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目 的 探讨兔油酸(O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72h内NF-κB、IL-10、GR、PT、APTT、Fib含量变化的意义。 方 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 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n=24)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建立ARDS模型,对照组(n=6)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对照组6h和实验组6h、24h、48h、72h(n=6)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核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0(IL-10)、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 果 (1)注射油酸48h内,实验组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达到ARDS的诊断标准;72h后呼吸功能有所改善,PaO2/FiO2>200mmHg达不到ARDS的诊断标准。(2)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F-κB、IL-10、GR升高,其中OA 72h 组血浆NF-κB升高(p<0.05),其余均明显升高(p<0.01)(3)和对照组相比,OA 6h、24h 组PT明显增加(p<0.01);各实验组APTT均见明显升高(p<0.01),OA 6h 组Fib明显降低(p<0.01)。结 论 兔油酸构建ARDS模型48h 内符合ARDS诊断标准,72h组未能达到ARDS诊断标准。促炎/抗炎系统平衡可能影响ARDS的发展进程。ARDS时凝血功能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