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宋宝宁  范森林 《广西医学》2002,24(6):888-889
先天性白内障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 ,近年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 ,新的理论被提出 ,尽早摘除先天性白内障 ,已被大家广泛所接受 ,但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术后视力并巩固 ,仍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通过近几年对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及术后处理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4年 8月~ 1999年 12月 ,我院共对 2 4例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施行了手术 (35眼 ) ,其中男性 2 1例 (30眼 ) ,女性 3例 (5眼 ) ,年龄最小为 6个月 ,最大为 10岁 ,平均 7 2岁 ,术后随诊时间为 1~ 5年 ,所有病例均不伴有其它全身疾病…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波  施玉英 《中国医刊》2001,36(7):19-21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的因素之一 ,由于患眼有白内障遮挡 ,干扰了正常视网膜刺激 ,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双眼白内障比较容易被发现 ,并得到及时治疗 ;而单眼白内障在没有出现斜视以前常被忽略。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目的以保存视力、预防弱视和促进融合功能的发育为公认的原则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就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并发症的预防和人工晶体 (IOL)的植入等问题仍是眼科界关注的热点。1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发展历史50年代白内障手术分为 2次手术进行 ,先行截囊术 ,再择期行晶体抽吸术 ,但由于术后感染、继发性青光眼和视…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18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手术队吸除晶体皮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11例18眼。结果:手术后除5例8眼年龄太小不能查视力外,6例10眼中 视力:0.01-0.05者2眼,-0.1者3眼,-0.3者3眼,>0.3者2眼,5例8眼视有提高,2眼视力不变,主要手术并发症为:前房炎症反应、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需早期手术治疗,手术中人工晶体应植入囊袋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前房炎症反应、后发性白内障,经抗炎及Nd:YAG激光治疗,多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晖 《中外医疗》2008,27(35):26-27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方法 选择.方法 对36例(5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核及皮质,保持后囊膜完整,术后3个月有后囊膜混浊形成的可用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单眼白内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双眼白内障患儿三岁时Ⅱ期植入人工晶体.进行为期一年至三年的随访,分析判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 、术后并发症、术后弱视训练对巩固后期治疗的重要性.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患儿视力有改善征象,表现为明显追光、视物清晰、视力提高、并发症少.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适时手术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早发现、早诊断、以便把握手术时机;>1岁者应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7岁欠矫10%~20%为宜,8岁以后给足人工晶状体度数;后囊膜环形撕囊并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是预防婴幼儿白内障手术后囊膜混浊最有效的方法 ;术后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治疗对提高视力预防弱视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及术后弱视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由  魏锐利  朱莉  朱煌  蔡季平  周浩 《上海医学》2000,23(3):160-162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防治弱视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6年来共收治先天性白内障患儿52例(74眼),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组)25例(34眼)、及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后囊切开及视轴中央前段玻璃体切除术(ECCE+VAC组)27例(36眼)。对术后随访2~5年的远期视力及影响无期视力的原因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 手术后脱盲率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时机,屈光度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75例(96)眼全部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无晶体眼为3眼;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平均7.6岁;随访4个月~3年。结果1)术后矫正视力满意,≥0.5共38眼,占39.6%;0.1~0.4共36眼,占37.5%;<0.1共8眼,占8.3%;视力检查不合作14眼,占14.6%。2)术后葡萄膜炎及晶体后囊膜增殖较成人严重。结论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防治儿童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方法。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应尽早手术,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弱视训练。  相似文献   

8.
唐琪  梁皓  谭少健  李霞  蒋林志 《广西医学》2011,33(5):570-571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眼轴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16例(29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其中≤6个月患儿7例(14眼,A组),7~17个月9例(15眼,B组),均行白内障摘除术,观察患儿术后眼轴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16例(29眼)眼轴长度为(21.24±1.48)mm,明显长于术前的(19.57±1.68)mm(P〈0.05),但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眼轴年增长率为(1.31±0.73)%/年,高于B组的(0.77±0.52)%/年(P〈0.05)。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眼轴呈增长趋势,眼轴长度接近同龄正常儿童;手术年龄越小对眼轴的影响越大;后囊膜混浊对眼轴发育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综合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 通过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实践治疗,运用人工晶体植入术,晶状体切除术、晶状体吸出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手术等治疗.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应尽早手术,小于3.5岁患儿术后应长期配戴框架眼镜、弱视训练,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11.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病因为遗传或母体孕期病毒感染引起,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导致终身视功能障碍.因此,我们对1999年10月至2003年9月间收治的49例(62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健怡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35-136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术后弱视治疗与术后视力康复等问题。方法对52例(67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3岁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环形撕开,均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岁采用超声乳化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或合并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体植人。结果52例(67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经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0.05者3眼(4.48%);0.05-0.25者11眼(16.42%);0.3~0.5者25眼(37.31%);0.6~1.0者21眼(31.34%);其余7眼(10.45%)因年龄小不能配合视力表检查,但有视力改善征象,表现为明显追光或注视目标较术前有提高。木后未见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把握手术时机,并强调随访。术后采取积极的光学矫正措施和弱视训练是恢复和巩固远期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后需行手术摘除混浊晶体 ,低龄儿童 ,尤其是小于 3岁的幼儿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后有较多的并发症。我们回顾分析了 2 2例 (2 8只眼 )儿童白内障一期植入人工晶体 (IOL)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本组共 2 2例 (2 8只眼 ) ,男 17例 ,女 5例。年龄 4 5月~ 6岁。所有病例术前视力光感至 0 0 5。2 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均为全麻下行晶体注吸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2 2只眼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 ,6只眼植入睫状沟。术毕常规给与抗生素、激素眼液点眼 ,一日三次 ,每日散瞳 ,…  相似文献   

15.
16.
1 病因、发病年龄及分类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比较明确的有遗传因素、病毒(风疹病毒)感染、药物及X线照射等等.有许多在出生时已形成,尚有一部分在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及成人期才发现.先天性白内障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其他的眼部异常,如:小眼球、眼球震颤.原始玻璃体形成残遗.视神经发育不良、视网膜变性等,有时也伴有全身的发育异常,如各种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异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儿童单眼白内障手术以后视力是治疗的中心问题,其中早期手术和术后社视觉康复治疗最为关键。从我们的26例15岁以下单眼白内障患儿临床资料显示:尽管一半以上患儿发现眼疾是在1岁之前,但是仅有4例施行手术;另一方面,术后缺乏合适的无晶体眼矫正和持续的弱视治疗。我们对17例全混浊白内障儿童进行2年的追踪,结果仅有2例进行屈光和弱视治疗,15例先后放弃。  相似文献   

18.
先证者,女9岁,因自幼视物不清于2000年11月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OD HM/20 cm,OS FC/50 cm;双外眼正常,双眼球呈钟摆型眼球震颤;双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房水清,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可;右眼晶状体前囊及前皮质透明,后部绕核板层呈树枝及雪花样混浊,核亦呈灰白色混浊;左眼晶状体前囊及前皮质透明,绕核板呈雪花样灰白色混浊;眼底朦胧不清;眼压,OD 16 mmHg,OS 18 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先天性绕核性白内障(双眼).  相似文献   

19.
本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浑浊,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可为家族性或散发;可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和系统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与环境因素有关,母亲孕期内特别头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应用某些药物,暴露于X线,孕期内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和维生素极度缺乏等,均可使晶状体发生浑浊.也有一些病例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疗效 ,分析其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1999~ 2 0 0 3年间住院的 18岁以下已经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 34例 5 1眼先天性白内障和 6 1例眼外伤性白内障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其中 ,资料全面的 2 1例 35眼先天性白内障和 2 9例 2 9眼外伤性白内障进行并发症分析。结果 :术后先天性白内障组脱盲率 80 % ,脱残率 5 7.1% ;外伤性白内障组脱盲率 72 4 % ,脱残率 4 4 8%。两组常见的并发症为后发性白内障、弱视、斜视、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疗效确切 ,已被广泛接受。但术后并发症仍影响视功能的重建 ,尤其术后屈光的矫正 ,弱视的治疗未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