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岛市市北区中小学生血压偏高与体质量指数的剂量反应关系
引用本文:王春辉, 胡宝翠, 任志盛, 陈暕, 贺倩倩. 青岛市市北区中小学生血压偏高与体质量指数的剂量反应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24, 45(8): 1181-118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249
作者姓名:王春辉  胡宝翠  任志盛  陈暕  贺倩倩
作者单位:1.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办公室,266011;;2.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项目2022-ZXJK-23
摘    要:
目的 探讨青岛市市北区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患病风险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剂量反应关系,为采取精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青岛市市北区2022年92 091名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对超重与肥胖进行评估;应用《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对血压等级进行评定。运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及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BMI与血压偏高的关系。 结果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下的标准化评分,将BMI分为5类,与BMI-Z分0~ < 1组相比,随着BMI-Z分的减少,血压偏高风险逐渐降低(OR值分别为0.55,0.53);随着BMI-Z分增加,血压偏高风险不断增大(OR值分别为1.90,3.71)(P值均 < 0.05)。分层分析表明,BMI在不同性别(男、女)、年龄(7~8,9~11,12~14,15~16岁)、腰臀比(≤0.83,>0.83)下与血压偏高患病风险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8,1.19,1.15,1.22,1.19,1.18,1.19,1.18,P值均 < 0.01)。BMI和性别、BMI和年龄、BMI和腰臀比之间均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1.53,1.08,2.31,P值均 < 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表明,随着BMI水平的上升,7,10~16岁人群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均呈非线性增高趋势(χ2值分别为27.56,10.69,6.10,27.26,18.32,25.71,10.53,6.14,P值均 < 0.05)。 结论 随着BMI增高,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风险随之增大,基本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应及时开展监测,采取综合有效防控措施预防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

关 键 词:血压   人体质量指数   回归分析   学生
收稿时间:2024-03-21
修稿时间:2024-06-19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学校卫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学校卫生》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