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白兔急性吸入全氟异丁烯肺影像表现 |
| |
作者姓名: | 赵 建 张天宏 孙晓红 孟 革 黄春倩 张宪成 丁日高 |
| |
作者单位: |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850) |
| |
摘 要: | 目的 利用CT和胸部平片技术开展全氟异丁烯(PFIB)吸入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断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耳白兔头部暴露染毒装置进行大耳白兔PFIB急性暴露染毒,实验设计两个暴露条件,即PFIB 300 mg·m-3,20 min,和PFIB 300 mg·m-3,25 min。采用美国贝尼600 ma高频(100 kHz)常规X线机和美国柯达CR800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常规拍摄胸部平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进行常规CT扫描,层厚5 mm。结果 暴露前兔CT扫描显示:双肺容积如常,肺纹理清晰,双肺野未见异常密度影。在PFIB 300 mg·m-3 20 min暴露条件下,兔CT扫描显示:至暴露后18 h,左肺中野外带呈现片絮状及毛玻璃样改变;21 h,左肺片絮状影较18 h减轻;24 h,范围缩小,密度增高;48 h,范围进一步缩小,密度进一步增高,余肺野未见异常改变。在PFIB 300 mg·m-3 25 min暴露条件下,兔CT扫描显示:至暴露后6 h,右肺中野外带呈现淡薄云雾状影,9 h,右肺中野外带出现斑片状毛玻璃样影,余肺野未见异常,右肺毛玻璃样影进行性扩大,至15 h时全部呈现毛玻璃样改变,于暴露后17 h死亡。暴露前兔胸部平片结果显示:双肺容积如常,肺纹理清晰,双肺野未见异常密度影。在PFIB 300 mg·m-3 20 min暴露条件下,兔胸部平片显示:至暴露后24 h,双肺中内带见少量小点片影,至暴露后48 h,表现为小点片影吸收。在PFIB 300 mg·m-3 25 min暴露条件下,兔胸部平片显示:至暴露后3 h,可见双肺内带条片状影;至6 h,双肺内带条片状影较前增多;至暴露后12 h,双肺透光度降低;暴露后15 h,双肺中外带呈现毛玻璃样改变,提示出现肺泡性肺水肿;至暴露后17 h,双肺呈“白肺”样,均匀实变影。结论 及早对中毒患者进行影像学监测将有助于早期发现中毒患者,利于中毒患者的救治。
|
关 键 词: | 全氟异丁烯 肺水肿 影像学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