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接受不同宫腔操作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8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助孕治疗的58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宫腔操作史分为宫腔操作史组(380例)和无宫腔操作组(200例),又根据不同宫腔操作方式将宫腔操作史组分为刮宫组(114例)和宫腔镜组(161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GT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腔操作史组及宫腔镜组的年龄显著高于无宫腔操作组(P<0.05),宫腔操作史组及刮宫组的转化日内膜厚度显著薄于无宫腔操作组(P<0.05),刮宫组的转化日内膜厚度显著薄于宫腔镜组(P<0.05)。宫腔操作史组及宫腔镜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低于无宫腔操作组(P<0.05),流产率显著高于无宫腔操作组(P<0.05)。刮宫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无宫腔操作组(P<0.05),而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与无宫腔操作组无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于前一助孕周期所获胚胎质量差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IVF-ET治疗、前一周期无可移植胚胎或无优质胚胎且移植后未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周期GH使用情况分为GH组(给予GH辅助治疗者,1 793个周期)和对照组(未予GH治疗,1 53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GH组和对照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等基础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同促排卵方案占比和Gn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GH组Gn总量、无可移植胚胎周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G日E2、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H组的HCG阳性率(74.46%vs. 65.08%)、临床妊娠率(71.33%vs. 61.75%)及累积活产率(65.70%vs. 57.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早产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胎儿出生体重比较没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取卵后第3天(D3)未形成优质卵裂期胚胎的患者移植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患者资料,筛选在第3天未形成优质胚胎的新鲜周期,根据胚胎移植时期分为:卵裂期移植组(n=462)和囊胚期移植组(n=19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妊娠结局以及两组成功分娩的新生儿结局和产科并发症情况,并分析胚胎移植时期对上述结局变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囊胚期移植组的平均取卵周期数、移植胚胎数均显著小于卵裂期移植组(P<0.05)。妊娠结局比较中,与卵裂期移植组相比,囊胚期移植组的HCG阳性率(56.1%vs. 26.2%)、临床妊娠率(50.0%vs. 22.3%)、活产率(40.9%vs.16.2%)均显著升高(P<0.001),流产率及多胎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取卵周期数分层分析后,取卵周期数≤2的患者囊胚期移植组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卵裂期移植组(P<0.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胚胎移植术中胚胎滞留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的183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术中是否发生胚胎滞留分为两组,发生胚胎滞留的为胚胎滞留组(n=65),未发生胚胎滞留的为对照组(n=176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同时,根据移植管不同污染因素分为4个亚组,即血液污染组、粘液污染组、渣污染组和未见异常组,比较各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胚胎滞留组移植管被血液、粘液污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4.62%、16.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9%、7.70%)(P<0.05),而未见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77%vs.71.48%,P<0.05)。在发生胚胎滞留的情况下,移植管血液污染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粘液污染亚组和移植管未见异常组(12.5%vs.63.64%、54.55%,P<0.05);在未发生胚胎滞留的情况下,移植管血液污染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粘液污染亚组(44.58%vs.55.88%,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胚胎移植中胚胎滞留未显著影响妊娠结局,但与移植管粘液污染相比,血液污染可能对妊娠结局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内膜准备方案(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于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90个移植周期,根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自然周期组(48个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组(42个周期)。比较两种方案组间基础资料、临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激素替代周期组(4.76%vs. 22.22%,P<0.05),而组间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剖宫产率、活产率以及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孕周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组新生儿早产率(5.26%vs. 41.67%)及低体质量出生儿发生率(5.26%vs. 33.33%)显著低于激素替代周期组(P<0.05),而正常体质量出生儿发生率(84.21%vs. 58.33%)显著高于激素替代周期组(P<0.05);两组间新生儿畸形率、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新鲜周期IVF/ICSI-ET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选择性单囊胚移植(eSBT)与双囊胚移植(DBT)的妊娠结局,探讨eSBT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助孕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的210例年龄40岁、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根据移植囊胚个数不同分为两组:eSBT组,仅移植1枚优质囊胚,共127例;DBT组,移植2个囊胚(其中至少1个优质囊胚),共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情况、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胚胎形成情况、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活产率、单卵双胎率及出生婴儿畸形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SBT组的种植率显著高于DBT组(73.23%vs.61.45%,P0.05);eSBT组的多胎率(1.08%vs.49.21%)、晚期流产率(0vs.7.94%)、早产率(3.75%vs.20.37%)、低体重儿出生率(6.17%vs.30.38%)均显著低于DBT组(P0.05);eSBT组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显著高于DBT组[(3 160.06±441.94)g vs.(2 735.39±555.08)g,P0.05]。结论对于年龄40岁、卵巢功能正常且至少有1枚优质囊胚行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可优先考虑eSB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新鲜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医学科自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采用早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的278个IVF新鲜移植周期,根据是否临床妊娠分为妊娠组(n=157)和非妊娠组(n=121),比较两组间取卵后第3日三维多普勒能量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子宫动脉和子宫内膜下血流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12.3±2.2)mm]和宫腔容积[(6.2±2.4)ml]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分别为(11.0±1.6)mm和(4.3±1.4)ml,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布Ⅰ型占比显著低于非妊娠组(31.8%vs. 44.6%,P<0.05);两组间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下血流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值虽高于非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腔容积、内膜下血流分布是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取卵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独患者接受IVF助孕时新鲜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妊娠结局,以期为失独女性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生殖中心接收IVF助孕失独患者(共36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移植周期分为两组:新鲜组(114个新鲜周期),FET组(252个FET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妊娠结局,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对年龄进行分层,比较不同年龄(35岁、35~39岁、40~44岁、≥45岁)中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结果 FET组的男、女方年龄显著高于新鲜组,移植优胚数显著低于新鲜组(P0.05);新鲜组的生化妊娠率(33.33%vs.24.60%)、临床妊娠率(27.19%vs.20.63%)及胚胎种植率(16.84%vs.12.78%)略高于FET组,早期妊娠丢失率(21.05%vs.33.87%)略低于FET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ET组活产率显著低于新鲜组(12.30%vs.20.18%,P0.05)。不同年龄分层各组中新鲜组和FET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5~39岁组中新鲜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略高于FET组(57.89%vs.32.35%及47.37%vs.25.81%),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活产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女性年龄为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59,95%CI:0.750-0.983,P=0.027)。结论失独患者IVF助孕胚胎移植策略中,新鲜移植周期比FET周期可能会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但该结果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加以探讨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使用开放式载体玻璃化冷冻保存囊胚的时长对复苏移植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探讨胚胎经过玻璃化冷冻并进行6年以上的长期保存是否对临床结局产生负面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囊胚玻璃化冷冻复苏移植的2 6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时长将其分为7组:≤1年,1~2年,2~3年,3~4年,4~5年,5~6年和≥6年,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结局、活产情况和单胎新生儿出生结局之间的差异,再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取卵年龄、移植年龄、胚胎冷冻保存时间、囊胚冷冻日期和囊胚级别对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结果各组患者取卵年龄、移植年龄、优胚率、复苏胚胎存活率、妊娠率和活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移植胚胎数、D5胚胎比例、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单胎率、出生男孩率、出生缺陷率、单胎出生体重、身长和孕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取卵年龄、移植年龄和冷冻保存时间对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取卵年龄和冷冻保存时长对活产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增加移植D5胚胎和优质胚胎数量可以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P<0.05),移植年龄的增加会降低活产率(P<0.05)。结论使用开放性载体玻璃化冷冻保存囊胚的时长对复苏后移植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没有明显影响。囊胚经过玻璃化冷冻并进行6年以上长期冷冻保存,临床结局未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受精后第4天(D4)与第5天(D5)两种移植方案对于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的357例患者临床数据,其中D4移植组292例,D5移植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卵裂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等临床资料。结果 D5移植组的输卵管因素不孕比例、优质卵裂胚胎数和可用卵裂胚胎数显著高于D4移植组(P<0.05);D4与D5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66.78%vs. 66.15%)、胚胎种植率(51.75%vs. 52.99%)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D4移植组的移植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D5移植组(1.02%vs. 5.58%)(P<0.05)。结论受精后第4天与第5天两种移植方案的临床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在可用胚胎数较少或担心囊胚移植取消风险时可于受精后第4天优选早期囊胚和桑葚胚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应用于波塞冬分类标准下1组患者IVF-ET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波塞冬1组患者共38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拮抗剂方案组(拮抗剂组,230个周期)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长方案组,155个周期)。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促排卵结局和新鲜周期移植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拮抗剂组Gn天数及用量、HCG日E_2水平及内膜厚度、获卵总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率、D3可用胚胎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P0.05);HCG日LH水平、D3优质胚胎率、无可移植胚胎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P0.05);拮抗剂组有2个周期出现早发LH峰,有2个周期未取到卵。两组新鲜移植周期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拮抗剂组的着床率(43.28%vs 51.19%)和临床妊娠率(55.75%vs 63.64%)略低于长方案组,早期流产率(7.94%vs 3.57%)和异位妊娠率(6.35%vs 0%)略高于长方案组。结论拮抗剂方案和卵泡期长方案应用于波塞冬分类标准下1组患者均可起到良好的LH峰抑制效果,获得较满意的促排卵和妊娠结局。在取得相似临床结局的前提下,考虑患者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拮抗剂方案有望作为波塞冬分类标准下1组患者的一线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囊胚整体质量对冻融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本生殖中心行冻融单囊胚移植(FET)的984例患者资料,根据囊胚质量分成3组:A组为高质量囊胚(n=259);B组为中等质量囊胚(n=400);C组为低质量囊胚(n=325)。同时根据滋养层外是否存在碎片或卵裂球对C组患者进一步分组:C1组为不存在碎片或卵裂球(n=197);C2组为存在碎片或卵裂球(n=128)。对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70.66%vs.60.75%vs.44.31%,P0.05)及活产率(61.39%vs.48.00%vs.34.46%,P0.05)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B、C三组患者的流产率逐渐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13.11%vs.19.75%vs.22.92%,P0.05);A、B、C三组患者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C2组的临床妊娠率(50.00%vs.40.61%,P0.05)及活产率(39.84%vs.30.96%,P0.05)均显著高于C1组。结论囊胚整体质量显著影响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对于低质量囊胚,滋养层外碎片或卵裂球不应作为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PPOS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DOR于我院接受“养精蕴育”中医治疗并行IVF/ICSI-ET助孕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9例患者采用了PPOS方案和降调节方案两次促排卵,故将此9例患者单独列出行前后资料比较。其余127例患者(127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PPOS组(86个周期),降调节组(4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并比较两组中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周期资料。结果PPOS组和降调节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POS组的获卵数[(5.84±1.66)vs.(4.44±2.11)]显著高于降调节组,MⅡ卵率(63.87%vs.83.89%)、卵裂率(77.39%vs.86.13%)、平均移植胚胎数[(1.70±0.41)vs.(1.90±0.28)]均显著低于降调节组(P<0.05)。两组的Gn天数、Gn用量、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无胚可移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FET周期参数比较,达菲林用药量(支)、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患者前后两次促排卵的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无胚可移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DOR的患者,采用PPOS方案促排卵可获得与降调节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PPOS方案可作为这类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2次胚胎着床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既往有≥2次胚胎着床失败的1 547例患者(共2 140个解冻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LMWH分为LMWH组(n=182)和未使用LMWH的对照组(n=1 95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胚胎移植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匹配两组样本量后,分析匹配后LMW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体质量指数(BMI)、移植胚胎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MWH组的基础FSH水平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基础窦卵泡计数(AFC)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活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MWH组的HCG阳性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M后,结果仍显示两组的活产率无显著性差异(44.51%vs. 38.19%,P>0.05),LMWH组的HCG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龄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ICSI或IVF受精后的临床结局,探讨ICSI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期间在重庆妇幼保健院因非男性因素不孕接受微刺激促排卵方案治疗的高龄女性患者(≥38岁)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ICSI组(n=189,共334个周期)和IVF组(n=189,共325个周期)。比较两组之间周期取消率、2PN受精率、优胚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患者年龄和获卵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组MⅡ卵率(85.92%vs. 92.27%)显著低于IVF组,2PN受精率(77.87%vs. 71.77%)和卵裂率(98.53%vs. 96.27%)显著高于IVF组(P均<0.05);两组之间的周期取消率、优胚率、胚胎冷冻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SI不能改善高龄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胚胎质量和临床结局,此类患者首次助孕应选择IVF授精方式,而前次无2PN胚胎取消周期史的患者ICSI虽不能规避再次取消周期的风险但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降调节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垂体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共19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膜转化前是否使用HCG分组,肌肉注射HCG的患者为HCG组(n=88),未注射HCG的患者为对照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ET患者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G组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49)vs.(1.56±0.52)](P<0.05),而临床妊娠率(65.91%vs.51.85%)和胚胎种植率(54.47%vs.40.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CG阳性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异症[OR=0.505,95%CI(0.258,0.988),P=0.046]和使用HCG[OR=1.795,95%CI(1.005,3.207),P=0.048]会影响FET临床妊娠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使用HCG仍是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OR=2.266,95%CI(1.069,4.804),P=0.033]。结论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内膜转化前肌肉注射HCG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海拔3 650米的西藏地区行IVF/ICSI-ET助孕技术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西藏阜康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193例不孕症患者的303个治疗周期。根据女方患者年龄分为≤35岁组(n=238)和35岁组(n=65),每个年龄段又根据移植胚胎类型分为新鲜周期组和冻融周期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基本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35岁组中的新鲜周期组与冻融周期组相比较,临床妊娠率(36.92%vs. 49.71%)、种植率(30.65%vs. 39.26%)、流产率(12.50%vs. 17.44%)、活产率(32.31%vs. 41.04%)、异位妊娠率(4.17%vs. 1.16%)以及多胎率(54.17%vs. 43.02%)均无显著差异(P0.05);35岁组中的新鲜周期组与冻融周期组相比较,临床妊娠率(23.08%vs. 40.38%)、种植率(16.00%vs. 27.17%)、流产率(33.33%vs. 19.05%)、活产率(15.38%vs. 23.08%)、异位妊娠率(0.00%vs. 0.00%)以及多胎率(33.33%vs. 23.81%)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鲜周期组中≤35岁与35岁相比较,临床妊娠率(36.92%vs. 23.08%)、种植率(30.65%vs. 16.00%)、活产率(32.31%vs. 15.38%)、流产率(12.50%vs. 33.33%)均无显著差异(P0.05);冻融周期组中≤35岁与35岁相比较,种植率(39.26%vs. 27.17%)、活产率(41.04%vs. 23.08%)均显著增高(P0.05),而临床妊娠率(49.71%vs. 40.38%)、流产率(17.44%vs. 19.05%)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海拔3 650米西藏地区开展IVF-ET助孕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女方年龄依然是影响IVF/ICSI-ET技术活产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和长方案对超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于本生殖中心初次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PCOS且超重(BMI≥24 kg/m2)的35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拮抗剂方案组(n=226)和长方案组(n=13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促排卵情况和临床结局,分析两组患者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优质胚胎率、一次移植妊娠结局和累积活产率的差异。结果基本资料中,两组患者的女方年龄、BMI、基础睾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长方案组比较,拮抗剂方案组患者的基础FSH水平[(6.42±1.63)U/L vs.(6.78±1.53)U/L]显著降低(P<0.05),而窦卵泡数[(32.55±11.06)个vs.(28.02±7.09)个]显著增多(P<0.05)。促排卵情况比较中,拮抗剂方案组患者的扳机日LH和P水平以及优质胚胎率(38.04%vs.32.26%)显著高于长方案组患者(P<0.05),但E2水平及获卵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结局比较中,两种方案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因OHSS高风险取消移植周期率、一次移植妊娠结局、乐观累积活产率以及保守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超重PCOS患者,与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可获得更多的优质胚胎,但两种方案的临床结局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拮抗剂固定方案促排卵时,拮抗剂使用前黄体生成素(LH)升高对促排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IVF/ICSI-ET助孕治疗时采用拮抗剂固定方案促排卵的784例PCOS患者的7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拮抗剂使用前LH水平分为升高组(LH>10 U/L,147个周期)与正常组(LH≤10 U/L,63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结局、胚胎移植情况及鲜胚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拮抗剂使用前LH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受精方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H升高组的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LH升高组的Gn天数、Gn总剂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获卵数、取消新鲜周期移植率及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LH升高组的2PN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期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治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分院接受IVF鲜胚移植且临床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监测组(364个周期):除常规黄体支持外,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728个周期):除常规黄体支持外,无任何其他干预。观察监测组患者在妊娠不同阶段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监测组患者移植后2周的平均D-二聚体水平为1.77μg/ml,移植后4周为1.17μg/ml。监测组和对照组的不育年限、原发或继发性不育比例、不育原因比例、移植年龄、促排卵方案占比和体外受精方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早期流产率(19.23%vs.13.46%)和总流产率(21.84%vs.15.66%)显著高于监测组(P0.05)。监测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24%vs.76.65%,P0.05)。两组的新生儿单胎和双胎比例、Apgar评分及出生缺陷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VF妊娠试验阳性后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降低流产率并提高活产率,是改善IVF妊娠结局的临床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