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密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 |
| |
作者姓名: | 祝曙光 张惠忠 熊利华 廖洪映 邵建永 |
| |
作者单位: |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广东,广州,510120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广东,广州,510060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广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 |
| |
摘 要: | [目的]评价微血管密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石蜡切片、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方法,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及生存曲线的绘制,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用Cox比例风险模型、Wald检验进行各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将患者按微血管密度(MVD)以均数47为界分为两组,两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86).MVD<47组生存率高于MVD≥47组.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微血管密度、与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有关.其对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影响由大到小为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微血管密度(P值分别为0.001、0.031、0.03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微血管密度与肺癌患者临床预后显著相关,提示用CD34作标记物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MVD可以作为判断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
关 键 词: |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 微血管密度 临床预后 |
文章编号: | 1672-3554(2006)S3-0039-03 |
修稿时间: | 2006-05-1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