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鹏  吴思荣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082-2085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导致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因受意识障碍、手术、深静脉置管、脱水治疗、全身性感染、长期卧床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发生VTE的高危人群,但VTE是可以预防的。目前TBI患者VTE的预防措施包括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等。由于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VTE的物理预防措施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和安全,已成为标准化预防血栓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凝治疗作为预防VTE的基础治疗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但针对TBI患者,由于担心抗凝药物会导致新的出血过程或最初出现的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进展,大多数创伤外科医生更倾向于延迟TBI患者的VTE药物预防。正确评估患者VTE风险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栓治疗,力求“抗栓获益/出血风险”最大化,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TBI后VTE的发病率、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症在神经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给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以往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临床上漏诊和误诊情况较多。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地提高对神经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和治疗效果,加强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神经外科术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为有效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冉孟良 《吉林医学》2010,31(21):3581-3581
目的:阐述骨科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的体会。方法:对75例骨科术后进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管理,采取的措施包括:术后皮下注射分子肝素钠、术后活动肢体等。结果:75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余患者生命体征均正常。结论:骨科术后采取恰当的、科学的预防管理措施能有效防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朱颖  李静 《血栓与止血学》2021,(6):1051-1052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 以80例的肺癌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胸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相似文献   

6.
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神经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实验组100例,术前12h至术后7d,每日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03ml.对照组100例,未行任何预防性抗凝措施.两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每隔7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无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与手术前检查无显著性差异,无术后颅内出血者;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0例(10%),1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并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刘展 《中原医刊》2014,(2):69-70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13年8月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中1例因肺栓塞死亡,125例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均行门诊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结论妇产科术后VTE应遵循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的处理原则,一旦确诊,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及手术治疗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要跟东  石建平 《医学综述》2013,19(18):3341-334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妊娠期间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孕妇VTE的发生率约为0.1%,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肺栓塞。对妊娠VTE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并可减少再发VTE。妊娠时VTE的治疗和预防应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这两种药物不透过胎盘,因而避免了华法林的致畸风险。虽然在妊娠VTE患者中给予溶栓治疗的经验非常有限,但对大块肺栓塞和血流动力学严重受损的妊娠VTE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很可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骨科术后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医学界多建议在骨科大手术后运用药物方式预防VTE,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没有人建议在足踝术后进行VTE的预防。虽然足踝术后VTE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对于骨科医师来说如何判断患者罹患VTE的风险,并针对患者不同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马秀梅  范美凤 《河北医学》2010,16(12):1487-1489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易发因素、发病率及其诊治。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发生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与手术因素、肿瘤性因素、妊娠因素及腹腔镜因素等密切相关。结论: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应通过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方法以及对临床疑似病例的预测评估,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应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做到早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溶栓、抗凝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确诊后给予抗凝、溶栓、抗感染,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中31例经过以上综合治疗3d~7d,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其中12例随诊5个月~5年,未发现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DVT的诊断一旦明确,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规范化溶栓、抗凝等治疗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黄其俊  张岩  朱国献 《广东医学》2022,43(3):285-288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已成为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也是住院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针对VTE的疾病特征和防治,国内外已发布多项指南、专家共识、论坛。根据国内外在VTE治疗方面的进步,相关指南也作了更新调整。本文集中于对国内外VTE指南的治疗方面,作出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联合分级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损伤(STBI)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4月泉州市中医院118例STBI术后昏迷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分级护理组(n=59)、常规组(n=59)。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分级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联合分级护理模式,对比2组LEDVT发生率,护理前后股静脉、腘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并统计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分级护理组LEDVT发生率3.39%,低于常规组的18.64%,护理满意度94.91%,高于常规组的77.97%(P<0.05);2组护理后股静脉、腘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与PT、APTT水平均较护理前提高,且分级护理组增高更显著,FIB、D-D水平均较护理前降低,且分级护理组降低更显著(P<0.05);分级护理组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结论 静脉血栓栓...  相似文献   

14.
骨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临床最常见的静脉疾病之一,一般以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为代表,其发生与先天性止血异常有关,也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西方人群年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内科危重症之一。PTE和深静脉血栓(DVT)已经构成了重要的国际性医疗保健问题,据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PTE在诊治中涉及专业学科众多,因栓子的大小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使PT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这些均是造成PTE诊治困难的基本因素,特别是在急诊室,这些情况尤其突出。因此,如何在社区中处理此类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本刊将连续刊载有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治疗策略,以帮助读者朋友掌握处理此类疾病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研究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是它可抑制环氧酶生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可以引起炎症、发热和疼痛;有胃黏膜保护作用;参与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的抑制是不可逆性的,它通过对其活性位点旁的氨基酸乙酰化而实现的。这使血小板中血栓素A合成速率受到限制,同时因为巨核细胞中的环氧化酶  相似文献   

17.
1临床概况 癌症病人临床上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研究已持续一个多世纪。1865年Armand Trousseau首次报道了胃癌患者易形成静脉血栓,Billroth于1878年发现血栓中存在癌细胞,并认为肿瘤患者并发血栓与肿瘤转移相关。早期人们将癌症患者并发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称为Trousseau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危害极大的常见病。这两种情况是同一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西方国家发病率在心血管病发病率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实际上等于卒中的发病率,但住院病死率高达25%~30%^[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抗凝和抗栓治疗是VTE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其治疗目标是降低VTE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改善VTE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VIE发病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笔者综述VTE的抗栓和溶栓治疗,以期使临床医生对此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46例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结果 46例患者经常规治疗、抗凝和溶栓药物治疗后下肢疼痛、轻度肿胀均消失,患肢活动自如,住院8~14 d,出院后随访2个月,未发现遗留症.结论 正确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根据患者的病情早期给予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可消除临床症状,同时防止深静脉血栓(DVT)发展为严重的肺栓塞(PTE),降低发病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骨科手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有较高的致死率,是患者围术期死亡以及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膝髋关节置换和髋部骨折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的常规。但脊柱疾病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的意见不统一,并且脊柱术后所特有的出血并发症——硬膜外血肿,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存在血栓高危因素的脊柱手术患者中,术后VTE的发生率很高。目前已开始尝试在脊柱术后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脊柱疾病术后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风险评估与诊断、预防措施、药物预防的作用以及并发症等研究的进展,以期能够给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