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一例
作者姓名:袁俊亮  胡文立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01016);北京市青苗计划基金资助项目(QML20150303)
摘    要: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6岁。主因“反复发热12 d”于2017-03-31入院。入院前12 d不明原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4℃,伴畏寒、寒战,伴尿频、尿急、尿痛,无咳嗽咳痰,无肢体乏力,间断发热,自行口服布洛芬后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8 d再次发热,就诊于作者医院发热门诊,行胸X片检查示双下肺纹理增重,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增高,尿常规白细胞(+),降钙素原<0.05 ng/mL,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入院前4 d再次发热,体温39.3℃,予以“赖氨匹林、更昔洛韦”等退热以及抗病毒治疗1 d,仍间断发热,以“发热待查”收入作者医院。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可,食欲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体重无变化。入院查体:体温38.7℃,血压 114/74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反应迟钝,高级皮层功能检查大致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活动充分,无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V级。指鼻、跟-膝-胫试验稳准,闭目难立征阴性。四肢深、浅感觉大致正常。四肢腱反射稍活跃,双病理征阴性。颈软,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2×10 9/L,中性粒细胞比例 66.1%;血钠132.1 mmol/l(135~145 mmol/l);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病毒病原学、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培养、铁蛋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肿瘤标志物十一项、自身抗体十一项、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体液免疫、风湿类风湿、体液免疫等均未见异常。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检查:外观无色透明,压力320 mmH 2O(1 mmH 2O=9.8×10 -3 kPa),潘氏实验(+),白细胞数105/μL,单核细胞比例85%,多核细胞比例14%,氯118.2 mmol/L,糖2.64 mmol/L,微量总蛋白880 mg/L。CSF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细菌涂片、真菌涂片、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均(-)。CSF和血神经节苷脂谱抗体(-),CSF寡克隆区带(+),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10.71×10 3(<5×10 3),IgG指数=1.37(<0.85),CSF的IgG鞘内合成率=16.73 mg/24 h(<7 mg/24 h),血髓鞘碱性蛋白=8.81 μg/L(<2.5 μg/L)。余CSF髓鞘碱性蛋白,血、CSF髓鞘碱性蛋白自身抗体,血、CSF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均未见异常。头磁共振检查(2017-04-04)结果显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图1),复查(2017-04-20)结果显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改变,较前减弱。肌电图检查:双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均减少;左正中神经、右尺神经神经源性损害。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双目棋盘格刺激条件下,P100波峰潜伏期均延长,波幅降低,波形分化均不佳。颈椎磁共振、肺高分辨CT、腹部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诊断: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clinically 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给予以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冲击后改为口服治疗,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4周,患者发热、反应迟钝等症状完全缓解出院。3个月后随访,预后良好,未遗留神经系统症状,复查头磁共振增强扫描(2017-05-12)检查显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消失,未见强化(图2)。

关 键 词:脑炎  脑病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