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恶性肿瘤患儿负性情绪干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作者姓名:张萍  莫霖  李霞  王啟瑶  石林  王紫娟
作者单位:1.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特需门诊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cstc2016shmszx0571)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在减轻恶性肿瘤患儿负性情绪方面的干预效果,明确其最优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CochraneCentralofRegistrationControlledTrials,CENTRAL)、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xcerptaMedicalDatebase,EMBASE)、PubMed、科学引文索引(WebofScience,WE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BiomedicalLiteratureDatabase,CBM)、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维普数据库(VIPDatebase,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base,WF)中有关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恶性肿瘤患儿负性情绪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纳入比较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恶性肿瘤患儿负性情绪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人员按照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用STATA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心理干预疗法相比,音乐疗法(SMD=0.69,95%CI=0.171.21)、游戏疗法(SMD=0.74,95%CI=0.451.03)、认知行为疗法(SMD=4.32,95%CI=2.426.58)、心理健康教育疗法(SMD=0.63,95%CI=0.141.13)在减轻恶性肿瘤患儿负性情绪方面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其他6种心理干预方法相比,认知行为疗法在减轻恶性肿瘤患儿负性情绪方面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音乐疗法相比(SMD=-3.63,95%CI=-5.60-1.66);与游戏疗法相比(SMD=-3.58,95%CI=-5.51-1.66);与游戏结合音乐与阅读的混合型疗法(SMD=-4.00,95%CI=-5.95-2.05);与心理健康教育疗法相比(SMD=-3.69,95%CI=-5.65-1.73);与普通心理疗法相比(SMD=-4.32,95%CI=-6.22-2.42);与图书阅读疗法相比(SMD=-4.60,95%CI=-6.58-2.61)(均P<0.05)。结论:7种心理干预方法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值从低到高的排序依次为:认知行为疗法、游戏疗法、音乐疗法、混合型疗法、心理健康教育疗法、普通心理干预疗法、图书阅读疗法,因此,认知行为疗法是减轻恶性肿瘤患儿负性情绪的最优心理干预方法,能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心理应对能力,改善其远期生存质量。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