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效果观察
引用本文:王中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7):197-200.
作者姓名:王中来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通过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探究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机制,并检测观察血清中IgG、IgA、IgM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在患侧面部面瘫发作急性期(发病7 d内)即采取针灸治疗,以合谷(对侧)、迎香、阳白、四白、地仓、攒竹为主要针刺穴位,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与证型特点取穴并施以合适的补泻操作手法;对照组在患侧面部面瘫发作急性期(发病7 d内)不进行面部的针刺治疗,但予以口服药强的松、VitB1、VitB6治疗,发病7 d后行面部针灸疗法,取穴与操作手法同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中医症状积分评价疗效以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IgG、IgA、IgM的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与病情程度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促进中医症状改善及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且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血清中IgG、IgA、IgM水平联合检测值的异常变化来预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发作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应在临床诊疗中广泛推广。

关 键 词: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  免疫球蛋白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