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经长期随访后的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的238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长期随访后分析全组患者治疗后失败模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全组患者总生存(OS)率、无瘤生存(DFS)率,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结果全组238例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42.0%。中位随访46.1个月,96例(40.3%)出现肿瘤进展,其中局部区域复发25例(10.5%),远处转移61例(25.6%),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0例(4.2%)。中位OS期和DFS期分别为64.7、49.9个月,3、5、7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70.0%、52.8%、36.4%和63.5%、42.5%、30.0%。3、5、7年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0%、71.4%、61.2%和70.6%、55.9%、43.0%。与非pCR患者相比,pCR患者的总进展率和远处转移率均较低(26.0%∶50.7%和16.0%∶32.6%,P<0.001)。pCR组3、5、7年OS率(83.0%∶60.2%、69.7%∶41.7%、50.4%∶27.7%,P<0.001),3、5、7年DFS率(80.4%∶51.4%、63.9%∶31.2%、45.9%∶20.3%,P<0.001)均显著优于非pCR组。结论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后主要失败模式,术后pCR者可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1—2013年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 158例,全组均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方式,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放疗剂量为40 Gy,2.0 Gy/次,5 次/周。Kaplan-Meier法计算OS和DFS,Logrank法检验并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pCR率为41.1%。新辅助放化疗后 44例cCR患者中 32例(73%)达pCR,114例非cCR患者中 33例(28.9%)达pCR (P=0.000)。cCR预测pC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9.2%、87.1%,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71.1%。3年总样本数为 53例。全组 3年OS、DFS分别为53.9%、48.6%,cCR的显著高于非cCR的(P=0.012、P=0.026),pCR的显著高于非pCR的(P=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和化疗方案是影响OS的因素。最常见≥3级急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4.2%)。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可获得较高pCR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放化疗后cCR率与pCR率、O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cCR)的食管鳞癌患者长期预后情况及其失败模式。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183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并分析cCR患者的失败模式及其失败后的预后等情况。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截至随访日期,全组患者1、3、5、10年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83.1%、53.4%、36.2%、12.8%和68.9%、45.9%、30.5%、12.0%;中位OS期和DFS期分别为41.3、33.4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分期、cN分期和处方剂量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而声音嘶哑、病变长度、cT分期、cN分期和处方剂量为影响患者DFS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为0.002、0.033、0.009、<0.001、0.003)。全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72例(39.3%),远处转移58例(31.7%),其中局部区域复发伴远处转移26例(14.2%)。治疗失败后的104例患者中接受挽救性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χ^(2)=39.153,P<0.001)。结论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达cCR的食管鳞癌患者长期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临床有必要加强其临床观察和随访。cCR患者的主要治疗失败模式为局部区域复发,进行积极挽救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65~75岁老年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的68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4~6周开始放疗,靶区包括术后瘤床和高危淋巴引流区,总剂量为50~54Gy,其中19例患者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时间(OS)、无病生存时间(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时间(LRFS)以及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MFS),影响O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随访截止于2018年5月15日,随访率为98.5%,中位随访27.7个月。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65.2%和50.4%,中位OS为61.2个月;中位DFS为48.8个月,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1%、55.8%和37.2%;中位LRFS为54.4个月,1、3、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1.6%、60.4%和47.8%;中位DMFS为60.5个月,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8%、62.4%和50.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量和TNM分期与O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HR=3.626, 95%CI:1.610~8.167,P=0.002)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全组常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黏膜反应、疲劳、出血和吻合口狭窄,以1~2级为主,3级不良反应10例。全组死亡40例,肿瘤原因死亡22例,非肿瘤原因死亡15例,另外3例死因不详。结论可耐受手术的老年(65~75岁)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可延长OS,不良反应可耐受,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分析905例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及治疗失败模式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05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无转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18.6个月(1.6~152.4个月),5年及10年总生存率(OS)、无局部区域复发率(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7%、91%、86%、79%和67%、88%、85%、75%。211例(23.3%)患者治疗失败,出现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区域复发的患者分别为126例、82例、14例。远处转移(13.9%)最常见,其次是鼻咽局部复发(9.1%),颈部淋巴结复发(1.5%)较少。多因素分析显示T、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及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年龄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早期鼻咽癌治疗效果良好,但局部晚期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食管鳞癌再程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失败的152例胸段食管鳞癌治疗失败后总生存(OS)及不同挽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术后首次复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0.6(2.0~69.1)个月。复发后的中位OS期为8.0(0.8~43.3)个月。全组患者复发后的1、2、3年OS率分别为36.0%、15.1%、5.2%。单纯局部区域复发、单纯远处转移、局部区域复发合并远处转移患者进展后中位OS期分别为11.3(1.8~43.3)、6.7(1.2~28.6)、5.1(0.8~22.9)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ypTNM分期、复发后综合治疗、局部区域复发与复发食管鳞癌OS相关(P=0.009、0.012、0.000、0.026)。结论 新辅助治疗模式、ypTNM分期、复发模式及复发后治疗模式是是影响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新辅助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总体预后不佳,复发后应根据复发位置、新辅助治疗模式、患者体力状态等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以使患者取得最大挽救治疗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食管鳞癌再程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失败的152例胸段食管鳞癌治疗失败后总生存(OS)及不同挽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术后首次复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0.6(2.0~69.1)个月。复发后的中位OS期为8.0(0.8~43.3)个月。全组患者复发后的1、2、3年OS率分别为36.0%、15.1%、5.2%。单纯局部区域复发、单纯远处转移、局部区域复发合并远处转移患者进展后中位OS期分别为11.3(1.8~43.3)、6.7(1.2~28.6)、5.1(0.8~22.9)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ypTNM分期、复发后综合治疗、局部区域复发与复发食管鳞癌OS相关(P=0.009、0.012、0.000、0.026)。结论 新辅助治疗模式、ypTNM分期、复发模式及复发后治疗模式是是影响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新辅助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总体预后不佳,复发后应根据复发位置、新辅助治疗模式、患者体力状态等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以使患者取得最大挽救治疗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新辅助放疗剂量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2019年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经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并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的 116例局部晚期患者临床资料。116例患者中 40~45Gy组 80例,≥45Gy组 36例,分析两组术后pCR率。结果 全组患者的pCR率为38.8%(45/116),40~45Gy组与≥45Gy组的pCR率分别为44%(35/80)和28%(10/36)(P=0.105)。结论 术前新辅助采用较高的放疗剂量不增加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pCR率,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的临床研究确定合适的新辅助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NCRT与NCT疗效。方法 收集2009-2015年在本院分别接受NCRT与NCT联合手术治疗的177例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其中NCRT组72例,NCT组105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两组总样本量177例(临床分期cT2-4N0-1M0期),2、3年样本量NCRT组分别为44、26例,NCT组分别为47、28例。NCRT组pCR率为22%,明显高于NCT组10%(P=0.019)。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复发率均相近(P均>0.05)。NCRT组与NCT组2、3年OS率分别为74%、51%与64%、51%,DFS率分别为54%、50%与54%、46%(P=0.527、0.379)。结论 NCRT较NCT可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pCR率,同时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但两组患者生存无差异,最终结果仍需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腋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经细针针吸活检证实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影响.方法:1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经细针针吸活检确诊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且空心针穿刺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接受≥2个周期标准剂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根据新辅助化疗后不同的腋窝淋巴结临床疗效和腋窝淋巴结病理状况,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临床完全缓解(cCR)占60.4%(67/111),其中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占29.9%(20/67);未临床完全缓解(no-cCR)占39.6%(44/111),其中PeR占36.4%(16/44).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13~76个月).cCR与no-cCR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2和0.984.pCR患者具有较长DFS和OS,P值分别为0.036和0.038.pCR患者中,肿瘤原发灶pCR与no-pCR患者的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04和0.250.结论:对病理学确诊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单纯根据临床体检结合常规的腋窝B超检查评价腋窝淋巴结的临床疗效,可能难以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缓解状况和预后.腋窝淋巴结pCR患者的预后较好,与肿瘤原发灶是否达到pCR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江苏省初治局部晚期(Ⅲ、ⅣA、ⅣB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后长期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6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其中604例患者接受了含铂方案为主的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5~9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3.5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 区域无复发生存(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DFS)、总生存(OS)率分别为88.4%、94.2%、79.2%、71.9%和76.3%。175例(27.6%)治疗失败,其中远处转移(131例,74.9%)是主要的治疗失败形式。T分期是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N分期和化疗是RRFS、DMFS、D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调强放疗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疗效。除了T、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外,化疗对预后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患者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长期疗效和晚期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上海瑞金医院放疗科的食管鳞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5枚)的患者共20例, 其中Ⅰ、Ⅱ期研究各纳入10例患者, 4、3、13例患者分别接受58.8 Gy分28次、64.4 Gy分28次、70 Gy分28次3个剂量等级的SIB-IMRT。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入组患者的总生存(OS)率、局部控制率(LCR)及无进展生存(PFS)率, 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纵隔淋巴结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2R和4L, 分别占35%和25%。中位随访32个月, 复发后接受挽救性SIB-IMRT者的1、2、3年OS率分别为100%、88%、78%, 1、2、3年PFS率分别为85%、78%、78%。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食管炎, 但未发现3级及以上食管炎、肺炎和心脏不良反应。随访中3例接受58.8 Gy分28次剂量的患者在治疗后2年出现肿瘤远处转移死亡, 另外1例接受70 Gy分28次剂量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7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8例经术前同期放化疗并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化疗采用氟尿嘧啶+顺铂或紫杉醇+顺铂方案,放疗剂量为36~40Gy,常规分割。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51%、5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51%、45%;中位生存期为72.4个月,无瘤生存期为60.1个月。pCR与非pCR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0%、70%与70%、44%、43%(P=0.00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71%、68%与53%、43%、37%(P=0.002)。pN(-)与pN(+)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6%、55%与50%、38%、38%(P=0.004),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56%、51%与43%、38%、31%(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pCR和pN状态是影响总生存和无瘤生存的因素(P=0.012、0.011和P=0.025、0.033)。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疗效显著,是否pCR和pN状态是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的长期OS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2007—2013年间共46例食管鳞癌患者入组,化疗方案为顺铂75 mg/m2分3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共1个周期。同期3DCRT 常规分割40 Gy。放疗结束后4周行手术切除。结果 全组46例患者均完成术前放化疗,44例接受手术切除。术前放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轻微。R0切除率为96%,pCR率为30%。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声嘶、颈部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4%、7%、5%、2%、2%。全组1、3、5年样本数分别为38、29、27例,OS率分别为84%、54%、45%。pCR组与非pCR组1、3、5年OS率分别为89%、49%、49%和82%、60%、44%(P=0.681)。37例放化疗后降期的1、3、5年OS率分别为94%、68%、57%,稳定+上升的7例分别为43%、0、0(P=0.000)。结论 术前同期放化疗能提高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术后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放化疗后降期患者的长期OS显著提高,但还需大样本观察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在T3-T4期鼻窦腺癌中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8年确诊的93例T3-T4期鼻窦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未手术组, 对其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和失败模式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 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平均随访时间为81.3(18~156)个月。至随访结束, 共有38.7%(36/93)的患者局部失败, 14.0%(13/93)的患者远处转移, 17.2%(16/93)的患者局部失败并远处转移, 28.0%(26/93)的患者稳定。全组患者2、5、10年的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3.5%、59.3%、31.8%和73.6%、40.7%、25.3%。单因素分析中46~64岁(P值均<0.001)、男性(P=0.022、P=0.001)、病变位于上颌窦(P=0.001、P<0.001)、病理类型为腺样囊性癌(P=0.001、P<0.001)、未侵犯眶内/斜坡(P=0.04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相关临床因素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0-2014年收治的101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完成术前调强放疗DT45~50.4 Gy,同步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氟尿嘧啶或单药卡培他滨化疗,于新辅助治疗后4-13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评估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瘤生存(DFS)率,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总体保肛率53.5%,术后T、N分期及TNM总分期下降率分别为73.26%、67.32%、72.3%,病理完全缓解率16.8%;中位随访41个月,3年OS、DFS、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2.2%、80.7%、7.2%、12.1%。单因素分析显示ypT、ypN分期是影响患者3年OS、DFS、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ypT分期是影响患者3年OS因素,ypT、ypN分期是影响患者3年DFS因素(P均<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治疗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使部分患者达到术前降期,提高保肛率,且远期预后表现良好,ypT、ypN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ESCC)患者肿瘤局部因素对区域性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 对 236例符合入组条件的ES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食管造影病变长度、肿瘤最大横径及肿瘤体积对患者生存及治疗失败模式的影响。Kaplan-Meier法计算OS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OS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8.6%、52.4%、30.2%,15.5%、35.6%、45.8%及9.0%、22.2%、3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期疗效、肿瘤最大横径为患者OS率的影响因素(P=0.000、0.019);性别、肿瘤最大横径、照射方式、近期疗效为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39、0.003、0.045、0.000);肿瘤最大横径为患者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P=0.035)。肿瘤最大横径为ENI及IFI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08、0.001);病变造影长度、肿瘤最大横径、肿瘤体积为ENI组患者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P=0.009、0.023、0.014)。结论 临床无转移ESCC患者肿瘤局部因素对区域性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肿瘤最大横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根治性放疗为主综合治疗不能手术的非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不能手术且接受放疗的168例非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单纯放疗组(95例)与放化疗联合组(73例)的生存结果并探讨预后因素和治疗失败模式。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以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20.2个月, 中位总生存(OS)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18.0、12.3个月, 放疗后分别为14.3、7.7个月。1、2、3年OS率分别为72.1%、36.6%、21.5%, 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6%、64.3%。Ⅰ、Ⅱ、Ⅲ期胰腺癌中位OS期分别是27.1、18.0、17.0个月。局限期(Ⅰ-Ⅱ期)患者中, 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疗联合组中位OS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20.4个月, P=0.470);局部晚期(Ⅲ期)患者中放化疗联合组的中位OS期长于单纯放疗组(19.2∶13.8个月, P=0.004)。临床分期、放疗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后长期生存及晚期损伤,为鼻咽癌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03—2009年间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IMRT的 13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其中Ⅰ、Ⅱ、Ⅲ、ⅣA、ⅣB期分别为3、22、61、43、3例。中位剂量73.37Gy (66~85Gy)分33次;单纯放疗 20例,同期放化疗 112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及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晚期放射损伤。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28个月(3~191个月),全组10、15年鼻咽癌局控率分别为86.0%、79.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5%、63.2%,总生存(OS)率分别为65.2%、57.1%。全组局部区域复发率12.1%,远处转移率16.7%。共 53例死亡,其中 15例死于局部区域复发、20例死于远处转移、18例死于其他疾病(肺炎、颅内出血、意外等);10、15年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1.3%、13.6%。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吸烟史、乳酸脱氢酶、T分期、临床分期是鼻咽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示乳酸脱氢酶、T分期、同期放化疗是鼻咽癌OS的预后因子。1-2级晚期损伤(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较高)发生率为90.4%,3-4级晚期损伤(皮肤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8.5%。结论 鼻咽癌患者IMRT后10、15年OS较好,但随着生存期延长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升高;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晚期损伤主要为1-2级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包括病程延迟、肿瘤长径、家族史、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情况等。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分析, 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患者中位病程延迟6个月(1~12个月), 肿瘤长径≥5 cm者16例(64.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病程延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主要因素(均P<0.05)。多因素生存显示, 病程延迟是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 淋巴结转移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25例患者中15例(60.0%)出现复发或转移, 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41.6%和52.0%。结论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具有分期较晚、免疫类型差、复发转移率高、生存率低等不良特征及预后。病程延迟是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