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对比评价.方法: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和6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产妇分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治疗后的产妇盆底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可以从数据中得出,在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前观察组的盆底收缩压和盆底静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功能降低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产后6~8周进行盆底肌力筛查的初产妇630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组300例,阴道顺产组330例.应用手法检测和仪器检测两种评价产后盆底肌力功能.结果 阴道分娩组Ⅰ类肌纤维受损327例(99.09%),Ⅱ类肌纤维受损328例(99.30%),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受损294例(98.00%),Ⅱ类肌纤维受损295例(98.30%),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153、5.787,均P<0.05).结论 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均有影响,就损伤程度而言,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的损伤程度更大,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肌损伤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幼保健》2019,(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超声指标及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选择性剖宫产组44例,经阴道分娩组44例,均于产后6~10周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查。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UTA)、宫颈外口的位置(CMP)、膀胱颈的位置(BNP)、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宫颈外口移动度(CDD)以及盆底不同肌纤维的肌力。结果静息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CM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CM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同状态下两组PU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阴道分娩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6. 35±8. 22) mm、(42. 78±32. 48) mm、(13. 94±9. 68) mm,选择性剖宫产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5. 01±9. 00) mm、(32. 10±28. 34) mm、(12. 14±10. 2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选择性剖宫产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与选择性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损伤以及对盆底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分娩方式,预防PFD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幼保健》2019,(7)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及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43例)和剖宫产组(4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肌肉锻炼进行盆底康复锻炼,为期2个月。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康复疗效。结果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肌力V级比例高于剖宫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自然分娩组总有效率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均会使产妇盆底肌损伤,应及时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自然分娩产妇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6.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一直是近年来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占孕产妇死亡的 2 3.5 2 %、33.33%。近二三十年来剖宫产率在全世界各地 ,尤其在我国迅速提高 ,过高的剖宫产率会引起许多并发症 ,如产后出血、术后感染、医疗费用的上升以及手术疤痕给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带来困难 ,使剖宫产率更迅猛的上升等等[1] 。现将我院 1998年 5~ 9月单胎分娩的 5 34例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临床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8年 5~ 9月 ,在我院单胎分娩的产妇共 5 34例。其中初产妇 485例 ,经产妇 49例。自然分娩 35 3例 ,臀位助产 1例 ,低位产钳助产 30例 ,子宫下段剖…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幼保健》2017,(4)
目的通过盆底功能评估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状况,分析比较剖宫产与正常产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该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中心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10 540例,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4 490例)和正常产组(6 050例),比较观察两组产妇PFD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盆底肌力的影响。结果正常产组盆底疲劳度异常、肌力损伤、肌力收缩失调、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腹直肌分离及阴道闭合不全等情况的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产组产妇两类肌纤维肌力受损情况均高于剖宫产组产妇(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均对盆底肌力有影响,但是剖宫产对产妇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小于正常产,为提高盆底肌力,产妇产后应早日进行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并给予康复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4月于产后6~8周筛查盆底肌力的39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娩体位、会阴损伤进行分组,探讨以上因素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并为盆底肌力异常的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结果阴道分娩组的Ⅰ类、Ⅱ类肌肌力异常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Ⅰ类及Ⅱ类肌肌力异常的发生率低于产钳助产组,会阴侧切及裂伤组的Ⅰ类及Ⅱ类肌肌力异常的发生率高于会阴完整组(P<0.05)。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的盆底肌力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助产、会阴侧切都会影响产妇的盆底肌力,分娩体位对盆底肌肌力无显著性影响,对盆底肌异常的产妇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及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0月102例产后来我院门诊复查产妇为研究组,分析顺产和剖宫产产妇的盆底功能,并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选取同时间段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剖宫产产妇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和收缩时间高于顺产产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剖宫产和顺产产妇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和收缩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的改善,其中顺产产妇这3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顺产产妇经过康复训练后,盆底功能仍弱于剖宫产产妇(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剖宫产产妇的盆底功能优于顺产产妇,通过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功能,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后复查的产妇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进行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两组均在产后6周开始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再生育妇女盆底功的影响,为促进产妇盆底康复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54例二胎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根据分娩方式及初产后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分为顺产未治疗组330例,顺产治疗组70例,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204例,选择性剖宫... 相似文献
12.
分娩相关因素对产后6个月盆底肌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产后盆底肌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研究,了解分娩相关因素对盆底肌强度的影响及改变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单胎活婴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认知能力正常初产妇439例,对其产后6个月盆底肌强度及其分娩相关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不同的分娩方式(χ2=6.146,P=0.100)、第一和第二产程经历时间的长短、会阴损伤的不同形式在产后6个月时的盆底肌强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38.950,P=5.389;P=3.477(精确概率法)];而会阴伤口长度>3cm和≤3cm在产后6个月时的盆底肌强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8(精确概率法)];不同盆底肌强度的妇女产后6个月张力性尿失禁患病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3,P<0.05).结论 不同的分娩方式、产程的长短及会阴是否直侧切对盆底肌强度的影响在产后6个月后可基本修复,而过大的会阴伤口对盆底肌强度的影响在产后6个月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绝经期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9月~2009年9月该院妇保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77例,其中初产为剖宫产者36例、阴道顺产者41例,采用盆底肌力检测法、阴道检查法对盆底肌力及有无阴道萎缩进行评价并对比研究。结果:剖宫产组盆底肌力≤3分者达77.8%(28/36),≥4分者占22.2%(8/36);阴道分娩组≤3分者达78.0%(32/41),≥4分者占22.0%(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道萎缩率剖宫产组为38.9%(14/36),阴道分娩组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肌力影响不明显,但阴道分娩者阴道萎缩的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提示阴道分娩对围绝经期女性的阴道萎缩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产前、产后连续盆底肌锻炼干预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检、分娩的孕产妇15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A组)106例与剖宫产组(B组)44例;根据产前、产后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防治将A组分为干预组(Aa组66例)与未干预组(Ab组40例),B组亦分为干预组(Ba组19例)与未干预组(Bb组25例)。产后6周、12周对以上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产后6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均显著高于Bb组(P0.05),但两亚组患者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12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Bb组(P0.05)。(3)产后12周Aa组阴道前壁脱垂、后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Ba组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Bb组(P0.05)。结论围产期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顺产和剖宫产后盆底肌功能,有助于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曹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116-119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周回院复查且行盆底康复治疗的2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100例,常规组仅产后6周后给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比两组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PFIQ-7)、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WHOQOL-BREF)评分等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等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PFDI-20、PFIQ-7评分等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尿失禁发生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周菊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6):1019-1021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06例产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产后6个月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和尿失禁情况,产后并发症及术后性生活。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 =7.31,P<0.05),而尿失禁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73,P<0.05),观察组尿垫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75,P<0.05)。观察组产妇腰骶痛、子宫缩复不良、子宫后倾后屈、子宫脱垂、痔疮和阴道壁膨出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别为3.54、15.73、4.29、11.62、7.76、6.14,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性生活水平均显著提高(χ^2别为17.30、121.69,均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性生活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χ^2=2.48,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系统,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评价的差异。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单胎、足月、头先露活产儿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采取择期剖宫产分娩的100例初产妇,纳入观察组;而采取阴道分娩的100例初产妇,纳入对照组。对2组初产妇均按照《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标准进行管理,并采取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2组初产妇均在孕前排除生殖道畸形、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底功能障碍(PFD),孕期无严重内、外科并发症。于产后42 d左右,对2组初产妇SUI发生率,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分度,以及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分级等进行检测。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初产妇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2组初产妇产后近期SUI发生率及Ⅰ~Ⅲ度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初产妇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分级构成比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 结果①2组初产妇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主要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年龄、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的POP-Q评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gh(生殖道裂隙),长度分别为(2.8±0.4)cm与(3.0±0.6)cm,pb(会阴体)长度分别为(3.6±0.3)cm与(3.5±0.3)cm,tvl(阴道总长度)分别为(8.4±0.6)cm与(7.4±3.9)cm,Aa点(阴道前壁中线距离处女膜3 cm处)分别位于(-2.0±0.8)cm与(-1.3±0.8)cm处,Ba点(阴道前壁脱出距离处女膜最远处)分别位于(-2.1±0.8)cm与(-1.4±0.7)cm处,Bp点(阴道后壁脱出距离处女膜最远处)分别位于(-2.9±0.4)cm与(-2.7±0.5)cm处,上述测定结果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4,P=0.006;t=2.537,P=0.019;t=-2.534,P=0.012;t=-6.187,P<0.001;t=-6.585,P<0.001;t=-3.123,P=0.002);而Ap点(阴道后壁中线距离处女膜3 cm处)、C点(阴道前穹窿或阴道残端距离处女膜处)、D点(阴道后穹窿距离处女膜处)的测定结果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初产妇Ⅰ~Ⅲ度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为21.0%(2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0%(98/100);Ⅰ~Ⅲ度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为13.0%(13/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26/100);2组Ⅰ~Ⅲ度阴道前壁、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46,P<0.001;χ2=5.383,P=0.016)。2组Ⅰ~Ⅲ度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初产妇产后近期SUI发生率及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分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择期剖宫产分娩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产后近期SUI发生率、盆底肌纤维肌力分级和子宫脱垂分度比较无差异。但是,POP-Q评分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阴道分娩可能成为产后PF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6月足月分娩产后42天复查的110例产妇分为剖宫产组(53例)和阴道分娩组(57例),均给予个体化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盆底肌肉压力检测,评价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的阴道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及Ⅱ类肌纤维的快速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者(P<0.05)。经盆底康复治疗后,两组的静息压、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收缩强度、Ⅰ类持续时间及Ⅱ类收缩个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阴道分娩组的阴道静息压仍低于剖宫产组(P<0.01),其他检测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的阴道张力及盆底肌力低于剖宫产者;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肌功能均能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