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运用愈加广泛,其对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影响逐渐被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与主动脉瘤/夹层发生、发展的风险呈正相关。患有主动脉病或处于主动脉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暴露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增加发病风险,而这一潜在风险尚未在临床治疗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回顾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运用及与主动脉病的相关性,总结其影响机制,针对临床目前的现状提出必要的警示,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80年代后期氟喹诺酮类药物大量开发研究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内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高、血半衰期较长、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及价格相对较低等特点,因此成为医药工业开发研究的热点[1]。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品种不下10余...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静脉给药方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注意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利于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广谱、高效、低毒,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不合理联合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本文就该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以更好地掌握该类药物的特点,减少不合理用药,使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ion Sensation DSCT对77例临床诊断为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连续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至左右髂总动脉。结果诊断真性主动脉瘤10例,假性主动脉瘤16例;主动脉夹层按Debakey型,Ⅰ型12例,Ⅱ型6例,Ⅲ型20例。结论 DSCT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方面具有方便快捷,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对于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等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78年诺氟沙星(norfloxacin)问世,主要用于肠道、泌尿道感染已20年,1981年拜耳公司成功开发的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除对多数革兰阴性菌有效外,对绿脓杆菌疗效好,并于1987年美国FDA批准上市,据报道1996年全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关于空肠弯曲杆菌对氟喹诺酮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广泛报道,本文就空肠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做一综述,对空肠弯曲杆菌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深入认识有助于该菌的控制,并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方法病例组为确诊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38例主动脉瘤患者,对照组为199例在性别、高血压病史、饮酒史等与病例组相匹配的门诊查体者。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高效液相方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果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瘤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19.75±12.77)μmol/L和(13.43±5.15)μmol/L,(P<0.001),病例组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患者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4%和38.5%(P<0.01)。主动脉夹层组血浆Hcy水平较主动脉瘤组稍高,分别为(20.25±13.96)μmol/L和(18.76±8.55)μmol/L,但差异不显著。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与慢性期组的血浆Hcy水平无差别。将病例组按性别分层后,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仅女性主动脉瘤组无差异,其余各组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瘤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增高,高血浆Hcy与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可通过免疫机制、直接肾毒性及肾小管堵塞等机制,引起肾损害。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是最常报道的病理类型,也可有肾小管坏死及血尿、结晶尿等表现。临床常出现急性肾衰竭。对老年、合并基础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注意根据不同氟喹诺酮药物代谢途径及肾功能水平进行药物选择及剂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方法病例组为确诊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38例主动脉瘤患者,对照组为199例在性别、高血压病史、饮酒史等与病例组相匹配的门诊查体者.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高效液相方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果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瘤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19.75±12.77)μmol/L和(13.43±5.15)μmol/L,(P<0.001),病例组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患者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4%和38.5%(P<0.01).主动脉夹层组血浆Hcy水平较主动脉瘤组稍高,分别为(20.25±13.96).umol/L和(18.76±8.55)μmol/L,但差异不显著.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与慢性期组的血浆Hcy水平无差别.将病例组按性别分层后,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仅女性主动脉瘤组无差异,其余各组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瘤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增高,高血浆Hcy与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世纪50年代,结核病的治疗进入化学治疗时代。尤其是短程化疗问世以来,比较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的联合治疗使85%以上初治肺结核患者痊愈。但由于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出现,迅速成为全球性危机,1994-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结核与肺病联合会(WHO/IUATLD)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监测工作组在35个国家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4.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结核作用 总被引:96,自引:2,他引:94
据WHO管理抗结核药物的有关人士称,今后10年内肺结核患者将增加3000万,使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只能减少1500万人的死亡,另一半人的生命完全取决于能否开发抗结核新药。所以需要抗结核新药迫在眉睫[1],抗结核新药的开发研究乃当务之急。自第一个具有6氟和7哌嗪取代的诺氟沙星被开发进入新喹诺酮即氟喹诺酮阶段以来,喹诺酮类药物飞速发展,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品种不断出现。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分支杆菌活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使它们成为抗结核新药研究中的一个主要动向。其中,环丙沙星(cipr… 相似文献
15.
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氟喹诺酮类是近10余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化学合成抗菌药。由于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均不同于其他抗生素或抗菌药,因此氟喹诺酮类对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药物在体内感染部位组织体液中浓度高;不良反应亦轻微;大多数品种消除... 相似文献
16.
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有极高病死率的大血管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除了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伤、吸烟、嗜铬细胞瘤、炎性改变等常见危险因素外,基因突变也会引起主动脉的病理改变.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是涉及FBN1、TGFBR1、TGFBR2、SMAD3、ACTA2等的多基因疾病,随着...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以其高效,低成本、低毒性等优点而令人注目,目前问世的已有诺氟沙星(NFX)、依诺沙星(ENX)、氧氟沙星(OFX)、培氟沙星(PFLX)、诺美沙星(LMFX)、环丙沙星(CPFX)等品种。它们主要是通过抑制DNA回旋酶而遏止细菌DNA合成,属广谱抗菌药,特别是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沙门菌、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雷菌、假单孢菌属等)及耐青霉素的金葡菌等皆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OFX、PFLX、LMFX、CPFX作用尤强。在老年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已相当广泛,甚至被滥用。老年病人因服用后发生较严重不良反应者有之;临床上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菌 相似文献
18.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是现今最重要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但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细菌不断发生耐药性变异,以求适者生存。虽然人们对氟喹诺酮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氟喹诺酮药物治疗及药物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细菌耐药问题仍变得越来越严重,部分原因是由于目前基于MIC(最低抑菌浓度)的治疗浓度,仅阻止了大部分敏感细菌的生长,而使耐药突变菌株得到选择性富集扩增。现今除了研发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外,许多研究工作都将重点放在现有抗菌药物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伤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评价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伤寒的疗效,我们将自1985年起以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随访。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诊断为伤寒或副伤寒的住院患者。2药物用法:诺氟沙星(NFX)04g,3次/日,口服2~3周;...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瘤是一种多因素影响、具有潜在破裂风险的主动脉病理扩张性疾病。根据发病位置主动脉瘤可分为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和性别相关性不大,而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但与遗传关联性较弱。主动脉瘤一般具有发病隐匿和破裂致死等特征,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动脉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人主动脉瘤的重要工具,对阐释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发和评价主动脉瘤的治疗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腹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有很多,也比较成熟,但是关于胸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较少。实际上,多种方法诱导的腹主动脉瘤模型中,也会出现胸主动脉瘤,只不过发病率不同,胸主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本文将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归纳为非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和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并简要综述这两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表型,为人类动脉瘤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