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VEGF在SD大鼠Walker-256肝转移瘤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刘 妮杨建勇  黄勇慧陈 斌 陈 伟 李家平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广东,广州,51008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No.2012B031800076)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缩短SD大鼠Walker-256肝转移瘤成模时间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抗VEGF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更实用的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只。生理盐水(NS)模型组:于建模前1周开始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d;20mg/LVEGF模型组:于建模前1周开始尾静脉注射20mg/LVEGF(0.1mL/d);40mg/LVEGF模型组于建模前1周开始尾静脉注射40mg/LVEGF(0.1mL/d)。各组均注射至建模当天。建模方法:暴露大鼠肝脏,将瘤块种植于肝包膜下。分别于建模后3d、1周和2周用磁共振成像(MRI)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记存活时间。结果:建模成功,肝内肿块HE染色符合恶性肿瘤特点。大鼠肝脏MRI表现:肿块呈结节状,T2WI呈稍高信号,显示更为清楚,腹水于T2WI呈高信号。NS模型组和20mg/LVEGF模型组各有1只动物于建模后1d死亡,40mg/LVEGF模型组有3只于建模1周后死亡。建模后3d各组可观察到肿块的大鼠数分别为:NS模型组0只,20mg/LVEGF模型组7只,40mg/LVEGF模型组10只;建模后1周各组可观察到肿块的大鼠数分别为:NS模型组3只,20mg/LVEGF模型组14只,40mg/LVEGF模型组13只;建模后2周各组可观察到肿块的大鼠数分别为:NS模型组12只,20mg/LVEGF模型组14只,40mg/LVEGF模型组10只。20mg/LVEGF模型组和40mg/LVEGF模型组分别与NS模型组相比,3d可观察到成瘤的老鼠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模型组与20mg/LVEGF模型组大鼠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mg/LVEGF模型组存活时间短于NS模型组(P<0.01)。结论:20mg/LVEGF能缩短SD大鼠肝转移瘤成模时间,对其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且相较于传统模型,更适合应用于抗VEGF靶向药物的研究。

关 键 词:肝转移瘤  模型  动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收稿时间:2013-11-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