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受精后第4天(D4)与第5天(D5)两种移植方案对于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的357例患者临床数据,其中D4移植组292例,D5移植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卵裂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等临床资料。结果 D5移植组的输卵管因素不孕比例、优质卵裂胚胎数和可用卵裂胚胎数显著高于D4移植组(P<0.05);D4与D5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66.78%vs. 66.15%)、胚胎种植率(51.75%vs. 52.99%)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D4移植组的移植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D5移植组(1.02%vs. 5.58%)(P<0.05)。结论受精后第4天与第5天两种移植方案的临床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在可用胚胎数较少或担心囊胚移植取消风险时可于受精后第4天优选早期囊胚和桑葚胚移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结果:3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既往剖宫产史对IVF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IVF助孕治疗的1 9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不同的分娩史将患者分为剖宫产史组(756例)和阴道分娩史组(1 231例)。比较两组患者IVF鲜胚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剖宫产组临床妊娠共373人,临床妊娠率49.34%;阴道分娩史组临床妊娠共713人,临床妊娠率57.92%,两组间总临床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囊胚移植妊娠结局比较,阴道分娩史组的双囊胚移植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剖宫产史组(P<0.05),但单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双胎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双囊胚移植其他各指标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卵裂期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比较,阴道分娩史组的总妊娠率、双卵裂胚移植的妊娠率及双胎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史组(P<0.05),但单卵裂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双胎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在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不明显影响IVF助孕单卵裂期胚胎/单囊胚鲜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双卵裂期胚胎及双囊胚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结局差异是否与剖宫产史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裂胚移植后剩余的姐妹(sibling)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及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ICSI-ET的454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8个周期为受精后第3天(D3)行卵裂胚移植,设为A组,有266个周期行全囊胚培养并移植优质囊胚,设为B组。A组再分为优质囊胚形成组(A1组,127个周期),无优质囊胚形成组(A2组,61个周期)。比较各组的基本资料和临床结局,直线回归分析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年龄、不孕年限、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临床妊娠率(69.7%,)和种植率(40.1%)均显著高于A2组(52.5%、28.2%)(P0.05),A1组与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总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44和r=0.867,P0.05)。结论卵裂胚移植后姐妹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的临床结局有预测价值,优质卵裂期胚胎移植后剩余姐妹胚胎培养形成优质囊胚可获得与移植优质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囊胚发育速度与整倍体性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非整倍体筛查(PGT-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PGT-A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囊胚在体外发育至活检的时间不同分为2组:D5囊胚组和D6囊胚组,比较两组整倍体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对123例患者的123个PGT-A周期的共450枚囊胚进行了活检及非整倍体检测,其中D5囊胚组囊胚363枚,包括优质囊胚114枚(31.4%);D6囊胚组囊胚87枚,无优质囊胚,两组优质囊胚占比有显著差异(P0.05)。D5囊胚组检测为整倍体囊胚共194枚(53.4%),D6囊胚组44枚(50.6%),两组间整倍体率无显著差异(P0.05)。D5囊胚组的冻融单囊胚移植(FET)共68个周期,其中临床妊娠周期44个(64.7%),自然流产周期9个(20.5%);D6囊胚组FET 16个周期,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0个(62.5%),无自然流产。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囊胚倍性及整倍体囊胚FET后早期妊娠结局与囊胚体外发育时间均无相关性,这一点在选择移植胚胎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慢速冷冻的D3卵裂期胚胎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中心D3卵裂期胚胎慢速冷冻复苏周期为研究对象,同一患者复苏的胚胎来自于同一取卵周期。根据移植胚胎策略不同分为:(1)卵裂期移植组,即慢速冷冻复苏后直接行卵裂期胚胎移植,共55个复苏周期。(2)囊胚移植组,即复苏后继续培养至囊胚移植,共57个复苏周期。分析囊胚移植组胚胎复苏后继续培养的囊胚形成率,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抱婴率等临床结局。结果早期慢速冷冻的D3卵裂期胚胎复苏存活率为72.57%,继续培养后的囊胚形成率为29.50%。移植时卵裂期移植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囊胚移植组[(2.64±0.53)vs.(1.39±0.54)枚,P0.05],移植胚胎中优质胚胎占比无显著性差异(58.82%vs.47.37%,P0.05)。移植后的临床结局显示,两组临床妊娠率(44.44%vs.39.02%)、异位妊娠率(5.00%vs.0%)、多胎妊娠率(20.00%vs.25.00%)、早期流产率(20.00%vs.18.75%)、抱婴率(26.19%vs.28.2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期移植组的种植率略低于囊胚移植组(22.69%vs.33.3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临床结局差异不大,培养至囊胚移植显著减少平均移植胚胎数,但是增加无可移植胚胎的风险,各中心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慢速冷冻胚胎复苏后移植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单囊胚冻融移植的共2 59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活产组(1 058个周期)和非活产组(1 535个周期),同时进行年龄(35岁、35~39岁、≥40岁)和囊胚质量/发育速度分层分析,研究影响单囊胚冻融移植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1)活产组移植年龄中位数显著小于非活产组(31岁vs.32岁),移植日内膜厚度(9.2 mm vs.9.0 mm)和优质囊胚率(72.5%vs.62.5%)则显著高于非活产组(P0.05)。(2)不同女性年龄组内随着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评分等级降低活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未发现不同囊胚腔扩张等级对活产率的影响(P0.05);对于年龄35岁和35~39岁患者,D5囊胚移植较D6/D7囊胚移植具有更高的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35岁的女性单囊胚移植活产率高于35岁以上具有相同囊胚评级的患者,并且年龄35岁BB及以上评级的单囊胚移植可获得45%的活产率。结论女方年龄、囊胚质量及囊胚发育速度对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有显著影响。复苏周期中35岁以下女性移植单个优质囊胚的活产率可达45%以上,提示单囊胚移植可行。制定个体化胚胎选择策略是确保单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行单囊胚移植的296例患者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D5/D6)及ICM/TE形态学评分分为D5组、D6组,及优质囊胚组、非优质囊胚组(包括B/C、C/B两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妊娠结局,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单囊胚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移植优质囊胚者,D6组相对于D5组孕早期流产率稍高(10.3%vs.4.0%)、临床妊娠率稍高(59.2%vs.40.3%),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非优质囊胚者,D5组临床妊娠率稍高于D6组(45.6%vs.33.3%),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ICM/TE评分为C/B的非优质囊胚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优质囊胚组(33.3%vs.48.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临床妊娠率仅与囊胚内细胞团评分相关[OR=0.12,95%CI(0.03,0.56),P=0.007]。结论对于优质囊胚而言,囊胚发育速度对FET周期单囊胚移植结局影响不大;但对于非优质囊胚而言,在进行胚胎移植时,倾向于优先选择D5日内细胞团评分较高者。  相似文献   

9.
D5选择性的单囊胚移植和双囊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中D5选择性的单囊胚移植和双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在我中心助孕的第一周期D5新鲜移植患者,移植单囊胚者为单囊胚组(77例),移植双囊胚者为双囊胚组(48例)。分析两组间临床特征、超促排卵情况、胚胎质量、妊娠率、着床率、多胎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结果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超排卵情况、胚胎形成情况、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种植率及多胎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囊胚移植组的种植率(66.23%)显著高于双囊胚移植组(47.92%)(P0.05),单囊胚移植组多胎率(6.25%)显著低于双囊胚移植组(32.26%)(P0.05)。结论单囊胚移植在不降低妊娠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多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低反应患者行单胚或双胚胎移植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新鲜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375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移植胚胎数目的不同分为单胚胎移植组(172例)和双胚胎移植组(20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指标及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等。结果单胚胎移植组和双胚胎移植组的年龄、体重指数、基础性激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促排卵时间、Gn使用总剂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等促排卵指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胚胎移植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少于双胚胎移植组(0vs.12.5%,P0.05)。结论卵巢低反应患者行新鲜周期IVF-ET时建议选择单胚胎移植方式,可以获得不低于双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且能有效避免多胎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卵裂期胚胎冻融后的发育速度与其临床结局的关系,探讨胚胎解冻后的发育速度能否成为评估其植入潜能的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卵裂期胚胎解冻后继续培养情况,比较1 426个移植时无囊胚形成的周期(无囊胚形成组)及113个移植时已有囊胚形成的周期(囊胚形成组,根据囊胚个数分为1个囊胚组和1个以上囊胚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无囊胚形成组与囊胚形成组的种植率(26.49%vs.34.96%)及临床妊娠率(45.09%vs.59.2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1个以上囊胚组的种植率(48.81%)、临床妊娠率(74.29%)均显著高于1个囊胚组(分别为28.57%、52.56%)及无囊胚形成组(分别为26.49%、45.09%)(P0.05),囊胚形成组及其两个亚组的多胎率较无囊胚形成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8-细胞胚胎组及融合胚胎组移植时形成囊胚的比例都显著高于8-细胞以下胚胎组(5.21%vs.11.50%vs.0.85%)(P0.05);且8-细胞胚胎组与融合胚胎组形成囊胚的比例也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分析表明,移植个数及移植的囊胚数与临床妊娠显著相关(P0.05)。结论卵裂期优质胚胎解冻后继续培养18~24h,部分胚胎已发育为囊胚,且这些胚胎的植入能力和发育潜能更好。对于解冻后培养有1个以上囊胚形成的患者,建议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取卵后第3天(D3)未形成优质卵裂期胚胎的患者移植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患者资料,筛选在第3天未形成优质胚胎的新鲜周期,根据胚胎移植时期分为:卵裂期移植组(n=462)和囊胚期移植组(n=19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妊娠结局以及两组成功分娩的新生儿结局和产科并发症情况,并分析胚胎移植时期对上述结局变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囊胚期移植组的平均取卵周期数、移植胚胎数均显著小于卵裂期移植组(P<0.05)。妊娠结局比较中,与卵裂期移植组相比,囊胚期移植组的HCG阳性率(56.1%vs. 26.2%)、临床妊娠率(50.0%vs. 22.3%)、活产率(40.9%vs.16.2%)均显著升高(P<0.001),流产率及多胎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取卵周期数分层分析后,取卵周期数≤2的患者囊胚期移植组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卵裂期移植组(P<0.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供精和自精的囊胚移植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常规IVF供精和自精囊胚移植的患者,根据男方情况不同分为供精组(221个周期)和自精组(1 582个周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供精组的女方年龄显著小于自精组,不孕年限显著大于自精组(P均0.05)。供精组的第3天(D3)可用胚胎率(73.03%)和优质胚胎率(53.23%)显著高于自精组(分别为71.66%、51.37%)(P0.05);供精组的种植率(63.77%)显著高于自精组(55.30%)(P0.05),临床妊娠率(70.14%)虽然有高于自精组(64.03%)的趋势,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供精IVF和自精IVF囊胚移植可以获得相似的临床妊娠结局,但供精IVF种植率高于自精IVF,提示我们对于供精IVF也应该尽量行单囊胚移植,防止多胎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取卵后第2天(D2)和第3天(D3)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中心行IVF-ET助孕的59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D2移植组(182周期)和D3移植组(414周期),比较两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 结果 两组之间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无显著差异.与D2移植组相比,D3移植组优质胚胎率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移植和D3移植对IVF-ET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但胚胎在体外延长培养1d,优质胚胎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非优质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形态学评分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移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本中心实施非优质单囊胚冻融移植的3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质量将非优质单囊胚移植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D5-AC/BC组(n=120)、D5-CA/CB组(n=21)、D6-AC/BC组(n=163)和D6-CA/CB组(n=29),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相同囊胚形态下,D5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D6组(50.8%vs. 22.1%和47.6%vs. 24.1%)(P<0.05);D5-AC/BC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D6-AC/BC组(38.3%vs. 15.3%,P<0.05),D5-CA/CB组的活产率虽高于D6-CA/C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17.2%,P>0.05)。相同囊胚发育速度下,AC/BC组获得与CA/CB组相似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P>0.05)。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出生孕周、新生儿体重、低体重儿发生率在4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优质单囊胚移植周期中,优先选择D5囊胚,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囊胚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层的评分不平行时,不影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联合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质量分析其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为冻融周期中的囊胚选择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单囊胚复苏移植治疗的患者资料,周期数为736个。按照囊胚形成时间分为两组:D5组(在受精第5天形成囊胚)和D6组(在受精后第6天形成囊胚)。再根据各组内囊胚是否为优质胚胎分为4组,分别为D5优胚组、D5非优胚组,D6优胚组、D6非优胚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出生结局。结果 (1)共纳入736个复苏周期,复苏存活率100%。患者平均胚胎复苏年龄为(35.1±4.4)岁。临床妊娠率为40.9%,流产率为19.6%,活产率为26.0%。(2)D5组中移植的优质胚胎比例显著高于D6组(60.4%vs. 36.6%,P<0.05);D5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D6组(分别为51.5%vs. 33.6%和33.9%vs. 20.6%)(P均<0.05);两组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身长和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P>0.05)。D5组巨大儿的发生率略高于D6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出生死亡和先天异常。(3)D5优胚组、D5非优胚组、D6优胚组和D6非优质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D5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最高,D6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最低。各组间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男女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5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略低于D6优胚组,但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D6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D5非优胚组(P<0.05),但两组的活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囊胚的冻融周期移植时,优先选择D5的优质胚胎;而面临D5非优质胚胎和D6优质胚胎时,两者均可考虑,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通过胚胎形态学观察进行选择性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策略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卵裂期胚胎新鲜周期移植或全胚冷冻保存后第1个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受精后第2天(D2)胚胎形态学观察和胚胎移植数目分为:D2、D3连续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连续观察单胚组)70个周期;无D2观察、仅D3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D3观察单胚组)97个周期;仅D3观察卵裂期双胚胎移植组(D3观察DET组)564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发育实验室指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自然流产率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计数(AFC)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不同受精方式占比、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HCG日P水平、刺激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3观察单胚组的获卵总数、成熟卵子数、2PN受精数、卵裂数、优胚数、成囊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及不同胚胎移植时期是否会影响妇女异位妊娠(EP)的发生。方法:选择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移植(IVF-ET)或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移植(ICSI-ET)助孕治疗并成功妊娠患者的3 331个新鲜移植周期和2 706个冻融移植周期。新鲜移植周期中,IVF-ET周期2 546例,ICSI-ET周期785例,卵裂期胚胎移植2 220例,第5天囊胚移植1 111例;冻融移植周期中,IVF-ET周期2 080例,ICSI-ET周期626例,卵裂期胚胎移植741例,第5天或第6天囊胚移植1 965例。根据不同的受精方式及移植时间,比较各组间EP的发生情况。结果:新鲜移植妊娠周期中,2 546例IVF-ET周期EP发生36个周期(1.41%),785例ICSI-ET周期EP发生27个周期(3.44%),两组间的E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融移植妊娠周期中,2 080例IVF-ET周期EP发生21个周期(1.01%),626例ICSI-ET周期EP发生5个周期(0.80%),两组间的E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ET和ICSI-ET周期中,新鲜D3移植组(F-D3)、新鲜D5移植组(F-D5)、冻融D3移植组(T-D3)及冻融D5/6移植组(T-D5/6)各占2 220例、1 111例、741例、1 965例,EP发生例数分别为38例、25例、10例、16例,EP发生率分别为1.71%、2.25%、1.35%、0.81%,T-D5/6组EP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0.81%vs 1.71%,2.25%,1.35%,P0.05)。结论:不同的受精方式可能会影响EP发生率,冻融周期囊胚移植E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和冻融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小于40岁患者选择性单囊胚和卵裂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405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移植时间和方式不同分成两组: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组(eSBT组,101例)和卵裂期胚胎移植组(D3ET组,304例)。结果两组患者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基础FSH、基础E2、不孕年限、女性BMI、不孕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BT组和D3ET组相比,除Gn使用天数外,Gn使用剂量、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受精卵数及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SBT组的着床率显著高于D3ET组(55.4%vs.41.3%,P0.01);eSBT组未出现多胎妊娠,而D3ET组多胎妊娠率为35.6%,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eSBT组和D3ET组患者活产率(45.5%vs.49.7%)、男女性别比(110vs.110)、胎儿畸形发生率(2.2%vs.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ET组早产率略低于D3ET组(13.0%vs.21.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eSET组双胎出生率(0vs.25.2%)及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率(13.0%vs.29.1%)均显著低于D3ET组(P0.05)。结论在小于40岁预后好的患者中,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可保证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多胎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LTCC)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比较该类患者卵裂期胚胎移植和囊胚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因不孕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CI)在本中心行孕前LTCC术后实施IVF-ET的82例患者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种类不同分为卵裂期胚胎组(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