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抗排斥研究述评李争,张炬,黄平,曲巧敏(解放军第153医院中医科郑州450065)(河南郑州市中药厂郑州450052)关键词中药;排斥反应;器官移植临床开展器官移植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早期因为排斥反应的困扰进展迟缓。自1978年环抱素A(CSA...  相似文献   

2.
2l世纪被称为“器官移植的时代”,器官移植已经成为重要组织脏器功能衰竭的根治措施,但排斥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移植物功能和存活率,因此预防和减少排斥反应一直是器官移植领域中的研究热点。2003年,Terasaki教授在“器官移植体液免疫学说”中阐明,移植排斥是由体液免疫介导的,抗-HLA抗体可立即或缓慢地杀死移植物而引起超急性、加速、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HLA抗体分  相似文献   

3.
移植排斥反应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趋化因子在器官移植早期表达异常活跃,它们特异性募集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到移植组织内,激发并加剧炎症发展,致使移植物功能损害。因此,动态监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状况可成为判断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依据;筛选出一个或多个特异性趋化因子或受体作为抗排斥治疗的新靶点对提高器官移植术后疗效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器官移植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免疫排斥反应已成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机制为细胞免疫(同时也有体液因素的参与)。目前,应用于抗排斥反应的药物主要为环胞素A,配合硫唑嘌呤和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一是价格昂贵,病人难以承受,二是毒副作用较大,并可诱发感染、肿瘤等,对肝脏、肾脏也有损害。近年来,多种中草药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日益被人发现和研究,现将中药免疫抑制在心脏移植应用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10-羟基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微量生物碱,长期作为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5.
实体器官移植和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脏器功能衰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和环孢素的出现使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器官移植供者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异种移植如果能够应用于临床,则可为人类提供无限的供体器官来源,极大地推动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然而,异种移植后将出现比同种异体移植更为复杂的排斥反应。其中包括: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延迟性排斥反应(delayed rejection,DXR)、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ute cellular rejection,ACR)等。其中HAR主要由“异种抗原”——半乳糖α1,3-半乳糖抗原(Galα1,3-Gal)所引发。而延迟性排斥反应和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则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尽管免疫耐受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但是在现代器官移植中已展示了美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移植免疫耐受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自英国外科医生Medawar证实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是免疫反应以来 ,为提高移植物的成活率 ,控制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成为免疫学家致力攻克的堡垒。器官移植虽然成为挽救和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供、受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分子之间的多态性差异 (同卵双生子除外 ) ,使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成为影响其成功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器官移植接受者外周造血干细胞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E-9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了24例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接受者、39例器官移植非排斥反应接受者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结果: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接受者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为(1.252±0.162)×109/L,检出率为100%;器官移植非排斥反应接受者为(0.012±0.011)×109/L,检出率为7.69%;正常人为未检出.与正常人及器官移植非排斥反应接受者相比较,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接受者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8.
免疫抑制剂的发现和发展,促进了器官移植科学的兴起。器官移植免疫学的飞速发展,使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日益清楚,促使新的免疫抑制剂相继问世,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抗CD_(25)单克隆抗体。下面将对CD_(25)单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临床器官移植中,同种器官供体来源的严重不足,使异种器官移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猪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1]。目前,在攻克猪→人异种器官移植的第一道障碍——超急性排斥反应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3]。但异种移植后以细胞免疫为主的排斥反应较同种移植中除抗体介导的血管性排斥()外的另一主要障碍,目前的DXR免疫抑制治疗尚难解决这一问题。而通过诱导人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细胞)对异种移植物的耐受则可消除或减轻T急、慢行排斥反应,还可以免除或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避免或减轻其毒副作用,是临床异种器…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内酯醇 ( triptolide,Tri)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含有 3个环氧基的二萜内酯化合物 ,作为免疫抑制药物 ,Tri可应用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国内外学者对其药理及临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对组织器官移植抗排斥及其作用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已有不少报道。本文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 对组织器官移植抗排斥作用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组织器官移植的应用日趋广泛 ,其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移植排斥反应 ,使用免疫抑制剂仍然是临床抑制排异反应的主要措施。环孢霉素 ( Cs A)、硫…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人体器官移植术的开展,已有很多药物应用于临床从而使移植器官存活并维持良好功能。联合应用硫唑嘌呤(Aza)和泼尼松(Pred)进行肝移植的治疗一直是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的两大支柱药物。环  相似文献   

12.
唐亚雄  唐伟 《重庆医学》2008,37(14):1547-1549
肾移植是当今器官移植中相对成熟的手术之一.影响其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手术本身外,还包括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后的抗排斥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排斥反应的抑制.肾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手段,抑制术后的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成功最关键的环节,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机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应答机制得到进一步的阐述,抗排斥治疗在抑制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从而提高了肾移植的成功率、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峰  董光龙 《医学争鸣》2008,29(16):1525-1527
TRAIL为近年来发现的能够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之一.凋亡信号的传递无论对移植物耐受还是排斥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RAIL及其受体表达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存在相关性.本文总结了目前对TRAIL及其受体在移植免疫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结果表明TRAIL在某些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方面有积极作用,它可能成为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4.
<正> 据《健康报》1993年2月23日报道,我国在大动物实验中首次应用中药雷公藤抑制剂器官移植异体排斥反应获得成功。1988年以来,我国著名腹外科专家南京军区总医院黎介寿教授,在大动物大器官移植的实验中,独创性采用中草药雷公藤制剂,部  相似文献   

15.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防治移植排斥反应方面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得以充分肯定。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仅就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防治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郭朝晖  陈道中 《医学综述》2008,14(3):335-337
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组主要存在细胞内、结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具有抗炎症、抗细胞凋亡和减轻过氧化作用,对移植器官保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自身保护作用。同时,在生理条件下,HSPs也存在于细胞间隙,调控炎症和排斥反应的过程。HSPs适当的表达可能会减轻炎性反应,从而抑制移植排斥;另一方面,HSPs也可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加重移植排斥反应。HSPs对器官移植排斥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同种肾移植术后,宿主T细胞对移植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的识别并对移植物排斥,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的关键环节。抑制宿主T细胞免疫活性或抑制移植物MHC表达,将减轻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18.
自研制出环孢素(CyA)为首的免疫抑制剂以来,日本用此进行了各种器官移植,如肝、肾、心、肺、胰腺等所有器官移植都成了该药的使用对象。特别是肾移植方面,已有存活20余年的病例。免疫抑制剂有两种,一种是为了预防排斥反应而须终身少量服用的药物,如环孢素、类固醇剂、硫唑嘌呤等;另一种是为了控制已发生的排斥反应,须在短期内大量投用的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排斥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PKP术后排斥反应的患者54例(56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西医抗排斥反应治疗,治疗组28例在相同抗排斥反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34±0.62)天,短于对照组的(10.07±3.24)天(t=4.255,P〈0.01).结论 加用中药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0.
霉酚酸酯(MMF)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其副作用小,抗免疫排斥作用强,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后抗排斥反应,同时应用于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我们用MMF治疗9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Ⅳ型者,并将用药剂量、病程和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