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
| |
引用本文: | 李生浩, 丁洁, 王晴晴, 刘思奇, 华丽娟, 段劲宇, 柏保利, 杜安瑞, 常国楫, 李俊义.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7): 77-8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12 |
| |
作者姓名: | 李生浩 丁洁 王晴晴 刘思奇 华丽娟 段劲宇 柏保利 杜安瑞 常国楫 李俊义 |
| |
作者单位: | 1.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2.信息科,云南 昆明 650041 |
| |
基金项目: |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8FH001-087);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2101AT070054);昆明市科技保障民生发展计划基金项目(昆科计字2019-1-S-25318000000808);昆明市卫健委卫生科研课题(2020-03-08-113;2021-03-08-005)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kyxuebao.kmmu.edu.cn/fileKMYKDXXB/journal/article/kmykdxxb/2021/7/PIC/lishenghao-1.jpg) 目的 探讨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明显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期间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225例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损伤程度分为A组(120例,无肝损伤或轻度肝损伤)和B组(105例,中度或重度肝损伤)。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代谢相关指标、血细胞分析、肾功能、乙肝相关病原学等实验室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筛查得到的指标全部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结果 (1)A组 vs B组:男性占比(76.67% vs 87.62%)、HBeAg阳性占比(49.17% vs 53.91%)、CHOL[(4.89±0.95)mmol/L vs(4.23±1.17)mmol/L]、HDL-C[1.10(0.94~1.28)mmol/L vs 0.90(0.53~1.18)mmol/L]、LDL-C[3.03(2.52~3.60)mmol/L vs 2.70(2.05~3.19)mmol/L]、PLT[(202.47±60.79)×109/L vs(173.37±60.89)×109/L]、BUN[4.51(3.83~5.41)mmol/L vs 3.92(3.37~5.02)mmol/L]、UA[369.00(314.00~421.00)μmol/L vs 338.50(292.00~397.25)μmol/L]、Ln(HBV-DNA)[12.79(7.82~17.31)IU/mL vs 15.44(12.64~17.76)IU/mL]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PLT[OR(95%CI) = 0.993(0.987~0.999)]、BUN[OR(95%CI) = 0.726(0.565~0.932)]、UA[OR(95%CI) = 0.994(0.990~0.998)]、HDL-C[OR(95%CI) = 0.175(0.060~0.510)]每下降1个单位,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7%、27.4%、0.6%、82.5%;Ln(HBV-DNA)[OR(95%CI) = 1.138(1.045~1.239)]每升高1个单位,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可能性增加13.8%,均P < 0.05。 结论 HBV-DNA、HDL-C、BUN、UA、PLT是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
|
关 键 词: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损伤 影响因素 |
收稿时间: | 2021-04-25 |
|
| 点击此处可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