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s-Exo)是各类MSCs分泌至体液且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外囊泡, 具有抗炎、修复、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毛发生长周期等优势。毛发再生涉及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 其中毛乳头细胞(DPCs)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MSCs, 具有自体干细胞的功能特性;且作为毛囊的信号中心, 在调节毛发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MSCs-Exo可通过调节毛发生长周期促进DPCs增殖和分化。近年来, MSCs-Exo的研究为毛发再生提供了新策略, 该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以期对脱发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宫腔粘连(IUA)多继发于反复刮宫或者宫腔内感染。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则、不孕、反复流产等。目前仍以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TCRA)并辅以雌激素治疗为主要手段,术后可放置球囊支架、宫内节育器、透明质酸等。但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复发率高、生育功能经常规方法治疗后难以恢复。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干细胞能通过促进子宫内膜再生和修复来治疗宫腔粘连,但由于移植成活率低、定向诱导分化困难和干细胞成瘤性等问题,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年来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及宫腔粘连的文章作一综述,为宫腔粘连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促进骨组织修复再生是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骨折延迟愈合、骨质疏松以及各类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等)的重要手段。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 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蛋白、脂质、核酸等, 并在细胞间通讯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间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骨修复再生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和临床转化潜力, 但是其功能和治疗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经文献检索证实物理刺激、关键分子干预及小分子化合物和(或)生物材料刺激是促进外泌体分泌的重要策略。对外泌体的亲代细胞及外泌体进行工程化改造是实现优化并增强外泌体功能的的可行手段。而将外泌体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到生物材料内以促进骨修复再生是目前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式。综述外泌体的优化策略, 包括促进外泌体分泌及外泌体功能优化的方式, 以及外泌体功能化的生物材料促进骨修复再生的研究进展, 能够为加强外泌体在骨修复再生中的应用并促进外泌体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宫腔粘连(IUA)是指由于子宫内膜损伤导致子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可引起月经及妊娠异常等表现。IU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细胞因子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参与IUA的发生。这些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可导致子宫内膜纤维化,促进IUA的形成。本文对细胞因子在IUA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IUA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新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损伤及修复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其治疗较为困难。随着生物医学材料应用的普及,子宫内膜再生和修复领域不断出现新颖而有前景的思路。天然及合成的生物材料支架除了具有物理屏障、搭载和控释药物的作用外,还能够搭载干细胞及其分泌物,并且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优势,在宫腔粘连的预防和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潜能。本文就生物医学材料在子宫宫腔粘连及内膜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椎骨骨折、外伤、髓内肿瘤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患。由于该病的复杂性,目前,对于SCI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减压、去除压迫;减轻炎症、改善血流电力学;保护神经元,促进轴突再生等为主。外泌体特指直径在40~150纳米的细胞外囊泡。在外泌体表面和里面已经发现大量与源细胞相关的复杂分子,如蛋白质(受体、粘附分子、白蛋白和酶等)、脂类(胆固醇、鞘脂和神经酰胺等)和核酸(DNA、mRNA和miRNA等)。在外泌体蛋白中,既存在广泛分布的蛋白,也包含细胞特异性蛋白,这些特异性蛋白可被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外泌体。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靶向给药系统。当其由宿主细胞分泌到外界时,外泌体可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来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此外,由于几乎所有细胞都分泌外泌体,且在几乎所有体液中都可检测到其存在;同时,基于外泌体的液体活检相较传统检查更容易取样,因此,在疾病诊断和跟踪方面,外泌体具有巨大潜力,并有望成为某些特定疾病的唯一生物标志物。不仅如此,外泌体RNA在细胞间通讯中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miRNA,被认为是多细胞生物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在多种调节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针对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传递特异性miRNA至受体细胞,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外泌体的这些特点,使其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具有潜在的优势。血脑屏障能够有效地调控大分子物质的进出,维持神经元活动所需的局部离子环境和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然而,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药物必须穿过血脑屏障并传递到大脑的特定区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因此,实现针对大脑的特定区域输送药物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并抵达脊髓受损病灶,在该区域产生积极的修复作用。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泌的外泌体(MSC-exosomes)较其他细胞更多,并且MSC-exosomes不仅表达外泌体常见的CD9、CD81等表面标记物,还表达一些粘附分子,如CD29、CD44、CD73。MSC-exosomes生物学功能与MSCs相似。相对于MSCs在组织中停留时间长,会引起免疫反应;作为细胞疗法,价格昂贵且难以储存;可行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等不足,MSC-exosomes更稳定,不会诱导致瘤性或免疫排斥反应,且易于分离和储存,几乎不受伦理限制,作为细胞治疗的替代品,MSC-exosomes具有促进损伤后恢复的巨大潜力。因此,目前对于外泌体在SCI中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SCs。因此,笔者就MSC-exosomes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综述,希望为SCI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然而,干细胞移植的一些缺点限制其临床转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干细胞可以旁分泌外泌体的方式修复脊髓损伤,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文主要针对干细胞源性外泌体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对外泌体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更好地理解外泌体作为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脂肪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ADSC-Exos)是一种大小为30~15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囊泡,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换,并在组织修复与再生,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DSC-Exos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加速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细胞迁移,调控血管生成速度,改变细胞外基质重建程度,抑制瘢痕形成等,促进创面修复过程的同时抑制异常修复。现对其在各类创面修复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并结合临床实践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MSCs来源exosomes(MSCs-exosomes)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分析MSCsexosomes临床应用的潜能和未来研究方向。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MSCs-exosomes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Exosomes是MSCs旁分泌的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囊泡,可在细胞间传递功能性蛋白、RNA和micro RNA,通过抑制凋亡、促进增殖等方式在多种疾病导致的组织损伤中发挥修复作用。结论MSCs-exosomes是治疗组织修复损伤的研究新热点,针对MSCs-exosomes生物学功能、细胞间转运和治疗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脂肪来源干细胞因其独有的生物特性在干细胞治疗中日益受到学者及临床医师的重视。脂肪来源干细胞不仅可以迁移至受损组织定向分化,促进内源性修复,还能够通过旁分泌的作用向受损的组织周围及靶细胞分泌大量的作用因子,其中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完整组分在修复与再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脂肪来源干细胞外泌体在皮肤创面愈合,心脏、神经、肝脏、肾脏损伤修复以及骨与软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外泌体治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肌腱是肌骨系统的一部分,是将力量从肌肉传递到骨骼的结缔组织,在急性或慢性损伤后,由于本身的性质独特,肌腱的强度易受影响,易发生粘连并出现再次受伤的情况。在本病的治疗上除常规的物理疗法及手术治疗外,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颖且前景广阔的方法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外泌体是一种双层膜结构的囊性小泡,包括多种蛋白标志物、DNA片段及RNA,近年研究发现,外泌体在肌腱病的治疗中发挥了抗炎、免疫调节和细胞修复等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肌腱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括并总结该领域最新的与临床转化相关的组织工程技术,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近年来MSCs来源外泌体(exosomes,EXOs)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MSCs-EXOs在创面修复中作用的文献,总结分析MSCs-EXOs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结果 MSCs-EXOs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抑制早期的炎性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后期调控胶原合成并抑制瘢痕增生。与MSCs相比,MSCs-EXOs具有高稳定性、易于储存、不易致瘤、无需增殖、便于定量使用等优点,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结论 MSCs-EXOs能够促进创面修复,且有希望发展成为临床上一种促进急性或慢性创面修复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不断生息繁衍过程中,骨骼的合成再生与重吸收的过程维持着精密的动态平衡,其通过细胞间的协同作用对骨进行物质传递交换的微调过程。研究发现,骨再生不仅仅是通过细胞间的相互协作,其可通过一种可携带和传递蛋白质、脂质以及RNAs的外囊泡-外泌体(Exosomes)介质与其他组织进行着密切沟通与联系,大量研究报道外泌体广泛参与除细胞外组织的信息传递和交换,且外泌体对不同骨细胞都会产生一定的修复及促进再生的作用,进而调控骨组织的正常及病理状态。笔者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外泌体骨再生重建领域的报道,简要阐述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i RGD-外泌体-阿霉素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体外增殖的有效性及其靶向性。方法体外转染i RGD,并提取外泌体,通过电穿孔包裹阿霉素,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 RGD-外泌体-阿霉素对A375细胞的亲和力,并对i RGD-外泌体-阿霉素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i RGD-外泌体-阿霉素与A375细胞的结合率高于空白转染-外泌体-阿霉素;i RGD-外泌体-阿霉素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空白转染-外泌体-阿霉素未观察到明显的抑制情况。结论 i RGD-外泌体-阿霉素能通过靶向作用于A375细胞,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着患者, 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以往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多采用双膦酸盐、狄诺塞麦等一线药物, 但这些药物只能抑制骨吸收, 而不能促进骨形成。虽然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但却存在遗传不稳定、细胞存活受限和增加致癌风险等缺陷和不足;而MSCs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osomes, MSCs-Exos)可以通过介导wingless and int-1(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等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促进骨再生, 进而对骨质疏松症产生影响。本文综述近年MSCs和MSCs-Exos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作用的临床前研究, 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具有住院周期长、医疗费用高和高病死率,因此亟需寻找到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等优势,已成为再生医学中组织或器官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MSCs移植胰腺炎动物模型后,不但可归巢到损伤区域,而且可通过抗炎、抗凋亡、促血管新生及免疫调节作用等促进胰腺组织的修复,这表明MSCs有望成为治疗胰腺炎的新策略。笔者就MSCs在急、慢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具有修复、再生和免疫调节功能,其在器官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SC的治疗机制与其旁分泌形成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有关。EVs主要包括外泌体(exosome)和微囊泡(microvesicles),其内含多种遗传物质和蛋白信号分子,这些成分在调控细胞间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可影响受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的研究已提示EVs与肾脏损伤与修复密切相关。本文将对MSC来源EVs对肾脏损伤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华骨科杂志》2022,(14):928-936
目前处理伤口的方式主要包括减低局部压力、抑制伤口细菌感染、彻底清创换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负压封闭吸引术和湿性敷料等, 多数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创面不愈合、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坏疽, 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近年来,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迅速深入, 利用其旁分泌功能治疗慢性创面受到普遍关注, 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应用已成为治疗创面不愈合的一种新策略。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脂质双重膜囊, 直径30~100 nm, 是干细胞旁分泌的产物。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创面修复, 包括控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生长和扩张、促进血管生成和抑制瘢痕形成等。不同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修复伤面的调节作用机制不同。通过对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为外泌体治疗创面不愈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宫腔粘连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腔粘连(IUA)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宫腔形态及血流变化,为IUA诊断和治疗提供直观影像学依据。本文对超声在IUA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脂肪干细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旁分泌作用密不可分。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外囊泡结构,是细胞之间通讯的新机制。近年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干细胞旁分泌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介导其促进组织再生。外泌体的应用为组织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策略,本文对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应用于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