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等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提高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ESCA评分和SF-36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综合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常规组(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嗓音障碍[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并发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及VHI总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PFS、QLQ-C30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为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6%(1/51)]低于常规组[15.69%(8/51)](P<0.05)。结论 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嗓音障碍、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还可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情绪[抑郁评估量表(SD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以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ESCA和H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ESCA和HHI评分比护理前高,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高,SAS、SDS评分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94.74%)较对照组(72.97%)高(P<0.05)。结论给予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及希望水平,同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态度-定义-开放思维-制定计划-实施(ADOPT)模式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9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常规护理)和干预组(65例,常规护理和ADOPT模式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命质量[前列腺癌生命质量特异模块量表(QLQ-PR25)]、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统计两组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QLQ-PR25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更低(P<0.05);干预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OPT模式下护理可提高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命质量及心理状况,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责任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2016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2月内38例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内3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抑郁、焦虑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 责任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进展期胃癌能提升自护能力,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面护理组,各38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全面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全面护理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低(均P<0.05)。干预后全面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74%(36/38)]较常规护理组[76.32%(29/38)]高(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目标性功能训练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锥颅微创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锥颅微创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干预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目标性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ESCA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AS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5.12%(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目标性功能训练能够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治疗期间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何雯  许妍 《河南医学研究》2022,(22):4180-4183
目的 分析基于免疫治疗相关并发症预警模型的护理干预策略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例NSCLC放化疗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免疫治疗相关并发症预警模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顺应性、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顺应性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KP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基于并发症预警模型的护理干预策略能改善NSCLC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顺应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称赞性专项护理干预在癫痫疾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癫痫患儿134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67例)和常规组(6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语言称赞配合专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家属护理满意度、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SAS、SDS评分组间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配合诊疗、遵医嘱用药、定期锻炼、护理依从性总分、ISLQ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称赞性专项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癫痫疾病患儿负性情绪,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次数,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及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和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结构式心理护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特质应对量表(TCSQ)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应对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评分、SDS评分、应对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周后SAS评分、SDS评分、应对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式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需求、疾病不确定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8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其心理需求、疾病不确定感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属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属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早产儿家属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家属护理前应对方式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的积极应对评分有增高,而消极应对评分也有降低,且观察组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95%vs80%),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临床根据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需求、疾病不确定感实施心理干预,可让其心理保持良好状态,提升其应对能力和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联合知信行(KAP)理论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赋能教育联合KAP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干预前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ESCA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基础知识、如何避免急性发作、应对措施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疾病基础知识、如何避免急性发作、应对措施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教育联合KAP理论能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方位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MDR-T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SRS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应用于MDR-TB患者可提高SSR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SAS评分和SDS评分,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为CNP组与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CNP组基于常规组接受CNP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CNP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CNP组SDS、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CLDQ评分高于干预前,CNP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CNP模式运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可增强自我护理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门诊急诊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4月广东省阳春市医院收治的门诊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急诊中引入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0.191,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9、7.38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5、0.462,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7、6.37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7,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护I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II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护理后护II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护I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I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概念图思维护理联合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对子宫全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患者接受概念图思维护理联合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自护能力、心理水平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联合组患者的ESC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前饮食干预联合多维度强化护理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TRREC)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TRREC患者398例,根据围术期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前饮食干预联合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完全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ESCA、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前饮食干预联合多维度强化护理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自护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护I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II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护理后护II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护I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I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