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典型胎盘早剥96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246例胎盘早剥病例中不典型胎盘早剥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不典型胎盘早剥96例,占胎盘早剥的39.02%,17例漏诊,漏诊率为17.7%。临床症状多不典型,B超阳性率42.6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生率较高,只有对其提高认识,及时诊断、恰当处理,才能减少孕产妇死亡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收治分娩孕产妇10625例,其中胎盘早剥88例,按产前是否明确诊断分为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组(观察组)41例,产前已诊断胎盘早剥病例组(对照组)4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3%,漏诊率46.6%,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生率高,发病诱因与典型胎盘早剥基本一致,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脐带绕颈、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阴性是其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上只有注重病史及体征,动态监测胎心监护、B超,综合分析,提高警惕,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及时处理,才能降低围产儿窒息率、死亡率,减少孕产妇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诱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53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最多,发病症状以腹痛,阴道出血多见,产前漏诊31例(58.49%),围产儿死亡9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只有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减少孕产妇死亡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诱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53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最多,发病症状以腹痛、阴道出血多见,产前漏诊31例(58.49%),围产儿死亡9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只有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减少孕产妇死亡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诱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53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最多,发病症状以腹痛、阴道出血多见,产前漏诊31例(58.49%),围产儿死亡9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只有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减少孕产妇死亡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围生结局,寻求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的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近5年在我院诊断胎儿生长受限254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随机抽取的50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的产妇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胎儿生长受限相关因素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所占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胎儿生长受限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监护,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是提高胎儿生长受限诊断及准确率的关键,规范治疗产科并发症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胎盘早剥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4例,死亡率为10%,其中胎死宫内者2例,新生儿死亡2例。孕产妇40例中1例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经及时抢救治愈,无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更应注重病史及诱因,B超已成为胎盘早剥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子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盱眙县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围产儿的医疗保健质量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盱眙县各产科分娩医院2007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2008~2012年盱眙县围产儿死亡率为‰,从发生原因看,胎儿畸形占33.3%,孕周在29~32W之间胎死宫内的占26.3%,因脐带因素死亡的占8.8%,另外还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等其它原因.围产儿死亡死因三位是出生缺陷、胎儿因素、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孕前保健和优生咨询服务,提高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水平,加强围产保健服务质量,提高早产儿的救护能力和降低早产发生概率,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护能力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17例胎盘早剥误漏诊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莲花 《中外医疗》2010,29(6):97-97,99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误漏诊原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胎盘早剥误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误漏率为30.35%,轻型12例,重型5例,8例腹痛但体症不明显,3例胎儿窘迫,2例引产中出现血性羊水,4例产后检查胎盘确诊。轻型与重型胎盘早剥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围产儿死亡数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缺乏足够的警惕是造成误漏诊的主要原因,不同的临床类型导致不同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胎盘早剥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特点以及对母婴的危害性,提高对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原因,占30.68%,其次是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引产、机械性因素等.产妇均痊愈出院;而围产儿其中胎死宫内3例,新生儿窒息儿10例.结论 胎盘早剥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防治胎盘早剥的诱因,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可提高母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护理方法,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年至2013年12月两年来来发生的22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胎盘早剥产妇全部存活,围产儿死亡3例,其中1例重度度胎盘早剥致胎死宫内,2例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新生儿评分均在7分以下抢救无效死亡。小结:护理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和鉴别,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抢救和处理,挽救母婴的生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中收治的28例胎盘早剥.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292%(28/9600),剖宫产16例占57.14%,顺产、侧切胎吸12例占42.85%,围产儿死亡8例,其中死胎6例,死产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胎盘早剥一旦确诊,为了抢救母儿生命,立即决定适当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龚梅 《河北医学》2005,11(5):440-44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胎盘早剥72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占30.56%,其次为外伤、房事,占13.89%,孕产妇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3例,经及时抢救治愈,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41.66%。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贺妧莲 《海南医学》2008,19(3):55-5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至2005年12月胎盘早剥216例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2%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8例(31.48%),轻型早剥120例(55.6%),重型早剥96例(44.4%)。围产儿死亡率287.03‰,剖宫产率45.83%,无孕产妇死亡。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分娩方式,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诊断胎盘早剥的122例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和母婴结局。结果 122例病例中,Ⅰ度胎盘早剥76例(62.3%),Ⅱ度早剥23例(18.9%),Ⅲ度早剥23例(18.9%),入院时误诊率36.1%,产前误诊率为23.7%,高危因素中35.2%无任何诱因,5.7%合并不全中膈子宫,超声诊断准确率仅为47.7%。新生儿轻度窒息10例(16.4%),重度窒息3例(2.5%),死胎10例(8.2%),死产1例(0.8%),无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 35.2%胎盘早剥发病无任何诱因,B超诊断胎盘早剥虽然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诊断准确率不高,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尽快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2月~2004年12月间发生的37例胎盘早剥病例。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56%。发病原因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首位,占45.95%,其次为外伤(16.22%),胎膜早破(13.51%)。孕产妇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29.73%,产后出血27.02%,DIC 8.11%。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27.03%。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胎心异常或消失。产前确诊率为59.48%。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83.78%。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和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生长不一致的孕产妇及围产儿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9年8月一2013年8月住院分娩的26例双胎妊娠生长不一致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26例同期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生长一致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孕产妇孕期情况及围产儿结局。结果:研究组孕产妇一般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孕产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输血综合征、一胎胎死宫内、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小于孕龄儿、新生儿窒息、转NICU、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双胎妊娠生长不一致的母体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较差。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干预及治疗对改善胎儿及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严密观察胎盘早剥的症状、体征,及时识别,准确的评估病情,快速纠正休克,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结果257例胎盘早剥患者全部存活,围产儿死亡5例,其中1例I I度胎盘早剥致胎死宫内,2例孕<28周孕及2例早产均因产后出血休克,胎儿窘迫,出生后新生儿评分均在7分以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寻找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对本院2009~2010年57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围产儿死亡发生率为0.69%,2010年为0.70%,相差无几.从发生原因看,胎儿畸形占33.3%,孕周在29~32W之间胎死宫内的占26.3%,因脐带因素死亡的占8.8%,另外还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等其它原因.结论 加强孕前优生优育宣传及孕期保键,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完善医疗保健系统,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碧霞  钱璟 《西部医学》2007,19(4):630-63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对38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病死率。结论本组病例平均失血量392.50毫升,20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24例,占63.15%;围产儿死亡率28.94%。结果对胎盘早剥,要注意早期识别,动态观察,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胎儿监测,及时诊断处理,降低母儿围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