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单髁置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符合牛津第三代单髁置换(Oxford Ⅲ)适应证的终末期膝关节炎的患者64例,其中男性17例(17膝),女性47例(47膝)。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型单髁置换组(生物组)与骨水泥型单髁置换组(骨水泥组),每组各32例。由两名独立于手术团队的研究员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骨密度、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牛津膝关节评分(OKS)、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1年的随访,生物组与骨水泥组患者术前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生物组与骨水泥组ROM(Z=-1.088、-1.152,均为P<0.05)、VAS(Z=-0.063、-1.113,均为P<0.05)、OKS(Z=-1.602、-1.174,均为P<0.05)、AKSS-O(Z=-0.558、-1.122,均为P<0.05)以及AKSS-F(Z=-0.034、-0.621,均为P<0.05)均较术前显着改善,而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生物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组(t=-16.124,P<0.001)。3例生物组分别于术后4、6周和6个月发生胫骨平台骨折,皆为非暴力性。其余患者无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位置不良、松动、垫片过度磨损、脱位等不良事件。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物型単髁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与骨水泥型相似,并且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值得进一步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