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状上皮FoxM1及Cdc25B细胞核内蛋白水平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梁琳 万晓春 危平 常彬 向礼兵 朱琳琳 平波 |
| |
作者单位: |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101956/H162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9MC1911000);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病理科(shslczdzk01301)。 |
| |
摘 要: |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生关系密切。宫颈组织活检RNA标本及宫颈癌细胞系中发现HPV 16 E7基因与FoxM1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为发掘辅助诊断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标志物,分析宫颈组织中高危型HPV感染(high-risk HPV,hrHPV)和转录因子FoxM1及其下游蛋白Cdc25B的细胞核内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宫颈活检、锥切及子宫切除组织学标本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资料库(2007—2009年),用于细胞核FoxM1和Cdc25B蛋白IHC检测,并与23种基因型HPV DNA检测以及P16INK4a(P16)和Ki-67之IHC结果比较。结果:包括22例正常、28例CIN1、50例CIN2/3和40例鳞癌在内共计140例入组。CIN2+中hrHPV感染率100%(90/90),FoxM1、Cdc25B、P16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100.00%(90/90)、94.44%(85/90)、85.56%(77/90)和97.78%(88/90),且上述标志物阳性率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加剧而上升(Jonckheere-Terpstra检验,P均<0.000 1)。FoxM1和Cdc25B表达与hrHPV感染、P16和Ki-67阳性率相关(Spearman相关检验,P均<0.000 1)。FoxM1和Cdc25B诊断CIN2+效果佳,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50和0.822。结论:人宫颈鳞状上皮中细胞核FoxM1和Cdc25B蛋白水平与hrHPV感染相关,有望成为诊断与鉴别诊断CIN2+的潜在辅助指标。
|
关 键 词: | 宫颈 人乳头状瘤病毒 FoxM1 Cdc25B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癌症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癌症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