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药药性的双向及多向性探讨
作者姓名:逄冰  穆兰澄  王涵  顾成娟  周强  仝小林
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4)
摘    要:传统的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以及毒性,在指导临床中药配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微观角度讲,中药本身是一个整体,包含多种药效成分,每一药效成分都包含着自身拥有的药性属性,这使中药呈现药性的"双向性"及"多向性"。从宏观角度讲,将植物看作一个整体,中药的药用部位不同,药性及功效也会有不同。将植物看作一个整体,包括了不同部位的几个单味的中药;将单味的中药看作一个整体,包括了许多药效组分;将一个组分看成一个整体,包括了许多成分。试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将相关药物或者药物相关成分与组分的药性进行阐释,重点关注双向及多向性,用以解释中药临床作用的多样性,以更好地指导药物的临床使用。

关 键 词:中药药性  药性理论  双向性  多向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