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mads信息分子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s ,HSC)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mymyofibroblasts)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1)是这一病理过程的必需的生物调节因子。TGF β1激活HSC的信息传导经过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及其下游效应信息分子 ,即Smads蛋白家族 ,启动胶原基因表达[1] 。由于TGF β1与HSC、Smads信息分子和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 ,有关Smads信息分子家族对TGF β1信息转导的调控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转基因治疗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 (HSC)转化成为肌成纤维母细胞 (MFB) ,进而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 ,导致ECM代谢失衡。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是HSC向MFB转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促进因子。它既抑制肝细胞的再生 ,又促进肝细胞凋亡。因此 ,抑制 (TGF) β生成 ,阻断TGF β的信号转导 ,才有可能从“源头”上中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以TGF β为靶因子的抗肝纤维化转基因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一、抑制TGF β的产生HSC被TGF β激活后 ,自身也能表达TGF β ,在自分泌和旁分泌双重作用下 ,上调T…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  刘宝源 《肝脏》2001,6(2):134-135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性反应 ,以细胞外基质 (ECM )在肝内过量沉积为病理特征。肝纤维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现已证实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事件是 :由损伤所引起的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及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从而大量合成各种细胞外基质蛋白 ,沉积于肝脏最终导致肝纤维化。本文就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及调控对近年来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有关进展作一简介。一、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ECM的产生HSC是肝脏间质细胞之一 ,位于肝细胞与窦内皮细胞间的Disse腔内。正常时呈静止状态 ,…  相似文献   

4.
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机理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证据表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1],这一观点逐渐被广泛接受。肝星状细胞(hopaticstellatecell,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2],HSC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Burt[3]认为,肝纤维化逆转时HSC的减少是由于激活状态的HSC转化为静止状态。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恢复期,激活状态的HSC减少主要通过凋亡机制,而不是表型的转化[4]。几位学者分别对HSC凋亡的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5.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HSC的增殖活化及凋亡 当肝脏受到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刺激时,HSC增殖并激活,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 MFB)”,表达a-平滑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actin, a—SMA)、合成ECM等。Gress一fier等[1]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HSC激活的“三步级联反应”模式。(1)炎症前期阶段,肝细胞受损后释放丝裂原,旁分泌作用于HSC从而引起HSC增殖,且肝细胞丧失接触抑制。(2)炎症阶段,活化的kupffer细胞、巨噬细胞及血小板释放细胞因…  相似文献   

6.
氧化应激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应答反应,其病理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成为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HSC的活化具体表现在:(1)细胞体积增大,伸出伪足,含维生素A的脂滴减少,表型向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yofibroblast—like cell)转化。(2)细胞获得增殖能力。(3)纤维化能力增强,大量生成细胞外基质。(4)表达平滑肌细胞骨架蛋白如α-平滑L动蛋白。许多因素如炎性因子、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生长因子以…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干扰素 (Interferon ,IFN)是细胞受某些反应刺激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已有研究表明 ,至少存在α、β、γ三种亚型 :IFN α由B淋巴细胞、无标记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 ,IFN β由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 ,在病毒感染反应中最早出现 ,IFN γ由致敏的T淋巴细胞产生[1] 。IFN都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肝纤维化是由于肝贮脂细胞 (Fat storingcells ,FSCs)活化[2 ] 、细胞内维生素A丧失而引起胶原及其他细胞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的…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激素类蛋白 ,在体内不仅调节着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还促进某些细胞的分裂和增殖[1]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s,HSCs)被视为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研究HSCs激活和增殖的因素 ,将有助于阐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我们旨在了解胰岛素对HSCs的生长、增殖作用 ,为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1.H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改良Friedman等[2 ] 分离HSCs的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和链酶蛋白酶循环消化分离HSCs,结蛋白 (Desmin…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纤维化时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特异性地分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对胶原的沉积和组织结构的改建具有重要作用。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又称fatstoringcell,lipocyte)不仅是肝纤维化时合成ECM的主要来源[1],而且能表达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2],直接参与ECM的代谢。本文分别测定了正常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和HSC的MMP…  相似文献   

10.
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东眷  刘平 《肝脏》2000,5(3):157-157
肝纤维化是肝脏中纤维生成与降解失去平衡所致。正常肝脏能精密地调节这种平衡 ,以维持细胞外基质 (ECM)的自身稳定 ,肝纤维化时纤维生成超过了纤维降解 ,ECM便过度地在肝脏沉积。这不仅表现为ECM的增加 ,而且ECM的构成成分和肝内分布也发生变化。肝星状细胞 (HSC)既是产生ECM的主体细胞 ,又具备产生降解ECM相关酶类的能力 ,因而目前认为HSC在肝纤维化的纤维生成与降解失衡上发挥重要作用 ,是肝纤维化产生与发展的中心环节。一、星状细胞是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主体细胞体外培养表明 ,HSC一经活化就转变为特化的成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对肝星状细胞( HSC)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growth factor, 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注, 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大鼠 HSC,并用 TNF α,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 β1)处理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的HSC中的CTGF的表达。结果 TNFα, TGFβ1均诱导HSC的CTGF表达; 10μg/L浓度的 TNFα作用 6h,没有观察到 HSC表达 CTGF;作用 24 h后,检测到有 CTGF mRNA的表达。 TGF β1在 1μg/L浓度作用 6h后,即可诱导 HSC的 CTGF mRNA表达。结论 TNF α可诱导 HSC的 CTGF mRNA表达,可能是其参与早期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活化的HSC主要通过凋亡方式减少 ,且有多种途径影响其凋亡[1 11] 。一、自发凋亡Saile等[7] 报道 ,培养的HSC在 2d时不发生凋亡 ;4d时凋亡率为 8%± 5 % ;7d后则为 18%± 8%。而胆道结扎术后 2 1d ,HSC的自发凋亡率为 1%~ 3% [2 ] 。体内研究表明 ,肝组织急性损伤阶段 ,HSC出现激活、增殖而无凋亡迹象 ;恢复阶段HSC的凋亡与组织中HSC总量的减少相平行[7,10 ] 。由此显示 ,自发凋亡可能是机体清除…  相似文献   

13.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旁分泌活化途径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肝星状细胞 (HSC)活化是一复杂过程 ,涉及到细胞 细胞、间质 细胞间相互作用 ,其中旁分泌活化途径是HSC活化启动的关键因素 ,库普弗细胞 (KC)是活化这一途径的主要细胞之一。我们观察中药扶正化瘀方 (319方 )对KC激活HSC这一旁分泌活化途径的干预。材料与方法一、材料雄性Wistar大鼠 ,SPF级。体重 2 0 0~ 30 0g ,分离KC用 ;体重 30 0~ 40 0 g ,制备药物血清用 ;体重 40 0~ 45 0g ,分离HSC用 ,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Nycodenz及鼠尾Ⅰ型胶原标准品 ,均为Si…  相似文献   

14.
重视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降解中TIMPs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正常肝脏纤维组织中存在着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纤维结缔组织的形成 ,是各种不同致病因子导致ECM合成与降解的失衡所致。纤维组织的形成不是一个静止过程 ,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因此 ,研究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可逆性 ,在注意胶原合成过程的同时 ,应加强胶原降解过程的研究。1 胶原降解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介导既往对肝纤维化ECM合成与沉积的研究比较深入。ECM主要由胶原以及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组成 ,肝星状细胞 (HSC)是其主要来源。处于“静止”期的HSC主要合成Ⅳ…  相似文献   

15.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有关胶原降解方面的改变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是一组胶原酶抑制物,通过与相应的胶原酶结合而抑制其对胶原的分解。TIMP1主要特异性地结合激活的间质胶原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从而抑制其对Ⅰ、Ⅲ型胶原的降解[1]。肝脏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s,HSC)在体外培养时能够表达和分泌TIMP1[2]。为了研究TIMP1在肝纤维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肝星状细胞激活与ICAM-1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静息或活化状态下的HSC中ICAM1表达.结果静息的HSC不表达ICAM1,而活化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ICAM1表达与HSC活化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维生素E(VitE)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1] ,但其具体机制不明。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 (HSC)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关键作用[2 ] 。为探讨VitE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 ,我们以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刺激因素观察了VitE对大鼠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调控作用。—、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 ,体重 5 5 0g。2 大鼠HSC的分离和培养 :采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液原位循环灌注消化肝脏 ,经 11%Metrizamide液一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将分离的HSC按 2…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在肝贮脂细胞 (FSC)激活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1] 。研究显示 ,3 羟基 3 甲基戊二烯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细胞增殖 ,阻断生长因子对细胞的促进作用[2 ] 。因此 ,我们选用一种脂溶性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 ,观察其对PDGF诱导培养大鼠肝FSC增殖、胶原合成和细胞内Ca2 + 变化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药物和试剂 :辛伐他汀 (默沙东公司 ) ;链酶蛋白酶Nycodenz、甲羟戊酸 (MVA)、碘化丙啶 (PI)、PDGF BB和Fu ra 2 /AM (Sigma公司 ) …  相似文献   

19.
奥曲肽对肝星状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曲肽 (善宁 ,诺华公司生产 )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及门脉血流量 ,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1] 。目前的研究表明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HSC)的收缩和舒张在调节肝内阻力及血流量中具有重要作用[2 ,3 ] 。我们研究奥曲肽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 T6)Ca2 + 的影响 ,旨在探讨奥曲肽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可能的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HSC T6细胞系的复苏与培养 :HSC T6(美国旧金山总医院肝病研究中心Friedman教授惠赠 )为SV4 0转染SD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细胞于常温下复苏 ,以含 10 %小牛血清的DMEM (Gibc…  相似文献   

20.
贮脂细胞和肝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为明确肝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matrix,ECM)的细胞来源以及贮脂细胞(fatstoringcel,FSC)和肝细胞(hepatocyte,HC)在肝纤维化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用胶原酶和链霉蛋白酶E消化大鼠肝脏,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HC和FSC,在此基础上,用3H脯氨酸掺入结合胶原酶消化法和斑点杂交法,观察HC和FSC胶原的合成及Ⅰ,Ⅲ,Ⅳ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体外培养的FSC合成胶原的能力较HC强,约为HC的两倍(P<005);FSC胶原基因表达的水平同样较HC高(P<005).结论FSC在ECM胶原合成中起主要作用,但HC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