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作者姓名:苏泽琦  李培彩  郭强  朱辰辰  王晓迪  陈亮  刘福生  刘婷  张寅  王龙华  丁霞
作者单位: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北京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资助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探索慢性胃炎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PLGC)转化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并通过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共592例。其中,CNAG338例、CAG134例、PLGC120例。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经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CNAG得到证候类型9个,前3位依次为脾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CAG得到证候类型10个,前3位依次为肝胃不和证、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PLGC得到证候类型10个,前3位依次为胃阴不足证、胃阳亏虚证、瘀阻胃络证。根据因子构成提取证候要素,结合描述性统计结果,CNAG病位证素:胃>肝>脾,病性证素:气滞>热>气虚>湿>阳虚;CAG病位证素:胃>肝>脾,病性证素:气滞>热>阳虚>湿>瘀>阴虚>气虚;PLGC病位证素:胃>脾>肝,病性证素:热>阳虚>阴虚>气滞>瘀>湿>气虚,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阶段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炎在由非萎缩性胃炎向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转化过程中存在由实至虚、渐见阴虚、血瘀的证候演变规律。

关 键 词:慢性胃炎  证候  演变规律  临床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