICC组织中,TGF-β1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7,P0.01),且两者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890,P0.01;r=-0.894,P0.01)。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均为肝内胆管结石相关ICC预后的独影响因素(均P0.05),TGF-β1与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各自的阴性表达患者(χ~2=13.192,P=0.001;χ~2=10.536,P=0.002),而caspase-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χ~2=5.469,P=0.023)。结论: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ICC组织中表达异常,三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肝内胆管细胞癌在成人原发性肝癌中位居第二位,约占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0%,且最近几年发病率不断增加。尽管过去的几十年间,1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性变化(仍低于5%)。根治性外科切除是治愈肝内胆管细胞癌唯一有效的途径。由于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肿瘤晚期,且外科切除后早期复发等诸多原因,造成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较差。患者的预后与能否行根治性切除密切相关,但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仅有  相似文献   

19.
<正>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位于肝内二级及以上胆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是第二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因其发病隐匿、侵袭性强,故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时机。即使接受手术治疗,由于ICC复发率高和转移性强,术后的远期生存仍不理想[2]。本文回顾近3年ICC诊疗相关国内外专家共识及指南,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及新进展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hepatolithiasis associated with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HLAIH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9年9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36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LAIHCC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6%、36.4%与30.3%,与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4%、34.3%与28.6%,P=0.57).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61.7%与58.6%,显著优于接受姑息性手术的患者(x2=20.426,P=0.000).HLAIHC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ICC(x2=19.700,P=0.000),肿瘤直径显著大于ICC(P=0.04);血清CA19-9水平(P=0.049)和手术切缘(P=0.01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HLAIHCC具有与ICC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根治性切除术是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血清CA19-9和手术切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