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灸方法早期介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周英 宋丰军 李灵浙 张超男 |
| |
作者单位: | 1.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浙江,温州,325000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温州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Y20160093);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项目(2017-XK-A49) |
| |
摘 要: |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早期介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各组均予基础西药治疗,急性期A组加用浅刺法治疗,B组加用耳针治疗,C组只予西药基础治疗。各组急性期后均采用针刺,加用电针,针后患侧面部闪罐,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比较改良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评分(FDIP)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各组改良Portmann评分、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A组、B组治疗后改良Portmann评分、FDIP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临床有效率A组86.7%,B组83.3%,均高于C组的56.7%(P<0.05);A组临床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刺法、耳针疗法早期介入周围性面瘫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急性期单用西药者效果更优;急性期介入浅刺法或耳针疗法均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不增加继发面肌痉挛的风险。
|
关 键 词: |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浅刺法 耳穴贴压 面肌痉挛 |
收稿时间: | 2019-07-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医药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医药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