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热证用灸”的历史源流
引用本文:李俊,魏军平.“热证用灸”的历史源流[J].中医学报,2020,35(1):11-14.
作者姓名:李俊  魏军平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
摘    要:"热证用灸"的思想基础上溯《黄帝内经》。秦汉时期有灸法补泻理论;魏晋时期灸疗用于痈疽肿痛;隋唐时期"热证用灸"应用已从外科阳热痈肿疮疡拓展到内科急证、热证的治疗;宋金元时期"热证用灸"理论的愈加丰富,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清医家对前人"热证用灸"的理论和应用做了全面继承和总结,同时出现了灸、熨法和药末相结合的神灯照法、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提高了灸法用于疮疡肿毒的临床疗效;近现代出现了"热证贵灸"、灸感三相、腧穴热敏化灸、动力灸法、灯火灸、脐灸等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热证用灸"的规范化研究。一方面,历史上还有不少医家持热证禁灸的观点。"热证用灸"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研究总结,限制其理论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故在临床诊疗和研究中,应该求同存异,探索和总结其临床适应证。另一方面,随着灸法的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应用科学手段探究灸法疗效的客观化、规范化也越来越多,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热证用灸"的作用机理。

关 键 词:“热证用灸”  “热证贵灸”  热证可灸  热证禁灸  《黄帝内经》

Historical Origin of "Heat Syndrome with Moxibusion"
LI Jun,WEI Junping.Historical Origin of "Heat Syndrome with Moxibusion"[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20,35(1):11-14.
Authors:LI Jun  WEI Junp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