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55只,按随机化原则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5只、模型组25只、乌司他丁治疗组25只,后两组再随机分为5个时间点(1h、6h、12h、24h、48h),每组每时间点各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乌司他丁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乌司他丁10万U/kg,尾静脉注射,分别在各个时间点采血、留尿标本,进行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Urea),尿肾损伤分子(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司他丁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Scr、Urea,尿KIM-1、IL-18、NGAL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曹玥  陈虎  陈凯  陈畅  张宗泽 《安徽医药》2018,22(2):228-23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假手术组(S组)、糖尿病脓毒症组(DS组)、糖尿病脓毒症UTI预处理组(U组).另随机抽取同批次大鼠10只,作C组空白对照.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U组于CLP前1 h予尾静脉注射UTI 100 kU·kg-1.S组拉出盲肠至腹外放置1 min.于CLP术后12 h,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情况,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M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相比,DS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UMA、IL-18、TNF-α、MDA、HIF-1α水平增高,Ccr和SOD活性降低(均P<0.05).DS组相比,U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减轻,UMA、IL-18、TNF-α、MDA含量、HIF-1α水平降低,Ccr和SOD活性增高(均P<0.05).结论 UTI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肾脏缺氧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缺血性急性肾损伤(IAKI)大鼠肾功能及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结扎输尿管法建立IAKI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术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尾静脉推注3 mL·kg-1·d-1 0.9%NaCl;实验组给予尾静脉推注3.0×104 U·kg-1·d-1乌司他丁。3组大鼠均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大鼠肾功能,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血清肌酸酐分别为(71.36±10.31),(108.23±16.36)和(48.15±5.65)μmol·L-1,尿素分别为(13.54±3.42),(21.80±5.65)和(8.37±3.03)mmol·L-1,KIM-1分别为(1.74±0.18),(2.4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2次/d静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7 d的BUN、Cr变化,以及急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患者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急性肾损害发病率及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BUN、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2次/d静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7 d的BUN、Cr变化,以及急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患者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急性肾损害发病率及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BUN、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治疗急性中毒相关肾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128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0万U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常规检测患者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2组之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和对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发病后24h内及72h内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和7.5%,对照组分别为11.3%和2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3、7d后,治疗组均较对照组肾损伤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急性中毒治疗中可以显著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并可促进已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在阻断脓毒症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30万U,2次/d,连用5d。常规监测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脓毒症症状改善时间和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T、RR、HR及WBC治疗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5d的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试验组治疗后5d的IL-10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后5d的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IRS炎性指标超过3d无明显改善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也明显减少(试验组29.2%,对照组62.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上调抗炎因子水平,来调控机体炎性反应过程,从而阻断脓毒症向MODS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血症性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方法:严重脓毒血症性AK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通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记录24h尿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5项检测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较前下降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d3、d7血NGAL、KIM-1和TNF-a明显下降(P<0.05),d7 SCr、BUN降低(P<0.05);治疗后d7实验组24h尿量明显增加,对照组增加不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能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严重脓毒血症性AKI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n=8),B组(脓毒症组,n=32),C组(乌司他丁组,n=32),A组和B组于术后立即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L,C组皮下注射乌司他丁(100 000 U.kg-1,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A组术后和B组、C组术后3,6,12和24 h四时相点采血检测血清E-选择素,同时行循环内皮细胞检测。结果 B组和C组各时相点血清E选择素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1),而各时相点C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又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及损伤;在脓毒症早期乌司他丁干预可能对内皮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kB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20),阳性对照组(B组,n=20)以及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n=2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生理盐水或乌司他丁注射液每12h重复腹腔注射,并于术后0、6、12、24、48、72h分别取尾静脉血2ml,采用RT—PCR和EUSA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k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NF—kB 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B组脓毒症大鼠在6h后开始升高,24h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至72b时NF—kB mRNA及蛋白表达仍高于0h(P〈0.01);C组变化趋势与B组相同,24h达到峰值。但各个时间点NF—kB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NF—kB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露醇对脑卒中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AKI患者62例,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31例),继续使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6—8h1次;对照组(31组)不使用甘露醇,测定两组每个患者第2天、第4天、第7天血肌酐值。结果①治疗组第4日血肌酐(109.3±38.9)mmol/L,第7日血肌酐(118.7±46.3)mmol/L,(t=0.87,P〉0.05);②治疗组第4日血肌酐升高值(37.1±26.2)mmol/L,第7日肌酐升高值(45.4±29.8)mmol/L,(t=0.77,P〉0.05)。结论脑卒中AKI患者使用甘露醇(〈50g/d)是相对安全的,不会导致血肌酐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贾辉  刘志勇 《江苏医药》2005,31(3):194-196,F00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3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组)、抑肽酶组(A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建立兔在体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三组再灌注后4、24、48h三个时点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结果再灌注24、48h,U组BUN值、Cr值比C组和A组低(P<0.05).再灌注4h,U组NAG值最低,A组其次,C组最高(P<0.05);再灌注48h,U组和A组NAG值比C组低(P<0.05),但U组与A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导致全球范围内急重症患者死亡的最常见病因, 其本质是由于机体促炎和抗炎过程失衡, 导致全身炎症级联反应发生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障碍, 并最终演变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肺脏损伤的相关表现尤为常见, 继发于脓毒症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脓毒症患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因此, 早期识别和诊断脓毒症相关肺损伤对患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单链非编码RNAs, microRNAs具有较高的生物特异性、选择性和保守性, 当前已作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被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多项研究证实, microRNAs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差异表达, 通过监测和分析其变异水平能有效对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进行判断。本文回顾分析microRNAs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中的系列研究, 现对异常表达的microRNAs及其在脓毒症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发病因素及乌司他丁对大鼠SAP合并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SAP组、乌司他丁治疗组(U),每组再分为术后6小时和12小时亚组。检测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并对胰、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比较U组给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U组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及胰、肺病理评分与同时点SAP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2)SAP组TNF-α在12小时比6小时明显下降(P<0.05);(3)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与胰、肺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343~0.781,P<0.01)。结论(1)TNF-α、MDA和肺组织MPO是引起SAP合并肺损伤的重要因素,乌司他丁能减轻SAP合并肺损伤;(2)通过检测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可以间接地反映胰、肺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其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IL-10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水平,CD4+/CD8+比值以及TNF-α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宁  李博  陈蓉  张春磊  马常建  高健 《安徽医药》2022,26(8):1548-1551
目的分析早期脓毒症引起肾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住的确诊为脓毒症的新生儿61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与否分为肾小球损伤组21例和肾小球无损伤组40例。估算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评估肾损伤,并找出易引起肾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使用呼吸机、出现黄疸、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凝血功能障碍、胎盘病理证实的绒毛膜羊膜炎、降钙素原(PCT)增高是新生儿脓毒症出现早期肾小球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时出现黄疸[OR=10.86,95%CI(2.05,57.67)]、凝血功能障碍[OR=9.75,95%CI(1.66,57.40)]、PCT增高[OR=1.07,95%CI(1.02,1.13)]是脓毒症新生儿发生早期肾小球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可导致新生儿不同程度的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出生时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及PCT增高是脓毒症新生儿发生早期肾小球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谢友华 《江苏医药》2015,41(2):184-185
目的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00万U泵注,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7d);B组仅采取综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检测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及肺血管外肺水含量。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和疗效。结果与B组比较,A组ICU住院时间缩短[(8.7±2.9)d vs.(11.4±3.5)d](P<0.05),治疗有效率高(75.0%vs.62.5%)(P<0.05),病死率低(15.0%vs.27.5%)(P<0.05)。A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TNF-α、IL-1β和肺血管外肺水含量低于B组(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可减少感染性休克患者肺部炎症反应及毛细血管渗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3000U/(kg·d)、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注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浆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0IS—CRP)含量、血浆肿瘤坏死因子-d(TNF-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血气分析变化。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_6.775,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乳酸、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乳酸、hs—CRP、TNF—d、IL_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02/FiO:)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降低炎l生反应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