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对高龄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中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高龄不孕症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并统计分析干预前和干预12周周期自我管理能力中遵医嘱治疗、定期检查、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及依从性5项评分、自我效能评定量表评分、医学应对问卷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及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干预12周后,2组周期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治疗、定期检查、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及依从性5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 且观察组5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自我对照效能评定量表评分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医学应对问卷各项维度评分中面对项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回避、放弃项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后可提高对高龄不孕症患者对生殖技术的基本正确,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效能,从而改善负性情绪,利于高龄不孕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疾病就诊、治疗指导、治疗进展、躯体适应、医护支持、社会心理6个方面。该文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治疗阶段的信息需求进行总结,综述以专科护士为支持主体的健康教育,以患者、同伴为主体的信息支持以及交互式健康信息交流模式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构建多元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信息支持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辅助生殖助孕不孕症女性低血糖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9月,在生殖中心门诊和生殖中心手术室主导下,生殖医学中心护理组与临床组医疗、检验科团队在循证基础上共同推进质量改善项目,不断分析现况,确定改善重点,进一步完善了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不孕症女性低血糖的全周期及全流程管理。结果 不孕症女性低血糖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04%降低至改善后的0.37%,低血糖发生率降低(χ2=5.298,P=0.021)。结论 多学科合作的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不孕症女性低血糖的发生率,提升了团队成员品管圈手法运用及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升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4.
介绍微信平台的概念及其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微信平台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对探索适合当今社会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提出思考,为微信平台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的应用进一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的22例患者,运用访谈法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先兆流产患者通过对应的心理护理,消除了紧张情绪,增加了保胎的信心,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22例先兆流产患者中,15例妊娠足月分娩,足月分娩率为68.18%。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心理健康,更好地配合治疗,对提高保胎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结局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对34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6个序列标签位点(STS)基因进行微缺失检测,并同时进行男性性激素、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精液常规检查,其中94例同期在我中心进行了体外受精(IVF)/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结果 34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共检出AZF微缺失17例,总缺失率为4.91%(17/346)。其中无精子症105例(A组)中,9例缺失有AZF c区缺失、AZF b区缺失、AZF a+b+c区缺失;重度少精子症75例(B组)中,6例缺失均为AZF c区缺失;轻、中度少精子症166例(C组)中,2例缺失均为AZF c区缺失;A组的缺失率(8.57%,9/105)、B组的缺失率(8.00%,6/75)高于C组(1.26%,2/166),但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94例进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中,9例有Y染色体微缺失,妊娠率为55.6%(5/9),活产4例(1例因胎儿畸形行孕中期引产);85例无Y染色体微缺失,妊娠率为48.2%(41/85),活产39例,流产2例;两组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是无精子症及重度少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且缺失区域以AZF c区最多见,AZF b区次之,AZF a区罕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阶段式标准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的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阶段式标准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周期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个治疗周期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的护理中,运用阶段式标准化健康教育模式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全程治疗和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场所下采精对助孕生殖技术成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随机分组的院内现场采精组 6 5例及院外家中取精组 6 1例 ,对采集精液分别记录采精时间、精液温度、精子活力等指标 ,并跟踪两组不孕者行助孕技术后的致孕率。结果 :院内现场采精组除了采精时间稍长外 ,所采精液的温度及精子活力均较院外采精组高 (P <0 .0 5 ) ,并发现实施助孕术后现场采精组有较高的致孕率 (P <0 .0 5 )。结论 :院内现场采精能减少采精过程中可能对精液质量有不利影响的因素 ,助孕技术在院内现场采精能提高助孕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状况,探讨影响ART助孕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ART助孕患者健康信息需求量表测量360例ART助孕患者的信息需求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资料、疾病不确定感状况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信息需求得分为(115.37±18.91)分,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生育状态、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水平是影响患者信息需求得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ART助孕患者信息需求水平较高,信息需求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可干预因素,并关注不可干预因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信息支持策略,以期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提高医患信息交流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的患者中,实施"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简快")心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经剔除不合格患者后对照组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高龄不孕女性生育二胎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辅助妊娠二胎的高龄不孕女性,通过访谈收集资料,以现象学方法描述性分析资料。[结果]访谈10名研究对象,提取"负债"心理、空巢焦虑与二胎开放、孩子是婚姻维系的纽带、隐瞒回避式应对、相似的情绪波动周期5个主题。[结论]接受ART助孕的二胎高龄不孕女性再生育动机不同,其影响因素仍以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主,再生育压力感受存在相似的情绪变化周期。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不同情绪变化周期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为有心理需求病人创造多渠道、隐秘的情绪宣泄出口。  相似文献   

12.
舒军萍  ) 《护理研究》2013,27(16):1620-1621
采用助孕夫妇双方签名笔迹、合影资料、妇科检查以及电话查询或随访等方法实施护理管理流程,杜绝代孕母亲不良事件的发生,建立助孕夫妇三证审核护理管理标准化流程,以防范医疗纠纷,为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儿新生儿期疾病特点及神经行为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儿90例分入实验组,自然受孕儿90例分入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研究两组新生儿期疾病特点,评估12月龄时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脑白质损伤、新生儿呼吸窘迫、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33%、20.00%、18.89%,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实验组新生儿12月龄时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略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儿新生儿期疾病由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脑白质损伤,感染性肺炎等构成,神经行为发育状况略逊于自由受孕儿。  相似文献   

14.
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从广义上讲,包括各种帮助不育患者妊娠的技术;狭义的只包括对卵细胞有操作的技术.近20多年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陈洁  钱莉  唐珂  韩秋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95-5695
现将我生殖中心从2008-01—2009—12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后发生的25例胚胎停育患者的心理问题和采取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染色体多态性对辅助生殖人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辅助生殖技术的91 908例患者(45 954对夫妇),将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皆正常的设为对照组(1 189例),根据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形态,将男性染色体多态性患者分为Y组、inv(9)组、D/G组、1qh+组、9/16组,将女性染色体多态性患者分为inv(9)组、D/G组、1/9/16组。对男性染色体多态性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垂体催乳素(PRL)进行比较,对女性染色体多态性患者的获卵数、FSH、LH、雌激素(E2)、T、PRL、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比较。结果 91 908例患者(45 954对夫妇)检出男性染色体多态性4 018例,女性患者染色体多态性3 100例,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Y组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活力降低,FSH和LH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Y组中Yqh-、del(Y)患者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降低,FSH和LH水平升高,Yqh+患者精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对出生婴儿的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利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出生的329例婴儿列为实验组,并对其家长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254例自然妊娠婴儿列为对照组.随访至24月龄,对2组婴儿出生时的体格状况及随访期的精神运动发育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相比,实验组婴儿出生时的身长、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期入住NICU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组的精神运动发育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24个月内的ART婴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但其还存在着较多的体格不利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在结合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辅助生殖机构的护理人员承担患者健康教育的重任,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评估患者对辅助生殖知识的认知水平,提供对健康指导,提供对治疗的支持方案,并解释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由于护理人员教育能力不同,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有深浅,加之单一的教育模式,缺乏个性化,内容简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辅助生殖技术(ART)与高危自然受孕(NC)胎儿所合并心血管异常(CA)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 702名接受产前胎儿(6 823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其中285名经ART受孕(293胎)(ART组),6 417名为NC合并高危因素(6 530胎)孕妇(NC组);对比观察2组胎儿合并CA风险、类型及其分级。结果 2组孕妇转诊原因、配偶吸烟史及饮酒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RT组(19.11%,56/293)与NC组(16.85%,1 100/6 530)胎儿C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CA均以结构性心脏病为主要类型;ART组47胎结构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9胎,永存左上腔静脉7胎,右位主动脉弓7胎,法洛四联症5胎及肺动脉瓣狭窄4胎;NC组942胎结构性心脏病中,上述病变分别占230胎、104胎、98胎、81胎及52胎;CA病变分级均以Ⅱ级为主,组间CA类型及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ART受孕胎儿与高危NC胎儿合并CA风险类似,常见类型均为结构性心脏病、尤其室间隔缺损,分级均以Ⅱ级为主。  相似文献   

20.
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为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生长缓慢,无间质浸润性。多发于育龄期妇女,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约为95%。发病率占所有卵巢肿瘤的8%~10%。年轻患者可以行保留生育力的保守性手术治疗。保守性手术后自然受孕率近50%。因此,尽管进行了保守手术,其中一些患者会经历不育。对于持续不孕的患者,部分患者可以采用辅助生育(ART)的方法来治疗。但ART对BOTs的自然病程的作用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