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的麻黄不同部位成分的差别。方法以50%甲醇为溶剂,用加热回流法分别提取野生与人工栽培麻黄的茎与根部,再以HPLC测定各个提取液中的麻黄碱的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麻黄挥发油,用GC—MS测定野生与栽培的麻黄挥发油中的成分。结果HPLC测定野生麻黄的茎与根的提取液中分别含麻黄碱0.55%和0.00057%,人工栽培麻黄的茎与根的提取液中分别含麻黄碱0.26%和0.0017%。用GC—MS确定了麻黄挥发油中的45种物质,其中野生和栽培品共有成分13种。结论野生麻黄茎中含麻黄碱的量约是人工栽培的2倍,而在两种麻黄的根中麻黄碱的量都非常低。在麻黄挥发油中未发现麻黄碱。  相似文献   

2.
近年对麻黄的炮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比较及炮制工艺研究上,其炮制方法有蜜炙、清炒、沸水泡、酒炙、姜炙、醋炙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最多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和挥发油,药理作用显示麻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成分变化不同而可能导致的药效差异。  相似文献   

3.
三种方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常压水蒸气蒸馏(NPSD)、减压水蒸气蒸馏(VDS)和超临界CO2萃取(SFE-CO2)法所提取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在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以SFE-CO2法提取效率高,提取成分较完全,为提取当归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对麻黄的炮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比较及炮制工艺研究上,其炮制方法有蜜炙、清炒、沸水泡、酒炙、姜炙、醋炙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最多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和挥发油,药理作用显示麻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成分变化不同而可能导致的药效差异。  相似文献   

5.
蜘蛛香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蜘蛛香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蜘蛛香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检索质谱库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鉴定。结果蜘蛛香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为8.85%,分离得到80个组分峰,对其中的74种成分进行了鉴定分析。结论应用超临界CO2萃取蜘蛛香,提高了挥发油收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天然组分,值得推广应用于蜘蛛香的研究开发和工业提取。  相似文献   

6.
青天葵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青天葵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青天葵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技术和标准图谱检索对照、核对及补充检查的方法,分离和鉴定挥发油中各化学组分,用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学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青天葵挥发油中分离出89个化学组分峰,鉴定出53个峰(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1.82%)。【结论】青天葵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3.55%),4-乙烷基。顺-3-硫代环[4,4,0]癸烷(6.54%),4-甲基-N-(2-氧络-2苯乙基)苯磺酰胺(6.33%),植醇(6.32%),δ-Cadinol(4.54%),β-紫罗兰酮(4.43%),石竹烯氧化物(4.13%),它们的含量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5.84%。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吴茱萸有效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用超临界CO2萃取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 用超临界CO2对吴茱萸进行萃取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共分离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罗勒烯和十四碳二烯,含量分别达36.46%与45.57%。结论 用超临界CO2萃取吴茱萸的脂溶性挥发油成分和有机酸,方法简单,萃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 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收率较水蒸气蒸馏法高,提取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42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分离出152种成分,两种提取方法 得到的挥发油中有20种成分不同,且藁苯内酯和丁烯基酜内酯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川芎挥发油较水蒸气蒸馏法更方便,但水蒸气法能提取更多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挥发油及醇提物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确定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的质量。【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别对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中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以及醇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五指毛桃根皮中挥发油的含量高于根木质部;五指毛桃根皮与根木质部所含的化学成分相似,挥发油成分以十六酸、油酸 亚油酸、亚油酸酰胺、软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其乙醇提取物中以补骨脂素、十六酸、十六酸乙酯、佛手内酯、油酸、亚油酸为主。根皮中补骨脂素的含量高于木质部。【结论】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相似,其中根皮部的挥发油成分和补骨脂素含量均高于木质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GC/MS分析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顶空取样,用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SD)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固相微萃取法30min可萃取出20个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提取6h可萃取出2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结论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麻黄中挥发物的提取分析,更简单、快速、灵敏和无溶剂,可以作为中药麻黄的质量评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田口实验设计法优选麻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麻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醇提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筛选.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以麻黄和石膏为主要配伍的经方进行分析,归纳麻黄与石膏的主要配伍规律。认为麻黄与石膏既可相互制约,又可相互为用,通过剂量的调整和方中其他辅助药物的加减变化,二者配伍应用可以实现发汗清热兼顾、以发汗为主和以清热为主等不同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麻黄对高脂食大鼠胆固醇的影响及影响成分。方法 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 麻黄能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结论 中药麻黄有拮抗高胆固醇血症的功效,其拮抗作用的药理成分不能排除有麻黄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探《金匮》运用麻黄的规律,①发汗除邪,②宣肺平喘,③温经止痛,④宣肺利水,⑤温阳化饮,广泛用于外感、内伤杂病之中;麻黄亦表亦里,亦宣亦散,亦温亦通,配伍精当,曲尽其妙,灵活运用于临床,实为“方书之祖”。在仲景的影响启迪下历代医家对麻黄均有湛深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笔者就麻黄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配伍运用亦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拗汤加味方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三拗汤加味及其组方药材麻黄、苦杏仁和细辛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三拗汤加味挥发油的GC-MS TIC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组方药材麻黄和细辛的贡献,但是也发现单味药材麻黄、苦杏仁和细辛中一些化学信号于复方三拗汤中未检测到.结论:利用GC.MS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三拗汤加味方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揭示其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基源的溪黄草药材进行显微鉴定。【方法】分别取不同基源的溪黄草——溪黄草、狭基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线纹香茶莱的成熟叶片、叶片中部及中上部干燥叶,采用不同的方法制片后,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叶表皮、叶横切面和叶粉末的结构特征。【结果】4种溪黄草标本的叶表皮在表皮细胞、气孔分布、非腺毛、小腺毛、腺鳞等部位, 叶横切面在表皮细胞、表皮细胞垂周壁外切向壁、腺毛、非腺毛、腺鳞、气孔、叶肉、主脉、维管组织等部位,叶粉末在表皮细胞、气孔、腺鳞、腺毛、非腺毛、导管等部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不同基源的溪黄草药材在叶表皮结构、叶组织结构和叶粉末几方面均具有不同的显微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不同提取方法对麻黄中麻黄碱提取得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比较优选麻黄浸提方法。方法 以盐酸麻黄碱为化学成分指标 ,对中药麻黄 5种提取方法 (半仿生法、水煎煮法、温浸法、酸性乙醇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 )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结果 麻黄碱的提取得率为半仿生法 >水煎煮法 >酸性乙醇回流提取法 >温浸法 >水蒸气蒸馏法。结论 半仿生法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测定方法对中药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方法(药典法)和<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2种方法(检验一法和检验二法)测定.[结果]3批淫羊藿药材中,药典法所测总黄酮含量均值为27.21 g/kg,检验一法所测总黄酮含量均值为9.22 g/kg,检验二法测得的总黄酮含量均值为8.21 g/kg.[结论]采用保健食品检验二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更为简便、合理,可考虑作为淫羊藿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点红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点红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一点红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80个化合物,鉴定其中2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6.97%。结论:一点红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Oplopenone和石竹烯氧化物。  相似文献   

20.
麻黄、五味子影响肺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麻黄、五味子对肺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影响差异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氢化可的松组、麻黄组、五味子组以及麻黄五味子组.采用博莱霉素A5(7 mg/kg)气管滴入方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灌胃生理盐水(6 mL/kg)28 d;中药水煎液浓缩至每毫升含原药材1 g,麻黄组、五味子组分别灌胃麻黄(5g/kg)、五味子(2.5g/kg)水煎液28 d,麻黄五味子组灌胃麻黄水煎液(5g/kg)7 d后灌胃五味子水煎液(2.5g/kg)至28 d,氢化可地松组肌注氢化可地松20 mg/kg 28 d.于7、28 d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 7 d时,模型组血浆ET-1含量升高,较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6-Ke-to-PGF1a含量较假手术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d时,麻黄五味子组与氢化可的松组血浆ET-1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6-Keto-PGF1a含量较7 d时均有所升高.模型组肺微血管密度显著多于假手术组及各治疗组(P<0.05),麻黄组对肺小动脉血管新生的抑制高于五味子组、麻黄五味子组.结论 麻黄对改善肺纤维化大鼠肺系数有积极作用,麻黄、五味子联合应用对肺纤维化的肺部小动脉损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