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型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重度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杨红军,苏高建,冯智海,吴子祥.新型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重度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9).
作者姓名:杨红军  苏高建  冯智海  吴子祥
作者单位:扶风县人民医院骨科;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重度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62例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后路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患者,其中应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患者(普通组) 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68.1±4.8)岁,骨密度(-3.7±0.3) SD;应用新型"渐变孔"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患者(骨水泥组) 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68.6±4.4)岁;骨密度(-3.8±0.3) S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螺钉松动率、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骨水泥组VAS评分2.5±0.4优于普通组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骨水泥组ODI评分23.4±4.4优于普通组2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骨水泥组ODI评分25.9±5.5明显优于普通组29.4±4.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骨水泥组患者全部椎体间植骨融合,普通组27例融合(融合率93.1%);术后2年随访,骨水泥组无螺钉松动、断裂,普通组5枚螺钉松动(松动率3.9%)。结论对于伴重度骨质疏松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采用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能够可靠的提高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椎弓根螺钉松动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降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