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台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3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及输血、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输血、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94例剖宫产高危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对照组(缩宫素)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产妇剖宫产应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某院就诊的高危妊娠产妇66例,随机分为缩宫素治疗的对照组(33例)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的观察组(33例),观察患者产后出血率、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给予高危妊娠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及出血量,不良反应少,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较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高危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4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2例.两组均接受剖宫产术.对照组分娩后立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并肌注缩宫素20U;观察组分娩后立即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和缩宫素20U.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米索前列醇对于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危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并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先后宫体注射和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若宫缩乏力致出血量增加且按摩子宫无效时再行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两组孕产妇均可视情况继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7%,显著低于对照组(28.7%),且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自行好转。结论: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菊英 《中国医药》2013,8(7):973-974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102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1例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对照组51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比较2组术后2h、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2组产妇术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11.8% (6/51),对照组:29.4%(15/51),P<0.05],术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产妇出现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症状,均未作特殊处理,至最后一次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24h内均自行缓解.结论 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在明确诊断后可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120例正常单胎生产,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I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卡前列甲酯栓2枚纳肛;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肌注射缩宫素20IU,卡前列甲酯栓2枚纳肛。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合并的高危因素种数,产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剖宫产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110例,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参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状况、出血量、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产生率、输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降低高危产妇妊娠出血产生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观察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从2015~2016年随机在院分娩的高危孕妇(如疤痕子宫、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剖宫产者中筛选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及垂体后叶素,观察组在给予缩宫素的基础上,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缩宫素用药的基础上,对剖宫产产妇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组则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术毕统计2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内的出血量,并记录第3产程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与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以及护理情况。方法选用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本院成功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208例,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及宫肌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缩宫素及宫肌注射缩宫素的基础上,对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详细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24 h的出血量、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41.3±43.2)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41.8±58.7)ml,术中出血量为(101.3±29.2)ml,产后出血1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97.3±59.5)ml,产后24 h出血量为(347.8±83.1)ml,术中出血量为(156.3±40.2)ml,产后出血9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有效抑制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并且十分安全。产妇的病情监测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需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疗效提高,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防治价值。方法将102例行剖宫产分娩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2组。A组52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B组50例,给予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少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提高子宫收缩率,减少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4.
石巍 《安徽医药》2017,21(2):311-314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113例(包括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0.4 mg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输血率,止血时间、近远期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输血率、止血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米索前列醇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更优,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和输血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用于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112例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胎盘娩出后宫底内放卡孕栓1 mg,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对照组44例,单用催产素20 U宫体肌内注射.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观察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能明显减少高危妊娠产后出血量,较好预防术后出血,具有用药方便、快速、安全和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缩宫素肌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二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高危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比较两组疗效(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分娩前、分娩后2h、分娩后24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2,P<0.05);观察组分娩后2hHR低于对照组,DBP、SB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分娩后24 h S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8,P< 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能够有效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发生,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抽样选取于本院分娩的218例产妇且将随机其均分为两组,即109例观察组产妇仅给予缩宫素,而109例实验组产妇则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其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相比,实验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症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联合用药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具备操作便捷、副作用小、安全科学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