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预测放射性食管炎的物理及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余丽娌,邢力刚. 预测放射性食管炎的物理及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 0(14): 974-978
作者姓名:余丽娌  邢力刚
作者单位:1. 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22;2.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17
摘    要:目的 总结目前放射性食管炎的研究现状,探讨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的物理及生物学因素,为放射性食管炎的预测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食管损伤”为关键词,检索2009-01-2015-05有关放射性食管炎及食管损伤的文献.纳入标准:(1)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剂量学特点;(2)放射性食管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3)放射性食管炎生物学因素研究现状.根据纳入标准,最后纳入分析32篇.结果 多种因素与放射性食管损伤有关,如患者年龄、同步放化疗、放疗方式(超分割、大分割)和基因等.单纯放疗时,剂量限定在V38≤37%以减少食管炎的发生,V55<35%及V55≥35%时,2级或3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1%和76%,P=0.01.同步放化疗时,剂量限定在V35≤20%、V50<30%来减少食管炎的发生.V35-40<23%、Dmean<28 Gy时可减少≥2级食管炎.≥3级食管炎最有意义的预测因子为V50,限定V50<26.5%、V60<17%时可以减少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V45 <37.5%时,能降低晚期食管狭窄的发生率.炎症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与放射性食管炎有关.结论 放射性食管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临床上制定放化疗计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基因因素成为预测热点,多因素预测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食管炎  辐射损伤  预测因素  综述文献

Advances in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redictors of radiation-induced esophagitis
Abstract:
Keywords:esophagitis  radiation injuries  predictors  literature review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