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FRⅢ矫治器矫治术后的颌面部软硬组织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姓名:孟秋菊  王磊昌  杜熹
作者单位:1.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 广东 深圳 518109;2. 深圳市武警布吉医院牙科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00;3.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00
基金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269)
摘    要:目的:探讨FRⅢ矫治器治疗前后患者颌面软、硬组织变化及矢状向软硬组织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2例为观察组,在初诊时纳入38例年龄与观察组匹配,且错牙合类型及骨骼形态与观察组接近的患者为对照A组,纳入42例年龄与观察组治疗12个月时相匹配,且错牙合类型及骨骼形态与观察组接近的患者为对照B组。分别于观察组初诊时及治疗12个月时、对照组入院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观察3组硬组织、软组织及矢状向软硬组织相关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A组相比,观察组在初诊时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B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12个月时下颌体长明显更短、后面高明显更低、ANB角明显更高、SNB角明显更低、MP/SN明显更高、OP/SN明显更高、上唇紧张度指标明显更高、鼻唇角明显更高、颏唇角明显更高、Z角明显更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上颌骨基骨位置及上切牙切缘位置的变化量与鼻底点位置、上及下唇突点位置、软组织颏前点位置变化量正相关,下切牙切缘位置的变化量与软组织颏前点位置变化量正相关(P<0.05)。结论:FRⅢ矫治器对下颌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促进下颌后下旋转,能够增加鼻唇角、颏唇角,减少Z角;其所引起的软硬组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关 键 词:安氏Ⅲ类错牙合  FRⅢ矫治器  头影测量  软组织  硬组织  
收稿时间:2016-11-24
点击此处可从《口腔医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口腔医学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