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方法。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72例,随机分为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VI服强的松30mg/d,每周减量5mg,总疗程4~6周。注药组也采取标准的抗结核治疗,B超定位包裹性胸腔积液最大腔,胸腔穿刺抽液后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及胸膜增厚程度。结果注药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421±208)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56±214)ml,胸膜增厚钙化明显降低,P〈0.01。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为尿激酶激活纤维蛋白酶,降解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92例中等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穿刺抽液组58例和置管引流组34例。穿刺抽液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置管引流组行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持续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引流量、胸膜肥厚及不良反应。结果穿刺抽液组与置管引流组引流时间分别为(H.23±3.47)d、(7.67±1.97)d;引流量分别为(2304.5±1003.2)ml、(2325±903.7)ml;胸膜肥厚发生率分别为13.8%、8.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术,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的疗效。方法: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5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穿刺引流尽胸腔积液后,治疗组胸腔注入尿激酶20万U+NS40mL,对照组胸腔注入玻璃酸酶1500U+NS40mL。3~5d后再次胸腔穿刺引流尽胸腔积液,观察2组用药前后积液范围、积液深度、用药后引流量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积液范围减少的有效率59.26%,较对照组30.77%有显著性差异(P〈0.05)。引流量:治疗组有效率77.78%,较对照组30.7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是一种简便、有效、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银娇 《江西医药》2009,44(8):780-781
目的探讨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中等量以上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联合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行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每天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0万u,连续3d,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抽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显著缩短,胸液排出量明显增加,胸膜增厚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但气胸发生率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安全,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尿激酶在胸科术后胸腔积液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胸科术后胸腔积液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胸腔灌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试验组抽液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胸膜厚度、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所占百分比(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所占百分比(FVC%)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结论胸科术后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灌注尿激酶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缃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72-73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手术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胸腔穿刺术抽胸腔积液后胸腔注射尿激酶;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痊愈或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治疗上可以考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痊愈或减轻。  相似文献   

7.
王静 《中国医药》2011,6(10):1185-1186
目的 观察胸腔内留置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 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5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尿激酶治疗组给予深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每于抽取胸腔积液后给予尿激酶12.5万单位+生理盐水10ml胸腔注入,尿激酶注入每周不超过2次;对照组应用常规胸腔穿刺方法加生理盐水10 ml胸腔注入,2组均同时给予2HRZE/4HR( H:异烟肼,R:利福平,Z:嗪酰胺,E:乙胺丁醇)口服抗结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厚度及用力肺活量。结果 治疗4周后,2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4.76±2.96)d比(15.44±2.43)d],尿激酶治疗组患者的胸膜厚度及用力肺活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0±0.16)mm比(1.78±0.22) mm;(91.67±1.85)%比(85.45±2.18)%,均P<0.01]。结论 胸腔静脉置管并注入尿激酶可明显降低胸膜粘连的发生,并有效地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赵兵  冯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25-2825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30ml,对照组胸腔内注入异烟肼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同时两组均正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胸膜增厚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宋文涛  张洋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50-151
目的:观察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给予2HREZ(S)/4HR方案,同时治疗组予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术置入胸腔引流管,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对照组常规予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每周2次,直至胸腔积液消失或不能抽出。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9例(82.6%),有效3例(13.0%),无效1例(4.3%),总有效22例(95.7%);对照组显效13例(59.1%),有效5例(22.7%),无效4例(18.2%),总有效18例(81.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72,P〈0.01)。尿激酶注入胸腔后凝血四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细管胸腔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管胸腔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包裹(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先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液体流净后注入生理盐水50ml稀释的尿激酶12.5万U,然后闭管,24小时后排空液体,如果仍有分隔或积液,重复上述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有24例仅一次尿激酶治疗后有效,仅2例无效,总有效率96.4%。注入尿激酶后第一次排液量较用药前明显增多(P〈0.05),而2~3次用药后排液量增多不及第一次明显(P〉0.05)。结论细管胸腔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多房)性胸腔积液是治疗包裹(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及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家族(ADAMs)8对恶性胸腔积液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人院后并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采集胸腔积液,COX-2及ADAM8均采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OX-2及ADAM8分别为(36.37±5.49)ng/mL和(493.60±23.82)pg/mL,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7.35±3.76)ng/mL和(263.18±19.4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0、47.11,均P〈0.01)。两者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8%和80.95%。结论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相比,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OX-2及ADAM8明显升高,可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胸腔内注射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胸腔抽液+胸腔内注射BCG-PSN+联合化疗;对照组给予胸腔抽液+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化疗,观察2组胸膜肥厚情况、胸腔积液吸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6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组平均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为(22±5)d短于对照组的(33±6)d,治疗组胸膜肥厚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0和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G-PSN可以提高胸腔内及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局部抗过敏、抗炎作用,减少胸腔积液渗出,提高化疗疗效,使病情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3.
郭志宏  王健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1):833-833
结核性胸腔积液近年明显增加,常规抽水后部分患者形成粘连、分隔,造成胸膜粘连,再次抽液治疗困难,愈合不理想。用尿激酶(UK)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与常规抽液治疗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胡大杰  王佩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07-3608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临床多采用胸腔反复间断穿刺抽液治疗,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操作棘手,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胸膜肥厚、粘连等并发症较多[1-2],影响病情预后.笔者采用应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3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70例,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3],且经胸片及超声检查定位诊断为中、大量积液,无心、脑、肝、肾功能不全及结核活动性病变、活动性结缔组织病、支气管胸膜瘘,排除过敏体质、出凝血功能障碍及胸腹部外科手术史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0.2±6.9)岁;大量积液13例,中等量积液22例;对照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39.2±7.0)岁;大量积液14例,中等量积液21例.  相似文献   

15.
王华军  王兆华 《淮海医药》2006,24(6):465-466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下,治疗组7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0 000 U,对照组52例不注射.结果 治疗组76例,显效6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52例,显效2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8.8%.结论 规则抗痨下,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可加速胸水的吸收,增加引流量,减轻胸膜增厚度黏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用于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例胸腔积液患者,上述患者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共60例,中等量胸腔积液共55例,少量胸腔积液共45例,包裹性胸腔积液共40例。本组所选患者均行B超胸腔积液检查和X线下胸腔积液检查。记录B超检查下大量胸腔积液、中等量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例数;记录X线检查下的大量胸腔积液、中等量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例数。结果B超检查下大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中等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少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97.8%;包裹性胸腔积液例数符合率为97.5%。X线检查下大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中等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100%;少量胸腔积液符合率为66.7%;包裹性胸腔积液符合率为60.0%。B超在少量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可用于少量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检查,优于x线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8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人院先后顺序并完成治疗者分为两组。A组45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40万U/次,3次/周;B组36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10万U/次,3次/周。两组化疗方案为2HR ZE/6HR治疗。结果:1个月:A组胸腔积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8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1个月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8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包裹性胸腔积液尿激酶注入量不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合并口服强的松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0.9%生理盐水20 mL,同时口服强的松30 mg,1次/d,并联合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联合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膜厚度及胸膜粘连率。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注药后胸膜厚度及胸膜粘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合并口服强的松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4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护肝、支持、抽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胸穿抽液后注射尿激酶1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每周2次.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可加快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胸膜炎性病变,常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积液分隔成多房性积液,致使抽液困难,治疗难度增加。总结2008年7月—2010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房性分隔,使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