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囊疾患9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就超声诊断的92例阴囊内所见疾患的影像学特征、血流分布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均为我院2000-03/2007-11住院或门诊患者92例,年龄5~75(平均35)岁。均经临床治疗观察和部分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睾丸肿瘤13例,睾丸扭转1例,睾丸炎1例,睾丸血肿1例,睾丸微结石1例,鞘膜积液44例,附睾囊肿11例,附睾炎14例,附睾结核3例,腹股沟部隐睾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附睾及睾丸结核的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患者24例侧附睾及睾丸结核的超声表现、手术病理及有关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附睾切除,4例行附睾睾丸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结核性附睾炎20例,结核性附睾-睾丸炎4例。结果病变位于附睾头部6例,尾部11例,整个附睾受累7例。肿大附睾呈低回声15例,呈混合回声9例。4例睾丸受累,显示为弥漫性肿大呈低回声2例,局部低回声结节1例,增大睾丸内显示粟粒样小低回声结节1例。鞘膜积液、窦道形成、阴囊壁冷脓肿形成分别为15例、2例和1例。结论超声检查示附睾呈低回声非均质肿大或伴随睾丸低回声,有窦道形成或阴囊壁脓肿形成对诊断结核性附睾炎或附睾-睾丸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7岁,间歇性右侧附睾肿痛2年余.加重1天.以右附睾结核、右肾结核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右侧睾丸、附睾肿大,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压痛(+)。左侧正常。前列腺指诊正常。超声检查:左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右肾大小106mm×61mm,形态饱满.体积略增大,包膜欠光整,实质变薄.厚度3~7mm,肾盏扩张呈“花瓣样”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附睾睾丸结核平扫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特征。方法 对比观察15例附睾睾丸结核(病变组)与1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20只正常睾丸)的MRI表现。结果 病变组2例单侧附睾结核,11例单侧附睾并睾丸结核,1例双侧附睾结核累及双侧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1例双侧附睾并睾丸结核累及前列腺;附睾及睾丸病变T1WI均呈等、低混杂信号,内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等、高、稍低混杂信号,DWI呈稍高信号或环形高信号,ADC值降低,DCE呈不均匀强化,随时间延长环形强化特征更明显。DCE还可显示输精管壁增厚、强化,前列腺内斑片状无强化及精囊腺多发环形强化。结论 MRI能准确评估附睾睾丸结核累及盆腔范围,DWI及DCE-MRI对附睾睾丸结核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睾丸结核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37例临床诊断为睾丸结核的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特征。 结果37例患者中单侧睾丸结核26例,双侧睾丸结核11例。临床症状以阴囊肿大、慢性肿胀疼痛为主。超声检查表现多样,以片状低回声及混合回声(17/37,45.9%)、粟粒样结节(18/37,48.6%)、结节或肿块(6/37,16.2%)、窦道形成(8/37,21.62%)为主要超声表现,部分患者可多种征象并存。32例患者同时伴发附睾结核声像图改变,表现为附睾弥漫性增大、结节或脓肿。 结论睾丸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详细了解相关病史,熟练掌握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附睾结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及其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附睾结核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33例附睾结核患者超声正确诊断29例,诊断符合率为87.9%。3例附睾呈弥漫性病变,血供丰富;13例附睾内见结节病灶,其中3例结节内有液性无回声区,3例内有点状高回声区,7例呈低回声;17例阴囊内多发病灶,其中11例附睾表现为弥漫肿大、回声不均、血供增多。附睾结核依发生部位可将超声表现分为弥漫型、结节型、复杂型,其中结节型依回声及病理表现又分为脓性结节、钙化结节和干酪结节。结论弥漫型附睾结核容易累及睾丸,应早期手术;脓性结节以手术治疗为主;钙化结节无需手术;干酪结节先药物治疗,如效果不佳应手术治疗;复杂型必须手术治疗。超声首诊怀疑附睾结核时,系统扫查泌尿系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泌尿系结核。  相似文献   

7.
附睾疾病的高频彩超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总结了58例临床诊断为附睾疾病的高频彩超诊断资料,以探讨附睾疾病高频彩超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本组58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17~70岁,平均38.5岁。45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阴囊肿大、疼痛及发热,3例表现为阴囊不适感。经高频彩超检查后,临床确诊为急性附睾炎38例,附睾结核8例(其中5例附睾结核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附睾囊肿12例。超声诊断仪为ATLHID3000,线阵探头,频率5~12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阴囊部位,先观察声像图,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C…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5例睾丸附件扭转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在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附近探及一非均质高回声结节,结节内未探及血流信号;22例患者同时伴有同侧睾丸及附睾轻度增大,且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对侧相对增多;24例患者伴有同侧精索增粗;...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附件扭转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睾丸附件位于睾丸的上端靠近附睾头的下方.大小为1~10mm圆形小体.为胚胎期中肾旁管头端的残留.睾丸附件扭转是儿童阴囊急性肿痛的常见原因。本文总结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病的诊断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2001-12/2008-06经手术证实的隐睾症患者94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35岁,平均9.8岁。均以一侧或两侧阴囊内未能触摸及睾丸而就诊。其中左侧隐睾34例,右侧隐睾45例,双侧隐睾15例,共有109个隐睾。全部手术探查,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或睾丸切除术,切除的睾丸送病理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11.
附睾结核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附睾结核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约占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48.5%[1]。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及体检,对早期的附睾结核和急性发作附睾结核易误诊[1]。确诊则需附睾穿刺活俭[2]。明确附睾结核的范围、分期对选择治疗方案很重要。笔者分析5例附睾结核的MRI表现,旨在探讨MRI的诊断作用。回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经我院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附睾结核5例。男性,年龄18-37岁,病程2-4年;5例均为慢性起病,皮肤均无窦道形成;单侧者4例,双侧者1例;局限于附睾者3例,累及同侧睾丸者2例。2例累及睾丸者术前行B超检查诊断为睾…  相似文献   

12.
周海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686-268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阴囊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了110例不同阴囊疾病的超声特征.结果 110例中附睾囊肿27例,睾丸囊肿4例,腹股沟斜疝10例,睾丸附睾炎13例,鞘膜腔积液35例,睾丸微石症8例,睾丸内钙化灶2例,精索静脉曲张17例,睾丸附睾发育不良6例,隐睾6例,睾丸损伤4例,睾丸扭转3例,睾丸肿瘤4例.结论 把二维特点、血流特点和增加腹压等结合起来,多次检查可提高阴囊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对临床治疗提供很大帮助,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附睾结核临床发病较少且易误诊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2 0例附睾结核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经临床诊断为附睾结核病 2 0例 ,其中年龄最大的 70岁 ,最小的 2 2岁 ,平均年龄 38岁。以附睾肿痛入院者 6例 ,以发热、阴囊红肿入院者 4例 ,7例在住院时出现附睾不适、红肿而被发现 ,3例以附睾无痛性肿块入院 ;合并睾丸结核 2例 ,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2例 ,浸润型肺结核 5例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例 ,合并脊椎结核 5例 ,腹腔结核 3例 ,淋巴结核 3例 ,合并前列腺结核 2例 ,皮肤结核 2例 …  相似文献   

14.
超声检查睾丸微石症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睾丸及附睾超声检查资料,探讨睾丸微石症(TM)临床意义。方法根据TM声像图将其分为典型性TM(CTM)和局限性TM(LTM)。超声显像检查显示典型TM的患者为TM组;同期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中发现睾丸、附睾、鞘模腔异常声像图的患者列为其他病变组,未发现睾丸、附睾或(和)鞘模腔异常声像图的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TM及睾丸、附睾、鞘膜其他病变的发生率、年龄以及TM与不同睾丸、附睾、鞘膜其他病变合并发生率、年龄的差异。结果 2002年9月至2009年12月接受睾丸及附睾超声检查的5248例患者中显示189例TM,检出率3.60%(189/5248);平均(35.88±18.22)岁。其中CTM153例,LTM36例,二者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同期检查的患者中显示睾丸、附睾或(和)鞘模腔异常声像图2357例,其年龄与TM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0)。对照组2702例,其年龄与TM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78例TM患者显示了97处附睾、睾丸或(和)鞘膜异常声像图,合并率3.06%(78/2546);69例睾丸实性肿瘤中有7例患者合并CTM,CTM发生率10.14%(7/69),没有发现合并LTM。结论 TM的发生可能和曲细精管的发育缺陷或青少年的某种活动方式、会阴部特别是睾丸易受损伤等有一定的关系,无证据提示TM与睾丸恶性肿瘤有特殊的关系或提示TM就是睾丸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 男,27岁,未婚。来诊时间:2001-08-09T10:00,诉4h前突发左侧睾丸剧烈疼痛、睾丸肿大,在当地医院以急性附睾丸炎治疗,因病情逐渐加重,来我院治疗。检查:左睾丸抬高横位,明显肿大,触痛明显,睾丸附睾界线不清,阴囊抬高试验阳性。血WBC1.32×10^9/L,N0.82,L0.18。彩超检查:睾丸呈横位,体积4.7cm×5.0cm×5.5cm,被膜光滑完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布氏杆菌性与非特异性睾丸附睾炎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布氏杆菌性睾丸附睾炎组(A组)和非特异性睾丸附睾炎组(B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行阴囊超声波检查,检测指标包括受累侧睾丸体积、附睾头尾部厚度、阴囊积液、睾丸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等,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睾丸体积、附睾头部和尾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0.106,0.129)。两组分别有25例和4例睾丸回声呈非均匀性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分别有27例和26例患者合并阴囊积液,其中A组24例积液透声差,B组为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A组睾丸动脉PSV和EDV明显快于B组(P=0.002、0.011),但两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1)。结论:布氏杆菌性睾丸附睾炎在超声上特异性表现为受累睾丸及附睾增大且回声呈非均匀性减低,阴囊积液透声差,睾丸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据此可初步与非特异性睾丸附睾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和睾丸附件扭转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4例睾丸扭转和37例睾丸附件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 总结二者鉴别诊断要点。结果:睾丸扭转特异性表现为睾丸内血运减少或消失以及睾丸上方无血运高回声团块。睾丸附件扭转超声表现为睾丸与附睾头之间或睾丸旁不均质高回声结节及睾丸、附睾内血运轻度增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和睾丸附件扭转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附睾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附睾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附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附睾炎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附睾炎中,慢性附睾炎36例、附睾精子肉芽肿性炎9例、急性附睾炎7例及附睾结核3例。其中2例附睾精子肉芽肿性炎和1例急性附睾炎误诊为附睾肿瘤。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能准确诊断附睾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睾丸附件扭转(T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临床确诊为TTA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诊断TTA的诊断符合率为88.1%(37/42);4例误诊为睾丸附睾炎,1例误诊为腹股沟疝。42例TTA中,11例合并睾丸微石症,18例患侧睾丸附睾稍增大,血流稍增多(其中4例误诊为单纯的睾丸附睾炎),25例患侧睾丸鞘膜腔内有少量积液。超声检查示附睾头旁见不均质高回声结节,彩色多普勒示结节内无血流信号。结论 TTA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高频超声对其的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儿睾丸附件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睾丸附件扭转手术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82例患儿经手术证实睾丸附件扭转,归纳超声表现为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部附近可见类圆形结节,呈不均质强回声43例,等低回声者39例,伴不同程度附睾肿大80例(98%),阴囊壁增厚74例(90%),鞘膜积液56例(68%),精索增粗52例(63%),睾丸肿大21例(26%),诊断符合率为93%(76/82)。结论:睾丸附件扭转声像图有较明显的特异性改变,高频探头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准确性高,能够快速明确诊断以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