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西汀治疗伴情绪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 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 - 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 2型糖尿病 4 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在降糖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氟西汀 2 0mg d,对照组仅用降糖药治疗 ,疗程 6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定疗效。结果 经 6周治疗后 ,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氟西汀不仅能改善 2型糖尿病的抑郁、焦虑情绪 ,而且能改善血糖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在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难治性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一般临床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监控,两组患者均干预治疗半年。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结合社交软件能够降低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血糖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指标和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其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并且能够影响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治疗糖尿病伴情绪障碍使用氟西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45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95例和对照组60例;氟西汀组在保持原有的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处方外,加服氟西汀,对照组采用一般糖尿病处方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治疗前的情绪障碍情况和治疗后情绪改善情况,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氟西汀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伴有情绪障碍的病情使用氟西汀疗效显著,除了能控制异常情绪外,还能防止血糖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予心理干预,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情绪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尿常规及电解质、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前后心理干预组SAS、SDS评分减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前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值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并探讨盐酸舍曲林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同时应用盐酸舍曲林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代谢指标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抑郁焦虑情绪及糖代谢的测评。结果盐酸舍曲林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较对照组显著,且糖代谢更好。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盐酸舍曲林片可更好地改善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改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的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活动量表(SDSCA)的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DS得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01),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的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SDSCA得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01),观察组患者SDSCA得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改善其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情况及对治疗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对7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抑郁和焦虑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对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组焦虑患病率为20%,焦虑评分为36.3±6.4,抑郁患病率为31.4%,抑郁评分为38.6±7.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合并焦虑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均明显高于不合并焦虑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血糖控制差及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容易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10.
蓝艳  刘灵芝  卢小莲 《吉林医学》2013,34(6):1191-119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并取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12周的Zung氏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分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Zung氏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糖尿病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临床试验方案,将病房入选的糖尿病心理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n=50例),对照组(n=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添加针灸治疗。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障碍症状都有所改善,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同时有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药物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选择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黛力新组),B组(多虑平组)及C组(对照组),每组30例。经8周治疗后测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A组(黛力新组)及B组(多虑平组)的SDS、S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三组FPG、2hPG、HbAlc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但A组和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5)。A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较B组少(P<0.01)。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并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内分泌和焦虑抑郁情绪、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24周后,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甲状腺激素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评分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16例完成治疗。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餐后2h血糖(10.31mmol/L比9.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7%比5.97%)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均P<0.05),而血清甲状腺激素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与干预前比较,HAMA量表总分(10.50分比7.63分)、HAMD量表总分(11.81分比7.38分)、外向性思维评分(27.13分比22.19分)差异显著(均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的HAMD量表评分(11.25分比7.38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可改善其糖代谢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心理干预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等中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血糖控制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汇总数据采用RevMan 5.1.6和Stata 12.0进行分析,两组之间差异采用SMD或OR及其95%CI描述。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5个临床对照试验,包括2 41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心理干预组1 239例,对照组1 178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SDS评分〔SMD=-1.32,95%CI(-1.74,-0.90),P<0.00001〕和SAS评分〔SMD=-1.06,95%CI(-1.62,-0.50),P=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治疗后两组之间空腹血糖〔SMD=-1.18,95%CI(-1.56,-0.81),P<0.00001〕、餐后2 h血糖〔SMD=-0.62,95%CI(-0.74,-0.50),P<0.00001〕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SMD=-1.35,95%CI(-2.02,-0.68),P<0.000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并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及数量有限,本研究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校教职工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降糖药物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用药护理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后患者在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杨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476-2478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与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9例GDM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75例行全方位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74例仅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糖与情绪变化。结果 2组护理前空腹与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明显(P〈0.01)。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不及观察组(P〈0.01)。结论加强对GDM患者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糖与改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关系,判定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性明显优于空腹血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的筛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M2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4例老年TM2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联合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负性情绪情况及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动机性访谈应用于老年TM2D患者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疾病相关性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罗蕴之  王燕 《新疆医学》2012,42(12):43-45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预混胰岛素治疗持续两个月以上而血糖控制不佳(HbAlc>7.5%)的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亚莫利(格列美脲),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联用格列美脲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全天血糖变化极差前后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标准差前后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联用格列美脲后血糖波动显著减小。结论:格列美脲与预混胰岛素联用的治疗方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有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住院30天后再次评定。结果:观察组血糖明显趋于正常(P<0.01),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从而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