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双版纳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登革热暴发疫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28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294例,输入性病例34例(老挝19例、缅甸9例、泰国5例、广州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15.30/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2起暴发疫情,疫情涉及到全州2县1市。发病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9岁,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男性604例,女性709例;职业以商业服务、家政及待业和离退休人员居多。检出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其中本地感染流行株为登革Ⅲ型,境外输入性病例病毒株,老挝为登革Ⅱ型,缅甸为登革Ⅰ、Ⅳ型。[结论]西双版纳州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存在境外输入传染源和适宜媒介伊蚊生存繁殖的生境条件,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疫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研究登革热暴发流行的传播规律,并对灭蚊、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方法 根据登革热疾病的自然史建立登革热暴发流行的SEIR模型。收集2014年广州市的登革热暴发疫情数据,将模型与之拟合,利用χ2检验评价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际疫情数据的拟合优度,获得模型关键参数。应用模型模拟一起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社区暴发疫情,并对无干预、灭蚊、隔离、灭蚊+隔离状态下的疫情发展趋势及不同防控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寻找最优防控方案。 结果 通过模型模拟,在10 000人的社区中输入1例感染登革II型病毒病例,未干预状态下,登革热疫情发展很快,发病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疫情持续超过100 d,超过450人发病。采取隔离措施后,疫情控制效果不明显。采取灭蚊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采取灭蚊+隔离综合措施的效果和采取单项灭蚊措施效果无差别,越早采取灭蚊措施效果越好。 结论 在登革热的暴发疫情处置中,灭蚊是最关键的防控措施,一旦疫情在人群中形成传播,隔离并不能达到阻断传染源的目的 ,只能作为疫情控制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2004年登革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我省2004年登革热疫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和分析2004年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2004年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全年都有,本土病例集中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相一致,登革热流行株为登革热病毒Ⅰ型。[结论]我省与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南方登革热常年流行的省市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土暴发流行的危险性极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荆州市发生的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查明疫情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起疫情共发生登革热6例,6例均出现发热、头痛,3例出现皮疹;实验室检查2例病例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均降低(其余不详),6例血清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G均阳性;6例病例发病前均有到泰国旅游或务工史,有在当地被蚊虫叮咬史。[结论]6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并经实验室确认。由于发现及时,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生二代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对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病例个案及疫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月8日至10月22日合计发病94例,轻型76例,无死亡。病例集中在台江区的新港街道、瀛洲街道与闽侯县祥谦镇和连江县风城镇,为局部暴发;30~59岁57例,男性42例,女性52例;病人血清登革热IgG抗体均为阳性,从6份病人血清中分离出6株Ⅰ型登革热病毒。[结论]本次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2018年发生在宁波市某社区一起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病因,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查阅中心城区各8家市级医疗机构和6个疫点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日志和住院记录进行病例搜索,并对发现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清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和抗体,提取病毒核酸后扩增E基因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追溯传染源。结果该起疫情持续29天,发现病例27例,年龄以40~69岁为主,16例占59.26%。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100.00%)、乏力(37.04%)、头痛(33.33%)等症状为主,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减少占48.15%,血小板计数减少占88.89%。病例发病前2周内均无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24例病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3例病例登革热病毒Ig M抗体阳性。基因序列分析发现,病毒株为登革热病毒1型,与2015年从缅甸输入中国台湾的Myanmar/2015/MG894863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次疫情是由登革热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暴发疫情,输入来源地可能为缅甸。  相似文献   

7.
莆田市涵江区2007年登革热暴发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对2007年莆田市涵江区登革热暴发疫情及疫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用ELISA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用RT—PCR法鉴定登革热病毒型别。[结果]103例病例集中在涵西办事处和商业城管委会,特异性IgM、IgG抗体均为阳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Ⅱ型登革热病毒。[结论]涵江与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起本土暴发流行的危险性极大。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初 ,广州市发生了两次登革热的局部流行 ,发病率低。 1 995年 ,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 ,疫情波及七区一县级市 ,病例数达 5 5 0 5例 ,发病率创历史新高。现将九十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发病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1 发病概况九十年代中期第一次局部发病发生于1 994年 9月 ,于广州市某大院发生了一起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小规模暴发 ,罹患率为 1 2 3% (1 3/1 0 6 )。经疫情紧急处理 ,未引起大院外流行。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 2株Ⅰ型登革热病毒[1 ] 。第二次流行起于 1 995年4月 ,从首例确诊至 8月中旬 ,市区仅确诊 …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0例,本地感染病例765例,累计发病率为10.1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9个区82个行政街(镇);全年本地疫情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明显存在8-9月和10-11月两次发病高峰;共发生60起暴发疫情,其中10起暴发疫情对流行曲线的走势有较大影响,累计病例456例,占全年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59.61%;实验室监测表明2006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Ⅰ型登革病毒,各1例输入性病例,毒株分别为Ⅲ、Ⅰ型登革病毒。结论2006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州市已形成地方性流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连江县凤城镇登革热暴发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凤城地区登革热发病率38.33/10万,9~10月发病,人群普遍易感,40~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结论]本次暴发流行可能由福州流行区输入的登革热病毒Ⅰ型引发。疫报及时、政府重视、措施得当对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赵中飞  何均 《现代预防医学》2015,(14):2624-2625
摘要:目的 查明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原因。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快速检测和PCR核酸检测。结果 患者在柬埔寨务工回国后,出现登革热症状,血样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IgM抗体阳性;疫情发生后,诸暨市迅速启动《诸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患者经住院隔离治疗后1周痊愈出院;对患者居住地开展以灭蚊为主的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10月24日蚊幼指数监测结果BI(布雷图指数)为2,属于安全范围;全市各医疗单位加强对发热病例的检测,在1个最长潜伏期内无二代病例发生,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此起疫情为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培训,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加强外环境整治及蚊媒的监测,防止输入性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为控制类似疫情提供经验。[方法]2009年7月对济南市1起输入性甲型H1N1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报告10例病例,其中境外感染8例,二代病例2例。9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7℃,8例体温≥38.0℃,占88.9%。[结论]此起疫情为境外输入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不排除境外的同源暴露感染,二代病例为未采取防护的密切接触感染发病。此阶段加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强化对病例和密接的管理,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1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控效果。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患者及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登革病毒抗体检测,采用RT—PCR进行登革病毒型别鉴定,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开展蚊媒密度监测。结果首例病例于8月22日发病,末例病例于10月16日发病,疫情持续55d,共发生登革热病例1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9例、临床诊断5例。病例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于9月份(11例)。登革病毒分型结果:检出2个血清型(Ⅲ型和Ⅳ型),其中Ⅲ型1例,Ⅳ型6例。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最高达40,经采取快速杀灭成蚊、清除伊蚊孳生地和对积水点投药杀灭蚊幼等综合防治措施后,布雷图指数降到标准值(5.0)以下,疫情得到控制。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主要由Ⅳ型登革病毒引起。加强登革热病人管理和快速杀灭成蚊、彻底清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潮州口岸1997年和2000年登革热流行情况,以便制定防制对策.方法 整理分析1997年和2000年疫情报告表及登革热病例各案调查表,登革热病人血清病毒抗体测定结果分析及蚊媒监测结果分析.结果 1997年和2000年分别报告登革热病例600例和256例,发病率分别为186.64/10万和78.37/10万.发病最早为8月上旬,最后1例为11月上旬,发病高峰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发病年龄最大90岁,最小2岁,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以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1997年以农民为多,占59.67%;2000年以工人为多,占45.66%.采集部分登革热病人血清作抗体测定,均为登革热病毒抗体Ⅰ型.流行区的新发病例与布雷图指数成正比.结论 暴发流行时,疫区内以一户多例为多见,非暴发流行区多为散发病例.加强传染源管理、防蚊灭蚊是登革热防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绍兴市2015年9月发生的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病例定义回顾性搜索病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登革热抗体;从病例血液样本中分离病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RNA;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蚊媒幼虫密度。结果共发现42例病例,无死亡病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100.00%)、乏力(59.52%)、关节痛(50.00%)、头痛(47.62%)和皮疹(38.10%)。首诊病例7月15日发病,末例为9月23日,历时71天,流行高峰集中在8月30日—9月7日。37例分布在为柯桥区,5例分布在越城区。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3∶1,40岁~(19.05%)和50岁~(19.05%)年龄组比例较高,呈家庭(单位)性聚集。12例病例血液样本检测出登革热Ig M抗体和病毒核酸,测序分析为登革热Ⅱ型病毒。结论外地病例输入、蚊密度高和医务人员诊断能力不足可能是导致该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福建省永安市燕西街道某城中村2019年发生的一起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其特征,并对防控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起暴发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新发病例数和蚊媒密度变化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经采取人工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病例搜索、隔离治疗、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疫...  相似文献   

17.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急性传染病。在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防蚊灭蚊控制传播媒介是主要预防措施。但是灭蚊药水大量使用污染环境,从长远来看不是根本性预防措施。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手段降低蚊媒密度可获得极好的防制登革热媒介的效果〔1〕。慈溪市2004年以前无登革热疫情,2004年10月发生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疫情,共发病83例,其中中小学生发病10例(占12·05%)。为了避免疫情的再次发生,针对小学生这一危险人群,通过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KAP)、行为形成率(BIP),人人动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东省河源市某建筑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和暴发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疫点开展病例筛查和蚊媒调查,采集可疑病例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用RT-PCR方法进行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和分型。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起疫情从首例至末例的时间跨度为51 d,共发生病例32例,均为轻症无死亡。32例病例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15~64岁,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登革病毒Ⅰ型阳性14例。首次伊蚊幼虫密度监测核心区符合防控要求的为11个,占64.71%;警戒区符合防控要求的为5个,占41.67%;监测区符合防控要求的为11个,占52.38%。采取控制措施后10 d,媒介BI值下降至5以下,疫情得以控制。结论本次疫情由登革病毒Ⅰ型引发,首发病例未能及时发现和疫点地区蚊媒密度较高可能是引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登革热流行区应加强疫情和蚊媒监测,做好预警和灭蚊防蚊工作,预防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情况综合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初 ,广州市发生两次登革热局部流行 ,每次流行范围局限 ,发病率低。 1995年 ,广州市发生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 ,疫情波及 7区 1县级市 ,病例数达 550 5例 ,发病率创历史新高。1 发病概况90年代中期第 1次局部发病发生于 1994年 9月 ,于广州市某大院发生了一起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小规模暴发 ,罹患率为 12 .3% (13/ 10 6 )。经疫情紧急处理 ,未引起大院外流行。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 2株Ⅰ型登革病毒〔1〕。第 2次流行起于 1995年 4月 ,从首例确诊至 8月中旬 ,市区仅确诊 4例 ;8月底在番禺沙湾镇发现暴发疫情 ,因疫情报告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充分认识传染病暴发的危害,指导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大连市1952~2008年部分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2-2008年合计发生部分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82起,发病12058例。其中,伤寒与副伤寒19起,发病1606例;细菌性痢疾7起,发病497例;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合计22起,发病7893例;甲型病毒性肝炎34起、发病2062例。发生在农村的49起、发病6487例,发生在城区的33起、发病5571例;水型暴发42起、发病8236例,食物型暴发13起、发病1821例,生活密切接触暴发17起、发病502例;多种因素引起暴发4起、发病1011例,原因不清6起、发病488例;工人(民工)占36.30%,学生占31.83%,农民占16.91%,城镇居民占13.s2%,学龄前儿童占1.29%;其他人群占0.16%。[结论]大连市部分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为供水系统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