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陶瓷微观结构和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姓名:李斯文  李施施  王艳红  马红梅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沈阳 11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200765);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目的 研究不同机械-化学性表面处理对氧化锆陶瓷表面微观形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比较不同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锆陶瓷与人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方法 选择氧化锆陶瓷(IPS e.max ZirCAD),切割并烧结形成长6 mm、宽6 mm、高5 mm瓷块126块,随机分为7组,每组18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不处理,对照组;B组:50 μm氧化铝喷砂;C组:50 μm氧化铝喷砂+30 μm二氧化硅蚀刻;D组:50 μm氧化铝喷砂+30%硅溶胶涂层;E组:110 μm氧化铝喷砂;F组:110 μm氧化铝喷砂+30 μm二氧化硅蚀刻;G组:110 μm氧化铝喷砂+30%硅溶胶涂层。每组随机抽取2个试件,分别用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Ra),X射线衍射(XRD)观察表面晶相结构,能谱分析仪(EDX)分析表面化学元素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微观形貌。收集7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制备成牙本质平面。使用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将氧化锆试件与牙本质平面粘接,万能试验机进行剪切粘接强度(SBS)测试。采用SPSS 17.0软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表面处理后的氧化锆陶瓷Ra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表面处理后都发生了四方相(t)到单斜相(m)的晶相转换,且热处理后的m相体积分数最多。表面改性后化学元素组成发生变化,EDX结果显示硅涂层后,硅元素含量显著升高,Zr、Y、Hf减少。SEM图像显示,氧化铝喷砂后的氧化锆陶瓷表面出现一些微小断裂、晶界消失;硅溶胶薄膜烧结后体积明显收缩,可见裂纹与剥离。不同表面处理组的粘接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F和G组SBS值最大,其次为C和D组,显著大于B和E组(P<0.05),对照组的SBS值最小(P<0.05)。结论 氧化铝喷砂、硅粉蚀刻、硅溶胶涂层法可显著改变氧化锆陶瓷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组成,有利于氧化锆陶瓷与牙体组织粘接时形成微机械嵌合与化学结合作用。氧化铝喷砂后硅涂层处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表面改性方法,可显著提高氧化锆陶瓷与牙体组织的粘接强度。

关 键 词:氧化锆  喷砂  硅涂层  表面粗糙度  晶相转变  
收稿时间:2016-01-20
修稿时间:2016-10-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