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Ⅱ在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中的诊断意义
引用本文:王静,吴天勤,任传路,沈红石,陈海飞,余自强,王兆钺.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Ⅱ在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中的诊断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2):104-107.
作者姓名:王静  吴天勤  任传路  沈红石  陈海飞  余自强  王兆钺
作者单位:215007 苏州,解放军第一〇〇医院血液科 南京军区血液肿瘤治疗中心(王静、吴天勤、沈红石、陈海飞),检验科(任传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陈海飞、余自强、王兆钺)
摘    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Ⅱ(PIVKA-Ⅱ)在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50例ADVKCF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0、3、7 d的血浆中PIVKA-Ⅱ水平,同时分析不同时间点凝血常规和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PIVKA-Ⅱ水平为(3.83±1.40)μg/L,健康对照组为(1.30 ±0.5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维生素K治疗3 d后其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3±1.40)μg/L比(3.79±0.66)μg/L,P>0.05],7 d后其值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近期输注血浆组PIVKA-Ⅱ水平为(3.78±1.30)μg/L,同未输注组(3.91±1.49)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活性明显降低(3.68%~12.28%),而凝血酶原时间(PT)、APTT明显延长(>100 s),治疗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ADVKCF患者血浆PIVKA-Ⅱ的水平升高,维生素K治疗1周后其值仍高于正常人的水平,且不受血浆输注的影响,PIVKA-Ⅱ较凝血常规、凝血因子活性检测更为灵敏,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本病的价值。
   

关 键 词:凝固蛋白紊乱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  凝血指标
收稿时间:2013-05-30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内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内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