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办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197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同期275例接受常规胃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的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6% vs. 10.55%,P>0.05)。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程度、手术时间、术者经验等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注意结合相关因素、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间施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5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组)与无发生并发症患者(无并发症组)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50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6例(11.1%);患者发病年龄、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手术经验及手术时间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经验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并发症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晚、住院时间较长(均P〈0.05)。482例(95.2%)患者获得2~37(中位数13)个月的随访,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生存曲线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经验。有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但是术后近、中期生存情况与无并发症者相似。  相似文献   

4.
A 56-year-old woman presented to the accid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peritonitis 2 days after a routine o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She was taken to theatre with the finding of gastric necrosis. Blood and peritoneal cultures grew group A haemolytic Streptococcus. Histology revealed normal vasculature, no volvulus but marked neutrophilia in the submucosa with an intact mucosa. The stomach was resected and the patient recover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but overwhelming acidosis progressed to multiorgan failure and treatment was eventually withdrawn.Acute phlegmonous gastritis has been well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but mainly before the advent of antibiotics. The most common organism is group A haemolytic Streptococcus (commonly found in throat infections) and predisposing factors include instrumentation. Should antibiotics be given at the start of an o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and should routine procedures be delayed if activ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间135例接受外科手术的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66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6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年龄、性别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266.1±55.1)min比(223.8±26.8)min];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31.9±88.7)ml比(342.3±178.7)ml],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更快[(3.18±1.22)d比(4.50±1.59)d],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20±3.39)d比(11.35±4.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5.81±12.53)枚比(27.47±10.28)枚]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4/66)比15.94%(11/69)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19个月.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335例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我院建立的胃癌数据库资料,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2335例胃癌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男性患者占81.0%,女性19.0%;男女之比4.3:1.0。50岁以下患者占22.8%,50岁以上者占77.2%。早期胃癌275例,占11.8%;其余88.2%均为进展期胃癌。72.8%的患者肿瘤直径超过4cm,69.6%的患者其肿瘤呈低分化。1690例(72.4%)患者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其余为姑息性切除或探查;术后予以综合治疗者1538例(65.9%)。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9%、45.3%和4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胃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是手术方式(P〈0.01)、TNM分期(P〈0.01)和综合治疗(P〈0.01)。结论手术根治程度、肿瘤TNM分期和综合治疗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重要因素,早期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是治愈胃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Mucormycosis is a life threatening condition caused by invasion of fungi of the order Mucorales. Gastrointestinal invasion is very rare and often lethal, particularly in disseminated mucormycosi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26-year-old woman from North Africa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after a cholecystectomy, developed unexplained septic shock and haematemesis due to gastric necrosi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revealed a disseminated fungal invasion of the lungs, kidney and paranasal sinuses. A gastrectomy and subsequent amphotericin B treatment resolved her conditio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mucormycosis is increasing. Early diagnosis of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CT and biopsies from which fungi are directly isolated must be followed by surgery and systemic amphotericin B infus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胃癌根治术患者行三种吻合方法,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138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单层缝合组,双层缝合组和吻合器吻合组,每组46例。数据采用JMTJFX进行分析,术中、术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出现术中死亡病例。其中吻合器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P0.01);吻合器吻合组患者和单层缝合组患者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双层缝合组患者(t=70.73、17.55,P0.01);吻合器吻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6/46),单层缝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7/46),双层缝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6%(32/46),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P0.05)。三组患者的肿瘤局部转移率、远处转移率、1年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层缝合和吻合器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较手法双层缝合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θ�����������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14例残胃癌病人。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78.6%,根治切除率57.1%,5年生存率21.4%;根治性切除者的2年生存率达87.5%。结论 根治性外科治疗及病期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Troca采用“W型”5孔法布局。探查完毕后,辅助臂提起横结肠系膜,助手于对侧牵拉横结肠,超声刀沿横结肠切断大网膜,分离横结肠系膜前叶,清扫N0.4淋巴结。接着剥离胰腺前背膜,游离部分脾静脉,根部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及两支胃短血管。解剖胃结肠静脉干及胃网膜右血管,根部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清扫N0.6淋巴结。沿肝脏侧切开肝胃韧带,幽门上方清扫N0.5淋巴结。辅助臂提起胃,清扫N0.8,9淋巴结,根部结扎并切断胃左动脉、静脉,清扫N0.7淋巴结。向上切除肝胃韧带并游离至贲门部,清扫N0.1,3淋巴结,左侧切断脾胃韧带。幽门下2cm处用切割闭合器横断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1.
残胃癌17例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1986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1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76.5%,根治切除率为58.8%,1、2、3、4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7%、50%和0.1期的54上生存率为100%。结论 对50岁以上的男性胃部分切除者,建议自术后10年开始每年1次胃镜加活检随诊。外科治疗以根治性全胃切除加D2淋巴清扫术为宜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经验。方法:对1994年8月至2001年11月施行联合脏器切除的137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肝切除11例,脾切除25例,横结肠切除13例,胆囊切除15例,副肾上腺切除4例,脾、胰体尾切除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3例,其他手术18例。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26.3%和16.6%。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联合切除受累脏器可提高胃癌的根治性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63例胃癌患者的f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52例,姑息性全胃切除5例.前期45例在小切H直视下行食管空肠吻合,后期12例在腹腔镜下行食管空肠吻合.中转开腹6例.手术用时(312±35)min,术中出血量(190±50)ml,清扫淋巴结(32±7)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0 ±1.2)d,进食时间(4.5±1.5)d,下床活动时间(4.0±1.5)d.5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范围.  相似文献   

14.
微粒活性炭标记胃癌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微粒活性炭标记提高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彻底性的意义。方法:57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注墨组、对照组。注墨组病人术前胃镜下癌周注入吸附抗癌药物的微粒活性炭MMC-CH40,术中根据被MMC-CH40染黑的淋巴结作为清除标志,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行R2、R3根治切除术。结果:(1)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数:注黑组41.5个,对照组24.4个(P<0.05)。(2)注墨组黑染淋巴结数占清除淋巴结总数的67.1%。(3)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注墨组平均每例清除转移淋巴结数10.05个,对照组6.74个(P<0.05)。(4)术前1周内胃镜下注墨,术中均可得到满意数量的黑染淋巴结。结论:术前胃镜下注入微粒活性炭对提高胃癌根治切除术中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三位,近年外科领域引入用腹腔镜行根治性手术,明显减小了手术切口,术后疼痛减轻,成为胃癌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本片中的患者为位于胃角的早期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并采用三角吻合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100 min,术后脐部标本口长约2.5 cm,术后24 h下床活动,72 h逐步恢复饮食,第7天出院,显示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应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微创外科在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2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者53例(高龄组),小于70岁者161例(非高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结果高龄组总体ASA评分比非高龄组差,且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更多(均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率、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与非高龄组相比有减少趋势,分别为(26.4±9.7)枚和(30.0±12.4)枚,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和非高龄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2%(16/53)和19.9%(32/161),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10/53)和18.0%(29/1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龄组术后内科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更高[11.3%(6/53)比1.9%(3/161),P<0.05]。两组术后30 d内死亡率分别为1.9%(1/53)和0.6%(1/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由于合并更多基础疾病,增加了术后内科并发症的风险,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高龄患者的手术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治疗单纯肥胖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单纯肥胖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7年5月行LAGB的单纯肥胖症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30-210min,平均170min;出血量30~100ml,平均60ml。本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本组均获24-34周(平均29周)的随访,减重9~41kg,平均20.5k,无营养不良症状出现。结论LAGB手术简单、安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可根据需要调节减重速度。对单纯肥胖症病人,LAGB可减轻体重、缓解肥胖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胃手术方式对胆汁反流及残胃粘膜的影响,作者观察了65例残胃患者[毕氏1式17例,毕氏Ⅱ式20例,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部切除16例,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HSV)12例]及15例溃疡病患者胃液胆酸浓度、pH及胃内细菌变化,并对残胃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各种胃手术组胃液胆酸浓度均高于溃疡病组(对照组),其中B-Ⅱ组胃液胆酸浓度、pH及菌量升高最明显,而HSV组则显著低于其他各手术组(P<0.01),残胃粘膜组织学异常改变的程度亦显著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P<0.01)。结果表明:胃手术方式对胆汁反流可产生重要影响,残胃粘膜组织学异常改变与胃液胆酸浓度、pH的升高以及胃内菌量的增多有关。作者认为,选用保留幽门及生理功能的术式,能减少肠胃反流的发生,对预防残胃粘膜出现癌前病变及癌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残胃癌一般是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位癌。因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切除率低故操作仍困难。虽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技术趋于成熟,但关于腹腔镜残胃癌的报道仍较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在完成700余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基础上成功施行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18例,其结果显示: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并有满意的近期效果,已掌握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外科医师可实施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特别是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2月119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结果 本组早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率为90.9%,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相关,直径<2 cm组、2 cm≤直径<4 cm组与直径≥4 c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0%、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同时比较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因素,P值分别为0.816及0.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与其他预后因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其预后关系不明确,而肿瘤大小很可能是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对指导早期胃癌预后及手术选择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