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多酚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mTOR/HIF-1α/RORγt信号通路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吴淑辉 朱明芳 魏露 张曦 覃秋艳 王畅 |
| |
作者单位: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长沙41000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4375); |
| |
摘 要: | 【摘要】 目的 探究石榴皮多酚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榴皮多酚低、中、高浓度组和阳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大鼠双耳内侧面耳导管开口处均匀涂抹100%油酸,0.5 ml/次,1次/d,并于涂抹油酸的第21天开始在大鼠耳廓同一部位皮下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液50 μl,1次/d,连续3 d,构建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肉眼观察提示造模成功后外用药物,石榴皮多酚组予不同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1.4%、2.8%、5.6%)石榴皮多酚软膏0.5 mg,阳性组予盐酸克林霉素凝胶0.5 mg,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2次/d,连续用药2周。末次用药24 h后,取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剪取大鼠耳廓模型处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组织中mTOR /HIF-1α/RORγt表达水平。对满足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满足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石榴皮多酚组及阳性组大鼠耳廓造模处囊肿脱屑及痂皮明显改善,表皮角化改善,真皮层炎症因子浸润减少。IL-17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61.03 ± 5.99) ng/L、中浓度组(55.35 ± 2.24) ng/L、高浓度组(54.35 ± 4.29) ng/L、阳性组(48.11 ± 4.07) ng/L及空白组(42.10 ± 5.62) ng/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70.24 ± 3.30) ng/L,t = 3.12、5.34、5.70、8.29、10.54,均P<0.05。免疫组化显示,HIF-1α表达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0.29 ± 0.05)、中浓度组(0.29 ± 0.03)、高浓度组(0.33 ± 0.02)及阳性组(0.30 ± 0.0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0.41 ± 0.04),t值分别为4.89、5.50、3.62、5.21,均P<0.05;RORγt表达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0.28 ± 0.02)、高浓度组(0.31 ± 0.04)均低于模型组(0.35 ± 0.02),t值分别为3.68、2.18,均P<0.05;各组间mTO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19)。结论 石榴皮多酚可以改善大鼠痤疮模型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RORγt信号通路有关。
|
关 键 词: | 寻常痤疮 石榴皮 TOR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
收稿时间: | 2020-12-3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皮肤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皮肤科杂志》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