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明胶海绵手术前辅助性血管内栓塞联合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治疗上颌骨先天性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 对4例上颌骨和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了栓塞加手术治疗。介入性血管内栓塞采用明胶海绵颗粒(250-500μm),栓塞用导管4F,在日立-100数字减影X线机下完成。结果 4例患者经栓塞后造影,异常血管腔消失,栓塞后3-7天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出血量明显减少,经随访两年,未发现有复发者。结论 行颌骨切除治疗上颌骨动静脉畸形,术前采用介入性血管内栓塞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是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介入科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为109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实施了介入性诊断及栓塞止血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09例肾动脉造影中95例发现异常征象(造影剂外溢52例,造影剂外溢并假性动脉瘤10例,并A-V瘘及假性动脉瘤2例,假性动脉瘤26例,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1例,单纯性动静脉瘘4例),均行栓塞止血术,全部止血成功,14例未发现出血征象,行凝血酶介入灌注止血治疗,其中9例止血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5.4%.止血成功病例术后随访1~24个月无肾出血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具有安全、微创、有效、预后好、止血迅速、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计浏  王立章等 《嘉兴医学》2001,17(3):148-148
目的:探讨下肢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介入超选至动静脉瘘处畸形血管予以栓塞。结果:下肢动静脉瘘消失,随访无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治疗为微创手术,对于下肢动静脉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何庆  张洪清 《四川医学》2012,(11):1991-1992
目的综合性的比较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CSDAVF)与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的优缺点,确定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随访的20例2007~2011年期间进行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患者,其中经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治疗CSDAVF者13例,设为A组;经可脱弹簧圈栓寒治疗CSDAVF者7例设为B组。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治愈13例,治疗费用(10.5±3.4)万元,B组治愈5例,2例好转治疗费用(17.1±3.8)万元。结论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栓塞入路适应证,采用动脉入路、静脉入路、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治疗DAVF患者12例。结果栓塞后10例患者获得解剖学治愈,2例DSA仍可见少量病灶残留,但1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术后未见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入路方式,掌握介入栓塞技巧,以保证栓塞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手术夹闭组20例和介入栓塞组32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夹闭组治疗良好19例(95.00%),不良1例(5.00%);介入栓塞组治疗良好31例(96.88%),不良1例(3.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夹闭组患者完全夹闭19例(95.00%),部分夹闭1例(5.00%).介入栓塞组患者完全栓塞28例(87.50%),瘤颈残留3例(9.38%),瘤体残留1例(3.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夹闭组20例患者,动脉瘤消失18例(90.00%),残留稳定1例(5.00%),复发1例(5.00%).介入栓塞组32例患者,动脉瘤消失27例(84.38%),残留稳定4例(12.50%),复发1例(3.13%),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不用开颅,可以达到同手术夹闭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文英  赵雄  江鹰  李文静 《吉林医学》2011,32(12):2399-2399
目的:探讨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诊断为单纯性肾损伤的患者,经肾动脉造影明确损伤出血部位和程度后,行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17例患者栓塞成功后痊愈,随访3~6个月复查,无血尿复发者、肾功能正常。1例经2次栓塞后复发,中转手术。结论: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术前栓塞术联合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4例采用术前栓塞术联合微创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直接采用微创开颅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生活质量的GO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536.4±147.8)vs(926.8±225.7)],术后GOS评分更高[(4.5±0.6)vs(3.3±0.9)],不良反应少[17.6%vs 4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栓塞术联合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生活质量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动静脉瘘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本文报告1例新生儿肝脏先天性多发动静脉瘘病例。该例新生儿患有房间隔缺损(左向右为主)及卵圆孔未闭(右向左),表现为重度肺动脉高压,腹部增强CT和介入造影示患儿为肝脏多发动静脉瘘。经介入栓塞后,心超提示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有效改善患儿病情。该患儿手术的成功表明介入栓塞为治疗先天性肝动静脉瘘(congenital hepatic arteriovenous fistual,CHAF)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栓塞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1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中,6例以微粒栓塞,1例正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NBCA)栓塞,7例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短期内症状均改善,随访6个月至5年手术和以胶栓塞患者均无复发,以微粒栓塞患者中有2例复发,其中1例手术治疗.结论:手术夹闭或以胶栓塞瘘口均可作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对2010~2013年收治的28例儿童AVM出血患者(<18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行显微手术、血管栓塞或综合治疗的病例根据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评分预后良好20例,中度残疾2例,无死亡。其中8例出血合并脑疝行急诊手术,6例预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10例急性期行血管内栓塞、显微手术切除或综合治疗者复查DSA示畸形团不再显影,预后良好。2例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者及2例血管内栓塞结合伽马刀放射治疗者动静脉畸形复发,行再次栓塞治疗。6例因治疗困难,出血急性期行保守治疗后进一步行伽马刀放射治疗,随访至今未再出血。结论 AVM是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尽可能早期行DSA明确AVM情况,积极行介入栓塞、显微手术等是治疗儿童AV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分级颅内囊状动脉瘤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复发率及复发因素,以预测动脉瘤复发危险性。方法 420例(474个)低分级囊状动脉瘤中,采用手术夹闭242例(282个),介入栓塞178例(192个)。术后经脑血管造影随访,对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栓塞材料、栓塞方式、栓塞程度等与动脉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术后随访3~42个月,手术夹闭组复发率0.71%(2/282),低于介入栓塞组(17.19%,33/192),P<0.05。结论 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低分级颅内动脉瘤效果肯定,夹闭不全是手术夹闭复发的主要因素,大脑前动脉、宽颈、非生物圈、栓塞不全及弹簧圈直接栓塞是影响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疗效,提高介入栓塞治疗系统疾病的水平。方法:采用Seldinger进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以无水乙醇碘油混合剂、明胶海绵为主要栓塞物,用选择性或和超选择性插管技术栓塞治疗肾癌40例、肾血管动静脉畸形5例、中晚期膀胱癌18例。结果:33例肾癌患者栓塞术后肿瘤体积缩小、肾周水肿带明显,手术时出血减少;1例栓塞术后肿块无改变,1月后改行手术治疗;6例Ⅳ期病人行治疗性栓塞,术后存活6~18月,未再出现血尿;1例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患者,行肿块栓塞术后并发截瘫。5例血管动静脉畸形行栓塞术后随访12~24月余,无血尿,无复发。18例膀胱癌,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采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保留了部分膀胱,其中晚期膀胱癌(t4期)4例,行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肾和膀胱组织或显著改善生存质量。其并发症较少,但发生后其后果极其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纯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与明胶海绵颗粒加丝线进行联合介入栓塞治疗严重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鼻腔填塞止血无效的严重鼻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A组单纯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B组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加丝线进行栓塞。结果A组1次栓塞成功者为25例(80.6%),B组1次性栓塞成功者为29例(93.5%)。A组栓塞后1个月内再次出现复发鼻衄者5例(16.1%),B组栓塞后无1例复发鼻衄。结论用明胶海绵颗粒加丝线进行联合栓塞的效果,优于单纯性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的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立虎 《当代医学》2011,17(33):61-6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三个治疗小组,一组14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二组28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应用MCC术;三组58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手术治疗后对患者随访,观察实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统计三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一组治愈8例,复发6例;二组治愈24例,复发4例;三组治愈57例,复发1例.结论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林宏伟 《医学综述》2011,17(4):572-574
先天性动静脉瘘为血管发育缺陷畸形,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经导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栓塞材料有聚乙烯醇泡沫微粒、明胶海绵、微弹簧圈及球囊、二氰基丙烯酸对丁酯等。经皮穿刺瘤腔内药物硬化治疗是病变无法彻底清除或难以手术患者的首选方案,局限型先天性动静脉瘘患者可首选手术切除。现对其常用治疗方法、栓塞材料及硬化剂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三维CT血管造影结合DSA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颅脑三维CT血管造影(CTA)结合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经验。方法 描述16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例的诊疗过程。全部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应用64排螺旋CT行CTA,用DSA分析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液动力学,用CTA分析瘘口的解剖学特性。16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有6例患者为介入栓塞不成功后改手术治疗,1例患者为介入栓塞后复发行手术切除。手术入路根据瘘口位置不同而选用经额、经翼点或经枕下经小脑幕入路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两周DSA复查显示,瘘口未再显影,DAVF消失,治疗效果满意。半年后仍无复发。结论 硬脑膜动静脉瘘可在CTA结合DSA下成功地进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造影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4例行左右心导管造影,2例行右心导管造影;6例行介入封堵治疗,18例行心脏手术治疗,2例因心脏畸形复杂不宜行手术治疗。结果18例行手术矫治者术中所见与心导管造影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6例介入封堵治疗成功,2例心脏畸形复杂暂不能手术者定期随访。结论重症及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术前行心导管及造影检查对明确诊断非常必要,同时也为手术和介入封堵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动静脉畸形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收集2D06-2009年4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对经皮穿刺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栓塞的治疗结果 进行评价.结果 病历中3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病例,共栓塞5次.栓塞后造影检查:单发病灶完全消失,多发病历主要畸形血管消失.所有病历临床症状消失.所有病例随访3月-3年无复发.结论 对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DSA检查能明确异常血管的特征,介入栓塞治疗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肾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18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肾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的主要症状为术后患者持续性血尿,2例严重者并发失血性休克;均行肾动脉造影诊断为肾动静脉瘘;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介入栓塞治疗,2例行外科手术患肾切除;术后血尿、腰部不适症状随即缓解或消失,随访6个月~5年,症状无反复。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肾动静脉瘘虽然少见,但如果出现,应及时处理;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肾动脉栓塞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出血严重、栓塞治疗无效者,应果断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切除患肾,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