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深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并评价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荧光PCR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及检出鉴定。结果从178份样品中检出3份(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1.68%。结论深圳市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的危险,需加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监测。用传统方法结合荧光PCR方法能提高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鉴定的经验,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验能力,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程序检测。结果:我市食品风险监测样品中,经对46份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鉴定,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株,检出率为6.5﹪。结论:凉拌菜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的危险,需加强食凉拌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食品检验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检验方法。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法、全自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仪筛选法、基因探针化学发光检测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英国食品检验能力评价体系(FEPAS)牛肉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水平测试提供的二份盲样(M164d02A和M164d02B)进行检测。结果:4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样本M164d02A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样本M164d02B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灵敏度较高,检测周期较短、特异性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特异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食品检验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检验方法.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法、全自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仪筛选法、基因探针化学发光检测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英国食品检验能力评价体系(FEPAS)牛肉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水平测试提供的二份盲样(M164d02A和M164d02B)进行检测.结果;4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样本M164d02A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样本M164d02B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灵敏度较高,检测周期较短、特异性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特异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A基因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用于食品卫生检验的快速筛查。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A基因设计特异的引物与TaqMan探针,建立和优化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评估其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并在食品卫生检验中与细菌分离方法同步应用比较。结果建立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经优化其最佳退火/延伸的温度为58°C,25μL反应体系中上、下游引物和探针最佳终浓度配比分别为0.7、0.7、0.4μmol/L;该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可在35 min内完成检测,与沙门菌、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等16种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对阳性克隆质粒的检测下限可达100拷贝/μL的稀释梯度,对同一核酸浓度样本20次检测的Ct值变异系数为0.46%;在对120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标本的快速检测应用中,6份标本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实时荧光PCR扩增阳性,从相应样本中分离出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实时荧光PCR与分离培养方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A基因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稳定等优势,可用于食品卫生检验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高效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核酸的快速、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方法。方法: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李斯特菌溶血素hlyA基因设计4条LAMP引物,在水浴箱内65℃保温约60 min,完成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扩增,扩增产物经肉眼、SYBR Green I染色和电泳鉴定。利用LAMP和PCR方法同时检测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10株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照组)来验证LAMP方法的特异性。用LAMP和PCR方法分别检测一系列稀释后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液,比较两者的敏感性。结果:经肉眼、加染料和电泳均能观察到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AMP扩增阳性反应,10株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没有出现LAMP扩增。LAMP敏感度比PCR高,LAMP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下限为3 cfu/ml,PCR检测下限>300 cfu/ml。LAMP检测速度比PCR更快,只需要60 min。结论:建立了一种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特异的LAMP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预包装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确定熟肉制品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该菌的分布情况和可能污染源。方法 2015年6月和9月各采样一次,采样在工厂各个车间进行,对操作人员、生产环境以及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采样。依据国标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果在采集的119份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为21.85%,不同车间样品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1,P0.05),而不同种类样品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P0.05)。结论在灌肠食品的原辅料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高,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消毒,防止发生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呼和浩特市市售食品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调查并分析,为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提供该菌对本市食品污染的科学数据。方法根据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及GB/T 4789-2010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监测8类744份食品样本,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0株,阳性率为1.34%,生肉制品和散装食品阳性率分别为4.71%和1.63%,农贸市场检出率为2.56%。结论呼市市售食品一定程度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尤以生肉制品较为突出,散装食品污染严重,农贸市场检出率最高。建议加强对这几类食品的监督以及对农贸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周雪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10-111
目的了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情况,预防李斯特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样品的分离和菌株鉴定均按GB4784-200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进行。结果食品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较严重。结论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原材料生产、加工、存储中的卫生监督和管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够同时快速准确检测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并进行实验优化以确立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体系。并对市售经果汁样品人工随机染菌后进行模拟样品验证。结果:该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地扩增出相应致病菌的目的基因片段,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扩增片段为155 bp,大肠杆菌O157扩增片段为366 bp,变形杆菌扩增片段为522 bp,副溶血弧菌扩增片段为199 bp,且特异性较强。对4种目标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3CFU/mL。能够检测出模拟样品中随机接种的任意3种细菌。结论:利用建立的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及药敏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污染状况及药敏情况。方法:菌株分离鉴定应用国家卫生标准检验方法、API法和多聚酶链反应(PCR);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李斯特氏菌(李氏菌)总污染率为5.18%(16/309),其中生肉和水产品均为8%、熟肉制品为11.51%、生牛奶为3.51%、乳制品和蔬菜均未检出,Lm检出率为1.29%(4/309),经PCR测定4株Lm同时含有内化素基因和李氏溶血素O基因,并且溶血试验与小鼠致病力试验均为阳性。药敏试验选用12种抗生素,4株Lm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敏感;对依诺沙星和呋喃妥因耐药。结论:李氏菌在多种食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4株Lm小鼠致病力阳性;溶血试验和PCR测定的溶血素基因是鉴别Lm的一个重要方法,Lm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对依诺沙星和呋喃妥因耐药。  相似文献   

12.
4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肇庆市食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动物储存宿主的种类、菌株生物学特点,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27:H7和副溶血性弧茵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监测生肉(猪、牛、鸡)、熟肉、水产品三类样品共58件,共检出致病菌6株,总检出率10.3%。其中分离沙门氏菌4株,检出率6.9%;单增李斯特菌2株,检出率3.4%:EHEC 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均未检出。3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肉(17.9%),其次为水产品(5.0%),熟肉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肇庆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生肉(猪肉)中沙门氏菌带菌率较高(30.0%),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氏菌,熟肉未检出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2004~2009年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Lm)、副溶血性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按《广东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对采集的食品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Lm、副溶血性弧菌及EHEC O157:H7菌分离和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从12类908份食品中,共检出致病菌72株,总检出阳性率为7.9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7株,检出率3.82%(17/444);其次沙门菌检出30株,检出率为3.30%(30/908);Lm检出23株,检出率为2.53%(30/90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2株,检出率0.45%(2/444);未检出EHECO157:H7。以凉拌菜、各种肉类和非定型包装熟肉污染较为严重。结论应加强凉拌菜、各种肉类和非定型包装熟肉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方法 克隆fbpa及其上、下游基因,构建其载体质粒;通过酶切反应将上、下游基因分别重组到载体质粒中,形成同源重组质粒;同源重组质粒电转入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采用PCR、Western blot鉴定敲除菌株。结果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基因组DNA无fbpa基因片段,且无FbpA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于基层应用的检测鉴定Lm的方法。方法选取iap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该引物对4株标准株及4株无关茵进行PCR扩增,得到进一步验证。采用PCR和常规方法同时对人工感染的牛奶进行检测鉴定。结果4株标准株获得了预期700bp左右的扩增片段,而同属的L.welshimefi、L.grayi、粪肠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均没有这一特异性条带。检测人工感染牛奶20份,检出率为90%,高于传统分离培养法(60%)。结论建立的PCR法可用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特异、敏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泰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技术要求,2009~2012年间采集泰州辖区内的7大类食品样品647份,对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O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7类致病菌污染食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647份样品总体检出率为11.75%,肉制品、水产品、米面制品、果蔬类及其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乳制品、冷饮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12.56%、18.83%、7.84%、6.93%、6.38%、0、40.0%。在所监测的相关产品中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18.8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7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84%和沙门氏菌1.55%。结论肉制品是主要污染食品种类,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污染菌种,应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治理致病菌引起的食品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污染途径,初步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2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2012年3—12月采集的8大类食品共计360个样品进行沙门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157:H7、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0104:H4、大肠埃希氏菌计数,除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外共计8种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360个样品中除大肠埃希氏菌以外,共检出致病菌30株,检出率为8.3%(30/360)。其中沙门菌检出3株,检出率0.9%(3/320);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1.9%(5/26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株,检出率0.9%(3/330);蜡样芽孢杆菌检出18株,检出率15.7%(18/115);阪崎肠杆菌检出1株,检出率2.5%(1/40)。未检出肠杆菌0157:H7、大肠杆菌0104:H4和志贺氏菌。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15.7%)。结论绵阳市2012年某些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凉拌菜、熟肉制品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高危致病菌。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