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LJDT)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自由基代谢及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治疗机制。方法采用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MC组)、阳性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HLJDT大中小剂量组,每日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后检测脑组织中自由基代谢指标(SOD、MDA),并应用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含量。结果 HLJDT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及HLJDT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IL-6含量(P<0.01);HLJDT小剂量组IL-1β含量低于CMC组,但HLJDT各剂量组及盐酸多奈哌齐组与模型对照组(CM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HLJDT治疗AD的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LJDD)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cerebral blood flow,and reduce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to the brain and its energy metabolism.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observe the cerebroprotective effect of HLJDD on an Alzheimer’s disease rodent model,prese-nilin-1/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 double transgenic mice.HLJDD reduced serum 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1β levels,decreased 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gene and senile plaque expression,resisted oxidation,and reduced free radical-induced injury,thereby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of these mice.Moreover,HLJDD at 433 mg/kg per day exhibited better effects compared with that at 865 or 216 mg/kg per day,and donepezil hydrochloride at 30 mg/kg per day.Thu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LJDD may have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 (valproic acid sodium salt,VPA)处理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presenilin1,PS1)双重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是否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APP/PS1双重转基因AD模型种鼠交配后产下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运用VPA 30 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4周.药物处理后采用免疫组化、甲硫素S染色检测VPA对老年斑(senile plapues,SP)的影响,用Nissl染色、Tunel染色观察脑内神经元的变化,并采用ELISA定量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peptide,Aβ)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及甲硫素S染色结果显示:VPA治疗组较生理盐水组的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域的老年斑数量明显减少(t = 7.78,P < 0.01).Nissl染色发现VPA治疗组小鼠皮质及海马内的神经元数目较生理盐水组增加;Tunel染色显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凋亡神经元明显减少(t = 5.95,P < 0.01);ELISA结果提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Aβ40(t = 4.23,P < 0.01)和Aβ42(t = 7.51,P < 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VPA处理能显著减少AD模型小鼠减少脑内Aβ的沉积和老年斑的形成,通过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来增加神经元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探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名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及25名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的抑郁症治疗前后与20名健康对照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IL-1β和IL-6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有研究表明,肢体创伤性应激可导致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而对脑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水平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此文报告肢体创伤应激后小鼠脑内IL水平的变化。1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IL-1β、IL-2及IL-6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均购自解放军总院科技开发中心,仪器采用中国同位素公司生产的γ计数仪。  相似文献   

6.
近年有研究表明,肢体创伤性应激可导致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1],而对脑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水平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此文报告肢体创伤应激后小鼠脑内IL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 1,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不同年龄阶段自噬水平变化,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神经病理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6个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将1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f组。各组对应给予生理盐水或人Lf(2mg·kg~(-1)),鼻饲3个月。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神经斑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共定位;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的功能状态;Western blot检测神经核抗原(NeuN)、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鼻饲Lf组小鼠脑内Aβ阳性染色减弱,Aβ神经斑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受抑制而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不明显,海马神经元的尼氏染色增强,GPX4、TFAM和NeuN等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人Lf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有效保护APP/PS1小鼠的神经元,减缓APP/PS1转基因小鼠病理生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脑组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对EAE发病保护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粗制碱性髓鞘蛋白抗原(Wistar大鼠全脊髓匀浆)+完全福氏完全佐剂(CFA)免疫豚鼠建立EAE模型。40只豚鼠分成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EAE低剂量组和EAE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对照组、EAE各组高峰期脑组织IL-1β、IL-6含量。结果EAE对照组、EAE低剂量组和EAE高剂量组脑组织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AE高、低剂量组脑组织IL-1β、IL-6水平比EAE对照组低,EAE高剂量组脑组织IL-1β、IL-6水平比EAE低剂量组低(P〈0.05)。结论EAE豚鼠存在明显免疫功能紊乱,阿托伐他汀有降低EAE模型脑组织IL-1β、IL-6水平作用,其对EAE发病的免疫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IL-6产生而发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APP/PS1双转基因AD传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 观察其学习记忆功能.方法 PCR鉴定APP/PS1双转基因AD传代小鼠的基因表型, 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记忆功能.结果 9只APP/PS1双转基因AD传代小鼠基因组DNA中5只小鼠基因组DNA扩增出约350 bp大小条带,认为成功转入APP和PS1基因.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水迷宫潜伏期比对照组小鼠明显延长.结论 利用PCR扩增APP基因可对APP/PS1双转基因AD传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 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能够较好地模拟AD患者的临床表现, 为AD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转APP/PS1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APP/PS1小鼠)早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乙酰胆碱能系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法评定3月龄APP/PS1小鼠及相应野生型(WT)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沉积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乙酰胆碱(ACh)含量以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并探讨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与其空间记忆能力、ChAT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水迷宫评定结果显示两组小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APP/PS1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29.02±4.27)%〕和距离百分比〔(28.85±3.77)%〕较WT小鼠均下降(P<0.05)。APP/PS1小鼠脑组织中尚无Aβ斑块的沉积。APP/PS1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45.23±1.40)ng/g prot〕和ChAT活性〔(279.53±12.13)U/g组织湿重〕均较WT小鼠〔分别为(54.08±4.84)ng/gprot、(315.84±11.32)U/g组织湿重〕显著降低(P<0.05),两组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与其空间记忆功能(目标象限航行时间百分比、目标象限航行路程百分比)呈正相关(r=0.861、r=0.874,P<0.05),ACh含量与ChAT活性呈正相关(r=0.926,P<0.05)。结论 APP/PS1小鼠空间记忆功能障碍、ACh含量减少和ChAT活性降低可发生于Aβ斑块沉积之前。脑组织中ACh含量减少和ChAT活性降低可能与APP/PS1小鼠记忆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桦脂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干预作用及海马突触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探索治疗AD提供新的可能。方法 采用白桦脂醇干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57BL/6J健康小鼠为对照组。通过行为学观察学习记忆能力、在体电生理记录海马神经元的生物电、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Realtime PCR法检测PSD-95和Synapsin-I水平。结果 水迷宫检测结果发现白桦脂醇能改善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电生理检测AD模型组长时程增强(LTP)幅值低于对照组,经过白桦脂醇干预治疗后,白桦脂醇各组LTP幅值较AD模型组升高;AD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白桦脂醇干预治疗后凋亡率下降;AD小鼠模型海马区PSD-95和Synapsin-I表达下降,但经白桦脂醇干预后其表达上升。结论 白桦脂醇通过使海马PSD-95和Synapsin-I的表达增加,发挥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使海马长时程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加兰他敏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C/EBPβ表达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皮下注射加兰他敏溶液5mg/kg,2次/d,连续治疗8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于干预治疗8周后开始测定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连续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C/EBPβ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Morris检测第5、6天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P0.05),而治疗组其逃避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同时治疗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明显抑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表达面积〔(5.003±0.823)%〕及C/EBPβ的表达量(87.711±14.622)较模型对照组〔(7.116±1.040)%,119.920±16.901〕明显减少(P0.05,P0.05)。结论加兰他敏改善APP/PS1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及C/EBP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血管性痴呆炎症损伤机制及小檗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血管阻断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檗碱治疗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TNF-α、IL-1β、IL-8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海马区TNF-α、IL-1β、IL-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行为学症状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海马区TNF-α、IL-1β、IL-8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存在剂量依赖现象。结论炎症反应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小檗碱抑制炎性的表达存在剂量依赖现象。小檗碱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小檗碱可能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如TNF-α、IL-1β、IL-8等)来抑制炎症反应的途径而发挥脑保护作用,使血管性痴呆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动态变化及其与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及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2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出血后24 h、72 h、7 d和14 d时的血清IL-1β、IL-6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测量相应时间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患者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患者血清IL-6在各时间点上均增高,在发病24 h时即达高峰,14 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高。患者各时间点IL-1β较对照组均高,峰值时间约在第7天。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检查(CVDI)发现血管阻力(R)及临界压力(CP)变化较大,在第7天到达峰值,其后下降。以GCS评分分成轻、中、重3组,IL-6及IL-1β在轻组和重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及P<0.01),重组高;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与GCS呈负相关,与入院第7天脑循环动力学检查中患侧R及CP呈正相关,与第7天患侧平均血流量(Qmean)负相关。结论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增高可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并对可能发生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的缺血性损害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反应蛋白(hs-CRP)、IL-6、IL-8和ET-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和ET-1水平以及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1周后血清 hs-CRP、IL-6、IL-8、E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并与神经功能恢复有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IL-8、ET-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炎症反应及海马区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只;A组采用姜黄素100mg/kg/d加入小鼠饲料喂养,B组采用姜黄素300mg/kg/d喂养,C组采用姜黄素600mg/kg/d喂养;3组均喂养6个月。治疗前、治疗3、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认知功能,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尾静脉血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6个月,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 CA1 区突触素表达情况。结果 姜黄素治疗3、6个月,3组小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治疗3、6个月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海马CA1区突触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组与C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姜黄素有助于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突触素表达,抑制小鼠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20例)与非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d,共7d。正常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5例。采用ELSIA法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1、2、7、14天血浆中TNF一仪、IL-1β含量。结果 在颅脑损伤第1、2天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第7、14天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1),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非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具有明显的延迟性,使损伤早期因TNF-α、IL-1β显著升高引起的有害作用未能消除,至恢复期又使TNF-α、IL-1β明显降低,其神经保护作用不能发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对MAO、脂褐素表达的影响及通络救脑口服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1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48,24,12mg·kg-1·d-1)共7组.采用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药物干预4周,第5周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MAO酶活性的变化,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脂褐素的含量变化,以及通络救脑口服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组织MAO、脂褐素含量分别为(7.88±0.76)和(5.42±0.24),MAO、脂褐素含量显著多于假手术组MAO含量为(5.38±0.52),脂褐素含量为(4.16±0.18),P<0.05),表明模型组MAO、脂褐素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MAO含量为(7.08±0.39),脂褐素含量为(4.91±0.23)、通络救脑口服液低、中、高各剂量组MAO分别为(7.07±0.81,7.13±0.53,6.36±0.36);脂褐素分别为(4.89±0.17,4.52±0.20,4.23±0.35),MAO与脂褐素含量显著减少.结论 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后大鼠脑组织MAO、脂褐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通络救脑口服液可以降低海马组织MAO、脂褐素的含量,通过其抗氧化而发挥其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MCAO/R),分别采用TTC染色法、神经功能评分法观察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同时观察PPARγ激动剂对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PPARγ激动剂能够减少I/R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