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国首台碳离子治疗系统用于肿瘤患者放疗的临床不良事件。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获取的相关单位临床试验监测数据,对2018年11月—2019年2月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参与临床试验、接受碳离子治疗的46例肿瘤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放疗技术、照射部位和剂量参数、放疗术后随访及不良事件发生信息进行描述性研究。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分析不同分组下的肿瘤患者碳离子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治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对接受放疗的受试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46例放疗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男女比例为30∶16,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脊柱肿瘤患者分别为15、5、8、9、9例。放疗总时长为2~4周,总次数10~16次。不良事件共发生45例(98%)246例次,未发生重度不良事件。与碳离子器械肯定相关的不良事件占19.1%,未发生与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按照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主要为CTCAE 2级及以下不良反应,其中仅1例(2%)头颈部肿瘤患者(鼻咽恶性肿瘤)发生CTCAE 3级不良反应。43例(93%)患者发生急性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皮肤、黏膜、眼、耳、咽和食管、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包括盆腔)、肺、生殖泌尿道、心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学(白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等部位。结论:使用中国首台碳离子治疗系统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CTCAE 2级及以下,其临床不良事件轻微可控。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对肿瘤进展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近年来, 碳离子因其良好的物理学及生物学优势, 在对结直肠癌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的治疗中, 表现出比传统放疗更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碳离子治疗结直肠癌复发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以期为预防和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放疗后不良反应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前列腺与直肠关系密切, 直肠防护至关重要。近年来, 直肠防护技术层出不穷, 本文对前列腺癌放疗中直肠防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 包括放疗技术改进、图像引导、直肠球囊扩张、直肠隔离凝胶的使用等对直肠的防护作用, 为临床提高前列腺癌放疗安全, 降低直肠放射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2022,(2)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 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技术和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 确诊率逐年上升。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前列腺癌多发于老年人群, 因考虑到术后并发症, 身患慢性疾病或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患者采用放疗可获得与手术相当的局部治疗疗效。射波刀是一种可低分割、单次大剂量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设备, 与常用的调强放疗(IMRT)相比, 能够获得更高的相对生物效应, 具有疗程短等优势。碳离子放疗(CIRT)兼具剂量深度分布和生物学效应的双重优势,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明显, 具有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 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SBRT与CIRT治疗前列腺癌的生物物理学特点及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基于纳剂量学模型(LNDM)的治疗计划中, 应用日本国立放射线综合医学研究所(NIRS)积累的临床经验, 验证γ分析方法在LNDM和微剂量动力学模型(MKM)间处方剂量转换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开源的多种射线放疗计划设计平台matRad, 采用γ分析的方法对基于MKM和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进行比较, 得到不同模型的转换因子。通过水模体研究靶体形状及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处方剂量和照射方式对模型转换因子的影响, 并采用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对转换因子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模型转换因子与靶体形状无关, 与照射方式有关。在单野照射条件下, 其与靶体大小、靶体位置深度及处方剂量成正相关。并且C型靶模型和肝癌患者病例成功验证了转换因子, 其基于MKM和LNDM的治疗计划所生成的物理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2%/2 mm)分别为92.79%和91.19%。结论本文所计算的转换因子(f=DLNDM/DMKM)可用于指导基于LNDM的碳离子治疗计划设计时处方剂量的设置。γ分析可用于不同模型处方剂量间的转换研究。 相似文献
6.
7.
放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规分割作为最常用的放疗模式, 存在治疗时间长、效率低等缺点。随着放疗设备及技术的进步, 中等大分割放疗已成为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但中等大分割放疗在更加广泛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未得到充分证实。本文对中等大分割放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华肿瘤杂志》2020,(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南山肿瘤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11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64例, 女48例;中位年龄60岁。结果 112例患者中, 肝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8%(30/112), 3~5级肝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8/112), 出现肝不良事件的中位时间为接受免疫治疗后3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 患者肝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肝癌有关(P<0.05)。发生3~5级肝不良事件患者接受规范甲强龙治疗后, 4~6周内肝功能恢复。结论肝癌为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发生相关肝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放疗导致的一系列口腔并发症如口干燥症、口腔黏膜炎、张口受限、放射相关龋病等, 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相关龋病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 以期为临床上减少放射相关龋病的发生、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生存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脑转移瘤是常见的继发性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但由于锥形线束CT(CBCT)等图像引导技术无法较好地实时显示颅内肿瘤体积、形状及瘤周水肿变化, 影响了自适应放疗的精准性, 限制了大剂量低分次放疗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磁共振(MR)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对比度, 且无额外辐射损伤, 较CBCT具有明显优势。MR引导的自适应放疗可以实时影像跟踪治疗过程中颅内肿瘤解剖形变及位置变动, 并据此进行在线剂量重建, 从而保证肿瘤组织得到足量照射、减少周围重要危及器官受量, 达到动态的精准放疗。本文就MR引导自适应放疗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碳离子放射治疗前, 原计划套用治疗室CT后临床靶区(CTV)的剂量和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鲁棒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碳离子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 用简单随机法选取每位患者治疗前的5次治疗室CT图像, 将最初治疗计划套用治疗室CT重新计算剂量分布, 获取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 计算CTV的95%、90%剂量对应的体积百分数V95%、V90%及直肠的80%剂量对应的体积V80%, 与最初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 采用配对或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套用治疗室CT重新计算剂量分布, CTV的V95%、V90%和直肠的V80%的平均值分别是98.1%±1.2%、99.9%±0.2%、(5.8±1.6)ml, 与最初治疗计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01, P<0.001)。符合计划实施标准V95%≥95%、V90%≥98%、直肠V80%<10 ml的次数分别为148次(98.7%)、150次(100.0%)、147次(98.0%)。结论基于治疗室CT分析, 在采用本... 相似文献
12.
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临床Ⅱ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尽管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指南推荐临床Ⅱ期鼻咽癌使用同步放化疗策略, 但该证据多基于二维放射技术条件下的研究结果, 调强放疗技术条件下是否需要联合化疗仍值得探讨。本文综述了临床Ⅱ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现状, 多个研究表明同期、辅助、诱导化疗均未能提高疗效, 但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临床Ⅱ期鼻咽癌存在异质性, 部分研究发现高危患者可从化疗中获益。如何区分临床Ⅱ期鼻咽癌中的高危患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转移淋巴结特征以及EB病毒DNA、炎性标记物等因素对筛选高危患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有待进一步验证, 结合多种肿瘤特征的预测模型似乎能更好发现高危人群, 指导高危Ⅱ期鼻咽癌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放疗剂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ⅡB-ⅣA期宫颈癌并行根治性放化疗的126例患者资料。通过Jamovi软件计算得到外照射放疗前、后肿瘤体积(pre-TV、post-TV)和肿瘤体积缩减率(TVRR)的截断值, 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pre-TV、post-TV和TVRR对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PFS)、近距离放疗(BT)方式、高危临床靶区(HR-CTV)和危及器官(OAR)剂量的影响。结果 pre-TV≥67.03 cm3、post-TV≥14.88 cm3为6个月PFS和客观缓解率(ORR)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 其中post-TV为独立预后因素。TVRR≥73.0%组与<73.0%组的6个月PFS和OR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e-TV≥67.03 cm3组中, 单纯腔内近距离放疗(ICBT)、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者均为36例(50%), 而pre-TV<67.03 cm3组中, ICBT和IC/...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中自适应再计划的必要性和对剂量的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89例NPC患者数据, 患者均接受25+7分次的自适应再计划放疗。比较第一次CT扫描设计的放疗计划(计划A, 25分次)与重新扫描CT后设计的自适应放疗计划(计划B, 7分次)之间靶区和腮腺体积的改变。比较由计划A模拟扩展成32分次放疗的一次性计划(计划Ⅰ)与由计划A和计划B配准融合叠加生成的自适应再计划(计划Ⅱ)的靶区剂量学、均匀性指数、适形指数(CI)差异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主要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计划A相比, 计划B的大出血病变的大体肿瘤体积(GTVnx)和腮腺体积分别缩小13.14%和11.12%, 转移淋巴结的计划临床靶区(PCTVnd)增大了7.75%(均为P<0.001)。计划Ⅱ中大出血病变计划靶区(PTVnx)的Dmean、D5%、D95%和高危计划靶区(PTV1)的D5%与计划Ⅰ相比均明显增大(均为P<0.05);计划Ⅱ中PTVnx和PTV1的CI比计划Ⅰ更接近1。在所有评估的OAR中, 计划Ⅱ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索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的复发模式以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 359例Ⅰ-ⅣA期(按国际妇产科协会2009分期)的患者资料并随访, 对资料详实的249例复发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主要观察终点为复发/转移后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49例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为77.5%, 局部复发率为36.9%。按照转移复发部位及其与放疗野的关系进行分组, 单纯放疗野内复发(A组)56例, 单纯放疗野外转移(B组)157例, 其中仅野外淋巴结转移(B1组)56例, 仅野外血行转移(B2组)78例, 野外淋巴结与血行同时转移(B3组)23例, 放疗野内野外联合复发/转移(C组)36例。A组、B1组、B2组、B3组、C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24、13、11、9个月(P<0.001)。按照初诊至复发/转移的间隔时间分组, ≤1年组110例、>1~2年组74例、>2年组65例, 三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14、...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 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作用被逐渐认可。肝细胞癌的精准放疗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精准放疗可以显著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放射治疗用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为肝癌放射治疗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20.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4,(2)
个体化、精准化放射治疗时代对肿瘤运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磁实时追踪系统即为有代表性的肿瘤运动管理技术。该技术涉及的人员、流程较多, 质量控制也不同于一般的放射治疗质控实践, 因此制定了本质控实践指南。本指南为开展电磁实时追踪系统的机构提供组织、人员、设备、技术流程及文档记录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 内容涵盖系统介绍、适应证选择及患者宣教、信标转发器植入流程及质控、日检、月检和文档记录。基于本指南, 可以满足电磁实时追踪系统质控实践的各项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