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外翻肠囊法研究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
引用本文:巩仔鹏,李梅,侯靖宇,吴林霖,陈亭亭,李月婷,陈思颖,李勇军,王爱民,兰燕宇,王永林.外翻肠囊法研究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J].中国中药杂志,2018(3).
作者姓名:巩仔鹏  李梅  侯靖宇  吴林霖  陈亭亭  李月婷  陈思颖  李勇军  王爱民  兰燕宇  王永林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国家苗药工程研究中心;
摘    要:考察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特征,应用大鼠肠外翻模型,选择羊耳菊提取物中具有代表成分的东莨菪苷等9种成分为考察对象,建立其UPLC-MS/MS测定方法并测量其累计吸收量,阐明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等成分随活性部位提取物的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加,无明显高浓度饱和现象,提示其可能的吸收方式均为被动扩散,东莨菪苷同样在高浓度条件下存在饱和现象,提示可能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转运。绿原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隐绿原酸的最佳吸收部位是空肠,东莨菪苷,新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最佳吸收部位在回肠。以此推测,羊耳菊提取物中9种成分在小肠均有吸收,但各成分的吸收速率、最佳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不尽相同,提示小肠对羊耳菊提取物中9种成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