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心肌损害作出早期诊断。方法:对117例有胎儿窘迫史的新生儿的AST、LDH、CK、CK—MB血清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有胎儿窘迫史组的新生儿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6.22±8.28U/L,乳酸脱氢酶(LDH)680.48±72.43U/L,肌酸磷酸激酶(CK)518.69±32.63U/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55.76±4.38U/L.心肌酶活性显著高于无胎儿窘迫的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需加强对有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的监护,可将心肌酶检测作为常规生化检查项目,以便对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2.
冯战桂  苏展鹏  蔡晓丽 《吉林医学》2013,34(19):3772-3774
目的:通过分别检测宫内窘迫有窒息和无窒息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研究宫内窘迫患儿心肌缺氧性损伤状况及各项心肌酶活性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于生后第1天及第3天,将宫内窘迫患儿分为生后有窒息组和无窒息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与同期出生的无宫内窘迫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窘迫无窒息组AST、CKMB有显著性增高,LDH、CK、α-HBDH无显著性变化;窒息组所有心肌酶指标活性均呈显著性增高,缺氧程度越重,心肌酶活性增高越明显;治疗后第3天,除窒息组LDH外,其余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宫内窘迫患儿存在缺氧性心肌损伤,经产前、产时及时处理,出生无窒息者心肌损害明显小于窒息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能及时反映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程度,尤以CK-MB、AST较灵敏,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宫内窘迫患儿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国英  宁寿葆 《上海医学》1991,14(6):351-352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30例>36孕周高危妊娠的胎儿心电图(FECG)的总结。方法将所有高危孕妇同时分别作NST和B超监测,并对以上两项结果作对照。结果经分析认为:FECG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是否正常的一种客观检查指标。异常FECG提示胎儿宫内缺氧;FQRS>0.05秒或FST段改变时要注意脐带绕颈和羊水过少;而FQRS振幅>30uV时要注意羊水过少或胎儿体重≥3500克,并认为FQRS>0.05s,振幅>30uV及FST段改变,可作为异常FECG的重要指标。结论其检出胎儿异常率和敏感性与NST和B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动态心电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梅  吴本清 《广东医学》1998,19(2):115-1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美国威豪Compas XM动态心电图机对4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检查,同时测定血清心肌酶谱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DCG检出的窒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高达80%(32/40),心肌缺血组血清心肌酶谱活性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组(P〈0.01),心肌缺血组临床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31.3%、6.3%。结论:DCG对新生儿  相似文献   

6.
7.
<正> 动态心电图(DECG)和核素心肌显像(ECT)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将32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与DECG和E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经临床或心电图等检查拟诊为劳力性心绞痛或可疑冠心病人32例,其中心肌梗塞6例。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54.3±7.5(44—77)岁。 1.2 方法:(1)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法,冠心病诊断标准,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  相似文献   

8.
刘爱玲  何文红 《中原医刊》2007,34(13):32-33
目的分析宫内缺氧所致的出生无窒息的新生儿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收治的有缺氧史的足月新生儿133例,其中有宫内缺氧但生后无窒息的新生儿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生后有窒息史的新生儿7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所致的脑、心脏、肺脏、肾脏、消化道损伤进行比较。结果①脑损伤:观察组有55.2%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尽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1.3%(P〈0.05),但中度脑病发生率占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他脏器损伤:观察组心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脏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损伤、消化道损伤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缺氧也可造成多脏器损伤,特别是脑损伤,可引起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有1例发生脑瘫。一旦出现包括胃肠在内的3个或3个以上器官损伤,则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赵玲莉  孔丽蕊  贾海菊  刘淑敏 《医学争鸣》2009,(18):F0002-F0002
0引言 新生儿窒息所引起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可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心脏是受损害的器官之一.新生儿心肌损伤(hypoxic—ischemic myocardial injury,HIM)因其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略.本研究我们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yocardial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ombined determination of serum troponin Ⅰ,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等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为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HIM的诊断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胎儿宫内缺血氧是威胁胎儿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164例经母体体表间接测出胎儿心电图的临床研究,不正常烬电图52例(占31.7%),宫内主脐带因素为其主要原因。在各项异常心电图中,宫内缺氧可具一项或两项以上异常,其中ST段改变更为敏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以减少围产儿的窒息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宫内窘迫新生儿心功能的损害。方法 选取 5 7例有胎儿宫内窘迫表现的新生儿为观察组 ,同期住院的无宫内窘迫及产时窒息的新生儿 5 8例作对照组 ,监测其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并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CK、CK MB、LDH和α HB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不论是否发生产时窒息 ,宫内窘迫可造成新生儿心功能损害。因此应加强孕期及产前监测 ,以利于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肌钙蛋白Ⅰ在诊断心肌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心肌肌钙蛋白Ⅰ作为新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在诊断心肌损伤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敏感性高、心肌特异性强、总的诊断有效性高、阴性预测值价值大,诊断时间窗长、可动态观察心肌损伤的变化等特点,并且可用于心肌损伤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cTnⅠ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由此决定了心肌肌钙蛋白Ⅰ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脑损伤主要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和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aemorrhage,ICH)。HIE是新生儿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窒息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相应病理变化与意义。方法通过对38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分别于日龄1d、8d、28d进行血清、心肌肌酸激酶同I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二维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F)、右室射血分数(REF)及同步心电图(ECG)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窒息组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比率为57.8%(22/38)。②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CTn-I水平均非常显著地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日龄8d、28d后均显著地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生儿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修复能力。③窒息组日龄1d时,轻重窒息组CO、LEF、REF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轻、重窒息之间比较,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轻、重窒息组CO与REF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与LEF无显著相关性(P>0.05).④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的敏感性为92.1%(35/38),特异性为100%(35/35),血清CTn-I的敏感性为94.7%(36/38),特异性为97.2%(35/36).⑤窒息组日龄1d时,UCG检查的的敏感为92.1%(35/38),特异性为62.9%(22/35);ECG检查的敏感性为63.2%(24/35),特异性为91.7%(22/24).结论①窒息后足月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比率为57.8%,表明其心肌损伤发病率较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②窒息后新儿心肌损伤主要累及右心室,且发生于日龄1d~8d内,日龄8d后显著修复,表明新生儿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修复能力。③选择地检测血清CTn-I水平及ECG变化对窒息早期心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和保护作用,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新生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EPO治疗。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并进行心电图(ECG)检查。观察患儿呼吸急促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和ECG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K、CK-MB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和肌钙蛋白Ⅰ分别为(198.26±69.04)U/L、(26.9±9.56)U/L、(0.16±0.38)μg/L,均低于对照组[(242.30±103.41)U/L、(37.40±12.30)U/L、(0.54±0.1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和Ret%分别为(171.52±20.83)g/L和(3.55±0.65),均高于对照组[(155.43±21.42)g/L、(2.51±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CG异常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急促消失、精神状态好转时间和ECG恢复时间分别为(1.28±0.14)、(2.56±0.21)、(5.32±0.40)d,均低于对照组[(2.86±0.32)、(4.05±0.41)、(7.38±0.7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或体征,减少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比动态心电图、MSCT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运动负荷/静息MPI证实存在心肌缺血,患者均并行动态心电图、MSCT检查。并以运动负荷/静息MPI诊断为基准,比较不同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经运动负荷/静息MPI证实,79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检出55例心肌缺血,其中33例为ST段呈水平型压低,15例ST段呈下斜型压低,7例ST段呈上斜型压低。MSCT检查:68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其中有74个收缩其可见心肌灌注异常,其中有47个为可逆性灌注填充,有20个为部分可逆性灌注填充,7个表现为固定性灌注缺损;MSCT检查.在灵敏度、准确度上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P<005),在特异度.上稍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但两者见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SCT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灵敏度、准确度高,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淑芹 《包头医学》2012,36(3):163-164
目的 :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Century3000型动态心电图检查系统,连续记录24h心电图,并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及症状发作时间。结果:360例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占92%,LOWn氏分级Ⅲ-Ⅳ级78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ECT)与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40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ECT及Holter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CT及Holter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7.5%与56.3%,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62.5%与87.5%(P>0.05),准确性分别为82.5%与62.5%(P<0.05)。结论对于难以接受CAG的患者,结合ECT及Holter综合分析可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早期的严重疾病,发病率较高,常伴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近年来,有关HIE新生儿心血管系统损害已引起关注,国内外学者通过窒息死亡新生儿的病理解剖资料证实了心肌存在缺氧缺血性病理改变,也有从X线摄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报道心脏受累的表现情况,但有关HIE心脏受损的心肌酶学及心电改变报道较少。笔者对26例HIE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α-羟酸脱氢酶(α-HBDH)水平进行观察并做心电图分析,根据其变化探讨HIE新生儿…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6例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的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常规心电图76%,动态心电图93.75%,两种结果相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更确切,为心肌炎诊断提供可靠资料,并可作为治疗过程中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